來源 | capitalwatch.com
6月1日,36氪(Nasdaq: KRKR)發布了強勁的一季度財務數據,包括創紀錄的凈收入和企業服務部門的增長前景,在盤前交易中股價上漲15%。
該公司今天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4%,達到740萬美元。凈利潤達到490萬美元,為36氪自2019年11月IPO以來的歷史新高。其平台上的粉絲數量超過2400萬,同比增長25%。
36氪是一家總部位於北京的知名媒體公司,涵蓋商業新聞、行業趨勢和利基內容。該公司擁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力,它通過在線廣告、訂閱服務和企業增值服務實現盈利;對於後者,36氪在2020年10月,率先推出「36氪企服點評」平台,而這一細分市場目前正在出現可觀的增長。
廣告增長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作為36氪的主要收入來源,廣告業務在第一季度同比增長了13%。第一季度對中國企業來說是一個緩慢的時期,因為許多企業因農曆新年長假而暫停運營。
36氪表示,這一增長主要是由品牌營銷推動的,「遠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為此,該公司歸功於其創新的格式,面向年輕受眾的青年平台,從而提高了對消費趨勢的分析。在這一細分市場,36氪的客戶包括阿里巴巴的釘釘、科技巨頭華為、時尚品牌海瀾之家、電子商務平台拼多多(Nasdaq: PDD)、問答網站知乎(NYSE: ZH)和愛奇藝(Nasdaq: IQ)。
在短視頻板塊,36氪表示,由於其服務於該線的眾多大客戶,且合同價格高於傳統廣告媒體,因此在廣告合同方面創下新高。第一季度,這些客戶包括英特爾(Nasdaq: INTC)和三星(OTC: SSNLF)。36氪還與松下、豐田(OTC:TOYOF)、比亞迪(OTC:BYDDF;HKEX:01211)、科大訊飛等公司合作製作了產品發布視頻。
服務廣告之外
36氪的企業增值服務部門收入約為140萬美元,同比增長35%。這一改善反映出36氪努力使其收入來源多樣化,並為現有客戶基礎提供額外服務,以吸引新客戶。
自2020年以來,36氪一直在運營其企業服務點評平台。現在,該公司表示,該業務已成為其第二大增長動力。該平台吸引了大量的觀眾和評論者,幫助買家根據其他用戶的評論和專業內容提供商選擇最好的SaaS產品。
第一季度,36氪測試了平台的變現可能性,並告訴CapitalWatch,結果證明是成功的。平台上的月活躍用戶比去年同期激增超過25倍,而真實評論的數量則激增50倍,達到21,000多條。
36氪表示:「中國鼓勵企業和政府機構推進數字化升級,我們認為這是推出該平台並擺脫36氪只是一家媒體公司的觀念的巨大機會。」
在其他方面,36氪與政府機構合作,整合前沿技術,進行產業升級,並參與社會責任倡議。第一季度,36氪攜手東方證券舉辦「雙碳星物種」可持續創新大賽評選「新能源等行業最佳企業」,幫助企業更深入地了解雙碳政策,更好地把握市場需求,對接產業資本。
在認購服務方面,來自機構和企業客戶的收入同比增長了57%,與投資機構的合同數量較2021年同期幾乎翻了一番。財報電話會議顯示,重複訂單占比高達70%。
除了傳統媒體平台,36氪還通過中國頂級平台微信、嗶哩嗶哩、快手和抖音通過直播和短視頻吸引大量受眾。報告顯示,截至一季度末,36氪短視頻關注人數突破700萬。此外,36氪深耕音頻內容創作,並與中國最大的在線音頻平台喜馬拉雅合作。
值得購買的低價股
周三上午,36氪股價開盤上漲近15%,至每股1.02美元。該公司現在的交易價格低於一年前每股2.78美元的水平。在2021年大規模科技打擊下,許多網際網路平台遭受損失並損失了數千億的市場估值,但最近,中國在海外上市和科技發展方面表現出放鬆的立場。這一點,以及北京和華盛頓之間正在進行的審計談判,都清楚地表明中國股市在華爾街的地位已經走上了振興之路。
36氪CEO馮大剛在今天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2022年,儘管中國面臨複雜的內外經濟形勢,但國家的總體工作重點沒有改變——加強科技創新,謀求生態環境改善,保持穩定增長。36氪始終致力於建立優質服務體系,打造多元化業務發展的飛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