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浪前行風正勁 不負韶華爭朝夕
——湘潭市加速推進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紀實
文/趙波 劉慧
近年來,湘潭市委、市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長株潭一體化發展要繼續抓下去,抓出更大成效」的殷殷囑託,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與長沙、株洲緊密攜手,奮力推動長株潭一體化邁入全方位協同、加速度推進、同城化融合的嶄新歷史階段。
湘江北去,蓄力千里,在偉人故里孕育一方紅色熱土。
從全面啟動湘江科學城首開區建設,到湖南湘江新區九華興隆湖片區綜合開發合作協議成功簽約;從發布「三城一園一中心」(湘江科學城、湘潭大學城、長株潭新能源汽車城、湖南省醫療器械產業園、仰天湖國際峰會中心)建設規劃,到長株潭軌道交通西環線一期工程通車運營,湘潭成為全省第2個開通地鐵的地級市;從吉利新能源商用車成功下線,到湖南自貿區湘潭綜保區聯動區、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技術交易市場聯盟、高層次人才聯評互認、醫保「三同城」服務等重點合作事項取得實質性突破……湘潭,長株潭都市圈的重要一員,正拿出「拼」的精神、「實」的作為,全力擁抱長株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春天。
湘潭擔當
——察實情 謀良策 搶抓戰略機遇
長株潭,湖南乃至長江中游經濟版圖上重要的一塊,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重要的一域,以全省13.3%的國土面積、25.7%的常住人口,貢獻了41.7%的經濟總量和49%的預算收入。
特殊的使命,特別的分量。
「以實幹詮釋忠誠,以實幹體現擔當,以實幹贏得民心。」2023年以來,湘潭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進長株潭一體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系列部署要求,全市上下凝聚共識、匯聚合力,緊抓長株潭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機遇,加強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加速推進長株潭一體化發展走深走實——
湘潭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將加快建設「四區一地一圈一強」納入總體戰略安排;
湘潭市委、市政府多次調度長株潭一體化建設工作,市委書記劉志仁,市委副書記、市長鬍賀波多次開展實地調研和現場辦公,協同各方著力解決長株潭一體化發展實際問題,強力推進長株潭一體化取得更大成效。
明確理念融、產業融、要素融、規則融、設施融、人文融「六融」思路,實施抓產業差異化協同配套、抓交通一體化高效通達、抓服務同城化均等普惠「三抓」舉措,推動全域全方位深層次融入和服務長株潭一體化發展大局;
出台《加快建設「四區一地一圈一強」三年行動計劃》《長株潭一體化發展2023年工作要點》,按照項目化、可操作、可實施原則,突出抓好重大平台、重點項目、重要事項落實落地;
……
「頭雁」領航,群雁齊飛。湘潭市發改委、湘潭市長株潭一體化發展事務中心等職能部門,圍繞國省市重大決策部署及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生態綠心等主題,深入一線問需、問計,指導協調具體問題,推動長株潭一體化發展取得新的突破。
湘潭作為
——出實招 下真功 爭當融城先鋒
長株潭一體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歷史耐心,又要只爭朝夕;既要謀深謀遠,又要干在當下。
湘潭市委書記劉志仁多次強調:「要以重點項目建設為牽引,凝心聚力、真抓實幹、務求實效,在長株潭一體化發展中扛起新擔當,展現新作為。」
用最大決心、最實舉措、最高效率,主動靠上去,全力融進去!
制定實施《長株潭都市圈發展湘潭市域規劃》和三年行動方案;
布局「十大」標誌性工程及五大重大項目前期;
優化長株潭都市圈臨江、臨園融城片區規劃構想,繪就湘江科學城、湘潭大學城、長株潭新能源汽車城、仰天湖國際峰會中心等項目藍圖;
制定實施《全面推進長株潭產業(先進位造業)協同發展實施方案》,合力打造長株潭國家級先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圍繞「4+6」國家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打造新能源和汽車製造等10條工業產業鏈,建設湖南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與汽車後市場基地,精細發展先進鋼鐵等新材料產業,加速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發展;
創新「產業規劃+專業園區+綜合服務」發展模式,深化「畝產論英雄」改革,加快推進湖南汽車製造配套產業園(湘潭)等省級特色產業配套園建設;
組建湘江新區九華新片區項目建設指揮部,率先打造融城「橋頭堡」,加速推動科創中心、融城幹道建設;
一力長株潭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長株潭公路港物流園加快建設,國家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城市落地推進;
以長株潭都市圈名義與長沙、株洲開展聯合招商,實施產業鏈精準招商;
……
一條又一條新政、一項又一項舉措、一個又一個突破,湘潭市委、市政府精心謀劃,取勢又取實,讓長株潭靠得更近、連得更緊。
湘潭速度
——辦實事 見實效 願景變為實景
一體化,不是簡單的「1+1+1=3」。一體化發展,也不同於一般的政策協同,而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高級形態。
湘潭市長株潭一體化發展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以來,湘潭通過推出「能感知、有溫度、見效果」的舉措,辦成了一系列實事,長株潭一體化發展成果正惠及越來越多百姓——
「一張網」越織越密。長株潭軌道交通西環線一期工程通車運營,長沙、湘潭實現「地鐵同城」;6條融城幹道建設穩步推進,長沙新韶山南路—湘潭昭山大道今年內可通車;協同推進149項政務服務事項「跨域通辦」;與湖南大學簽約共建湖南大學附屬醫院;湘大附屬學校、湖師大附屬九華小學順利開學。
「一條鏈」越連越緊。在長沙「老大哥」帶動下,湘潭揚自身所長,首個「飛地園區」雨韶智能製造產業園、對接株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的天易柏屹自主創新園、湘潭經開區雨花智能製造工程機械配套產業園發展形勢喜人。聯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海上風力發電與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等一批重大創新平台積極融入嶽麓山實驗室、湘江實驗室。依託瀟湘要素大市場共建長株潭技術交易市場聯盟,長株潭創新鏈、產業鏈跨區域一體化發展駛入「快車道」。
「一張圖」越繪越美。協同推進長株潭納入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點聯繫城市群、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推進長株潭綠心中央公園及昭山省級森林公園、金霞山城市公園等項目建設,修復綠心地區廢棄露天礦山36.31公頃,建設綠心森林步道10公里。加強湘江大保護、大氣污染防治、長江禁漁等協力協同,長株潭聯保共治格局逐步深化。
展望2024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當前,長株潭一體化發展已進入戰略凸顯期、發力關鍵期。湘潭作為重要一員,將堅持前瞻性思維、系統性謀劃,聚焦推進落實三年行動計劃,以一域之光為全域添彩,在譜寫長株潭一體化新篇章的宏大實踐中彰顯湘潭之為。
在攜手推動重大戰略落地上取得新突破。推動長株潭共建「一帶一部」聯動發展示範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升級版」「三個高地」標誌性工程、青年活力型都市圈等重大戰略落地落實,全力建設「三城一園一中心」,推進長株潭一體化十大標誌性工程,以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推動一體化進展。
在攜手推動產業協調共進上取得新突破。發揮比較優勢,對內互濟、對外抱團,構建錯位發展、相互配套、凸顯各自特色優勢的產業協同發展體系;共建一批「飛地園」「特色園」,合力打造長株潭國家級先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聯合爭創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推進長株潭城市群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聯合建設湘江科學城創新區和成果轉化基地,構建長株潭都市圈創新聯合體,聯合開展技術攻關、成果一體化、平台共建共享、人才共育共引等活動;充分發揮滬洽周、港洽周等各類開放平台橋樑紐帶作用,聯合舉辦產業發展服務對接活動;加快自貿試驗區協同聯動區建設,加快形成開放型經濟新亮點。
在攜手推動交通互聯上取得新突破。持續優化長株潭軌道交通西環線運營管理,提升湘潭北站高鐵站的換乘能力,加速「軌道上的長株潭」從「線」到「網」布局;加快推進6條融城幹道建設,昭山大道—新韶山路通車,提質融城幹道周邊環境,紮實推進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和長株潭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建設,進一步織密長株潭公路網。
在攜手推動民生共享上取得新突破。協同推進政務服務「跨市通辦、一網通辦」,加快推進湖南健康產業園和湖南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建設,共建長株潭大河西區域醫療中心。
在攜手推動綠色共保上取得新突破。探索建立長株潭生態綠心補償辦法和生態價值轉換新路徑,打造長株潭「雙碳」示範區,推進湘江流域綜合治理,共建水繞三城、林「優」山「美」的美麗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