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甄別孩子是否有心理健康問題?|關注世界精神衛生日

2023-10-10     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家長如何甄別孩子是否有心理健康問題?|關注世界精神衛生日

今天(10月10日)是第32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促進兒童心理健康,共同守護美好未來」

引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心理健康問題對兒童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會有哪些影響

教育部對於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做了哪些部署?工作的重點又在哪些方面呢?

家長該如何甄別孩子是否有心理健康問題

青春期叛逆的表現是否屬於心理問題呢?

對於已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兒童青少年,我們應當如何有效地進行干預

兒童青少年心理疾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常見的藥物治療是否會有副作用?

國家衛生健康委於10月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促進兒童心理健康共同守護美好未來有關情況。

權威解答,一起來看——

1

引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兒童精神醫學首席專家 鄭毅

像父母的教育方式,還有早期教育適度的程度,比如說過分偏向於知識文化,忽視了能力,忽視了適應機會,忽視了他交往能力的培養,還有家裡忽視型、溺愛型、矛盾型教育,都會或多或少對孩子的心理發展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學習壓力,還有學校的同學關係,這些都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壓力。有些孩子承受能力弱,就會形成很大壓力。

2

心理健康問題對兒童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會有哪些影響?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兒童精神醫學首席專家 鄭毅

兒童心理健康的問題,如果不及時調整和控制,很多兒童時期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礙會影響終身。

首先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社會功能,孩子的學習成績可能會受到影響,甚至出現厭學拒學。

其次,心理健康的問題如果不及時診斷治療好的話可能會影響終身,也就是說全生命周期的發展軌跡受到了影響。

一些兒童時期的問題也會發展到成年,比如說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這些問題也會導致成年時候更嚴重的問題,所以這是一個影響終身的大問題,早期干預非常關鍵。

3

教育部對於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做了哪些部署?工作的重點又在哪些方面呢?

教育部體衛藝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 劉培俊

為進一步全方位高質量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今年4月,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了《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標誌著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為一個國家戰略,擺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並對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明確了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總體思路。強調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為總體目標,要培育學生珍視生命、熱愛生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和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同時,通過系列的育人活動,造就學生百折不撓、堅韌不拔、寵辱不驚的意志品質,讓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協調發展,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一代新人。

第二,明確了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基本原則。強調三個方面:一是堅持目標引領,全面發展、健康第一。把促進身心健康作為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前提,作為一條主線貫穿於學校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融入教育教學、管理服務的各個環節,家庭、學校、社會的各個環境,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營造良好的條件。二是堅持問題導向,防控結合,教育在先。強調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育人生態。三是堅持需求驅動,系統治理,能力為主。動員政府、社會、學校、家庭、醫院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回應學生的心理需求,提升健康促進的能力。

第三,明確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促進體系。一是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將心理健康工作融入五育,高質量實施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體強心、以美韌心、以勞健心的各項育人的活動。同時,堅持監測預警、健康教育、諮詢服務、干預處置「四位一體」的工作體系,全方位保障學生心理健康。

第四,明確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行動舉措。從五育並舉、監測預警、健康教育、諮詢服務、干預處置、人才隊伍、健康科研、健康環境等八個方面系統部署學生心理健康工作。

第五,明確了各級政府教育衛健等17個部門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職責。強調多部門聯合、醫教體融合、家校社協同,共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同時把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納入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評價,作為學校辦學水平評估和領導班子年度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根據需要加大經費支持,同時也鼓勵各地、各校創新工作舉措,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17部門聯合印發專項行動計劃,可以說是一個多部門的綜合性政策文件,也是一個務實性的行動方案,目的是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營造更好的環境。

4

家長該如何甄別孩子是否有心理健康問題?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兒童精神醫學首席專家 鄭毅

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注意孩子情緒、行為上潛移默化的變化,比如睡眠習慣改變,睡不著覺了,失眠、早醒、睡眠過多,或者進食出了問題,食慾特別不好,心情很不好,這些變化要注意觀察。如果這個孩子的情緒和行為,給他自身或者給他周圍人帶來了持續的麻煩和痛苦,這都可能是心理障礙的一些早期表現。

5

青春期叛逆的表現是否屬於心理問題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兒童精神醫學首席專家 鄭毅

應該算是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髮展的過程,但是,如果這個問題超出了一般的青春期逆反變化的程度,比如說給他的情緒行為帶來了很嚴重的困擾和痛苦,影響到了他的社會功能,影響了學習,影響了生活,甚至影響了別人,或者攻擊了別人,干擾了別人,這個時候就不能簡單歸結為青春期的問題了。

6

對於已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兒童青少年,我們應當如何有效地進行干預?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兒童精神醫學首席專家 鄭毅

我們從臨床分型干預的模型來看,把它分成四個級別。

第一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為只有問題還沒有達到明顯的功能損傷,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口期,這時候家長、老師應在指導下給予孩子心理方面的輔導,很多孩子是可以調整過來的。

第二是如果問題比較明顯的,可以到學校的心理輔導室或者社區心理輔導中心。

第三是一些問題沒有達到疾病的診斷,但是已經出現了綜合徵,這個時候我覺得就需要專業人員進一步的評估,可能要介入心理治療等治療手段。

第四是達到了疾病,這時候就應該及早地進行評估診斷,最好能夠儘早去看醫生進行正確的評估,積極醫療干預也是非常重要的。

6

兒童青少年心理疾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藥物治療是否會有副作用?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兒童精神醫學首席專家 鄭毅

心理治療是綜合治療,需要藥物的時候積極地用藥物治療,需要心理治療和行為干預的要積極進行,有很多疾病實際上跟生活方式有密切關係,有些孩子睡眠不足的,要把睡眠調整好。

心理出現了問題確實藥物治療也是很關鍵的治療方法精神科的用藥是相對來講比較複雜的,我們大部分的藥物都是比較安全,都經過臨床驗證,各方面治療經驗都比較多。

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

為他們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本文來源|綜合自健康中國、央視新聞、國家衛生健康委就促進兒童心理健康共同守護美好未來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文字實錄(有刪改)

責任編輯|王佳實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下方圖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中國教育報好老師APP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8309db5f84333681b220b14ed0dfd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