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6日至10月2日,2023世界設計之都大會在上海舉辦。本屆大會以「設計無界,造化萬象」為主題,吸引了超300家企業參展。
此次設計之都大會上,大到飛機、郵輪,小到手機、晶片;上至城市發展,下至生活用品,都有了「破圈」的機會。
此次大會也標誌著「以設計為引擎,融合未來能源、未來健康、未來材料、未來智能、未來空間五大領域的跨界合作」正式開啟。
這五大領域中,未來健康的話題備受關注,「工業設計如何助力未來大健康的融合創新」成為了設計之都大會的一大熱門話題。
#1
設計與醫療交叉
Winland Art&Design
此次設計之都大會高峰論壇之一—— 「工業設計——未來健康產業論壇」,彙集各學科領軍人物,圍繞:
「未來大健康的融合創新」「都市健康的數字化體驗」「都市健康的創新生態」三大主題,共同探索藝術與科技交叉融合的設計創新之路。
論壇期間,各方代表就 「都市健康、數字健康產業、元醫療生態系統、醫療情感化設計」等問題充分交換了意見;
而這些熱門話題,也都出現在了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之中。
「規劃」指出,國家將「積極促進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基於網際網路的健康服務…探索推進可穿戴設備、智能健康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移動應用服務等發展。」
顯然,無論是在行業內部,還是國家的政策扶持, 大健康領域都是未來至少20年的朝陽行業,具有極大的市場潛力。
需要注意的是,大健康行業並不止於我們熟知的醫院和藥品,包括:
醫療器械、休閒健身、健康諮詢、智慧醫療、藥品管理、保健產品在內的服務和生產領域,都是大健康行業的覆蓋範圍,
也正因如此, 它需要的不止醫學類人才,各行各業的人才都有可能在這個領域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2
涉及的領域
Winland Art&Design
既然大健康行業涉獵領域廣泛,需要眾多不同學術背景的人才,那這其中就必然少不了藝術設計類人才。
首先,大健康作為一個產業,離不開各種醫療終端的製造,因此也自然離不開 工業產品設計。
從概念上說,工業設計是以培養立體工業產品造型為主、以視覺設計為輔,通過設計一件物品來提出解決方案的一門設計學科。
可以說只要人類還在使用工具,只要社會經濟還需要工業支撐,工業設計就不會失業。
而伴隨著大健康事業的快速發展, 如何利用工業設計的理論來解決現有醫療器械中不合理、不美觀、不人性化的地方,讓更多的醫療器械符合人體工程學,便是工業設計在該領域的努力方向。
其次,隨著數字化與醫療系統的融合,想要將更多的新技術應用到健康領域,就無法避免要與 互動設計打交道。
例如蘋果公司推出的可穿戴智能設備——Apple Watch,融合了多種健康相關的功能在手腕上,用戶可以通過簡單的操作實現 對睡眠、心率、運動的檢測,
甚至 在最新的Series 9系列上還引入了全新的交互手勢,用來操控包括電話、通知、音樂、計時器、鬧鐘等多個APP的操作:
再次, 服務系統設計也是智慧醫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在預防、評估、診斷、治療、康復的全周期過程中,無論是 底層系統、作業系統、引擎還是場景應用,都需要對服務流程進行重新思考和設計。
最後,包括音樂、美術、雕塑等在內的純藝術類專業,也在填補著行業中的空白。
那麼工業、交互、服務三大設計專業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對應了哪些就業方向?哪個更符合你的職業規劃呢?
直播講座
Winland
10月23日(周一)晚20:00,特邀前支付寶體驗設計師——Betty Wang,與大家分享:
- 交互/服務設計的異同點與選擇方法
- 交互類專業作品集創作要領
- 不同研究方向對應的職業發展前景
- 交互/體驗/服務設計院校推薦
請掃碼 報名占座
#3
入行的機會
Winland Art&Design
弄清了大健康產業會涉獵到的技術領域之後,對於想要進入該行業的同學來說,選擇哪些專業才能成功入行呢?
1
健康設計
健康設計專業是近年來新興的跨學科專業,該專業的 學習重點在於從專業的視角讓臨床醫學和設計更好的協作,最終能夠提供一個工具、技術或者系統解決醫療保健相關的問題。
所以,健康設計專業一般會同時聯繫各個環節的利益相關者,然後創造出可持續的醫療解決方案, 最終成果包括康復性可穿戴裝置、智慧醫療作業系統等等。
不過, 健康設計的專業名稱未必叫Healthcare Design,而是有多種命名。
比如倫敦大學學院 (UCL) 就與倫藝下設的LCF時裝學院、拉夫堡大學聯合創辦了一個新專業: 無障礙設計創新。
該專業課程分為三個學期, 第一學期學習的輔助技術會涵蓋多種產品,如假肢、鍵盤、服裝、特製的計算機等;
第二學期更多的是通過實例學習殘障設計的商業落地方法與營銷策略, 第三學期則主要是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完成畢業設計和論文寫作。
2
醫療可視化
隨著信息爆炸時代的到來, 可視化正成為各行各業都會用到的必備技能,大健康領域自然也不例外。
由格拉斯哥大學與格拉斯哥藝術學院 (GSA) 合辦的 「醫療可視化與人體解剖」專業,經過幾年的發展,也從一開始的「獵奇專業」逐漸成為了GSA的申請熱門之一。
該課程旨在通過數位技術,將人體結構進行3D重建, 供醫療學家剖析和檢查,或用於教育培訓、模擬、科普的作用。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該課程集 3D數字媒體技術、互動設計、可視化、醫學影像、AR增強現實技術於一身,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跨專業學科。
其中, 互動設計是所有技術的根本,因此, 作品集中展現出的互動設計的思維也將成為是否能夠成功申請該專業的成敗關鍵:
掃碼諮詢藝術留學
免費領取
優秀互動設計作品集案例
交互作品集加分技巧分享
3
藝術療愈/音樂療愈
如前文提到, 大健康產業不止包括傳統醫療,同時也包括心理學治療與康復,而這一塊正是 很多設計類學科在大健康產業中很難探索到的空白。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全球約有3.5億人正在受到抑鬱症的折磨,更多城市中生活的人們,也都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而藝術療愈/音樂療愈,橫跨藝術和心理學兩大學科領域,往往通過 音樂、插畫、裝置、舞蹈等藝術表現形式作為最主要的治療手段。
目前, 美國紐約大學、普瑞特藝術學院、芝加哥藝術學院、紐約視覺藝術學院;英國布魯內爾大學、德比大學、赫特福德大學、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等院校也都有開設了相關課程。
那麼這些專業都有哪些申請要求?
還有哪些專業對口大健康行業?
作品集和文書又該如何準備?
留學申請 / 作品集輔導
A-Level/EPQ/GCSE 課程提分
請「星標」關注
記得點贊「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