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的月亮(不是散文,是散寫的文)

2023-09-29   西風獨醉

原標題:八月十五的月亮(不是散文,是散寫的文)

中秋節,在我們老家叫做「八月十五」。農村人對節日的起名就是這麼直接了當,似乎沒有詩情畫意,但卻能直指心扉。(圖片來源於網絡)

想來有很多年沒有以一種節日的方式過中秋節了。一來,我對節日這個詞本來就比較淡漠。二來,也沒有三五好友小酌之邀,況且我還不喝酒。三來,我不喜歡熱鬧,這樣的日子出門總是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未喝酒就已半醉而不能自持,不如在家靜呆。

不過,我有中秋賞月的習慣,但不是吃著月餅賞月,而是「清賞」。我其實蠻享受吹著微風,吃著月餅,喝著茶,然後抬頭賞月的風情,只是我不能喝茶,也不喜甜品,去掉不可用因素,就只剩抬頭賞月了。

抬頭賞月,有時候卻又賞出一番感慨來。在我記憶中對月亮最深刻的印象,是在鄉間的山路上徐徐前行,月亮灑下來,鋪滿山村,昏昏暗暗的,總是給行路人平添幾分的膽怯。每當這種時候,我就會變成故事大王,腦袋中有無數的故事在翻動,唯一期待的就是不要翻到最恐怖的那一個故事,或者被幾聲狗叫打斷「故事機」的運轉。每次當回到家裡的時候,行路人的滿身皆已濕透,早就忘記了來時的「路」。

現在的小孩是沒有辦法再去感受那種一個人半夜三更急急回家的感覺了,而我從小學開始一直到高中畢業都持續著這樣的狀態。我記得我在上高中的時候每天晚自習結束後一個人回到住宿的店房,在四野無人的路上一路高歌,「美妙」的歌聲一直持續到打開店門的那一刻。一路上陪伴著「歌唱家」的,似乎也就是急急趕路的月光,還有被歌唱聲偶爾驚醒的野鳥。

當我踏上通往未來列車的那一刻,我就很少再能感受到這樣記憶深刻的月光。現在讓我去回想,在上大學以後到現在的這段時光,我幾乎沒有太清晰的對月亮的記憶。城市的生活讓我們感受不到月亮的光芒,也漠視了太陽的存在。或許只有夜行人才對月光有最清晰的記憶,也或許只有田間人才對太陽有著最複雜的情感。

月亮和太陽的不同之處,在於太陽用光芒萬丈隱藏了自己雄偉的體魄,而月亮卻是以「半遮面」的方式讓我們更感受到了她的神秘美。美,不是無保留的展示,而是用美去引導美,用美去想像美,月亮讓我們完美的做到了這一點。

月亮是美女,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她到底是喜歡安靜的美女,還是喜歡熱鬧的美女,這卻很難去判斷。我們只能從月亮的「行動」去判斷她的個性。

農村的月亮,是喜愛熱鬧的月亮,也是能得到熱鬧的月亮,她有繁星相伴,有雞鴨爭鳴。城市的月亮,是喜歡清靜的月亮,她不喜清靜又能怎麼辦呢?月亮在城市和農村之間不斷穿行,熱鬧和清靜也就交替伴隨。願月亮在農村穿行的時候是最她想跟人交流的時候,而在城市裡穿行的時候是她最需要一個人靜靜的時候。

人比月亮要幸運。人想熱鬧的時候就去市井,不想熱鬧的時候就在居屋,雖然也需要時刻的辛勞,但至少能有片刻的安閒。那我們就用這片刻的安閒,享受下月光的美麗和溫柔吧。

此刻的我,在想像著今晚的月光。今晚必定是萬里無雲,我當然可以如往日般充滿期待的欣賞月亮可見的美,同時以往日般憧憬的幻想月亮那不可見的美。此美只應天上有,八月十五更優柔,人間處處抬頭望,秋色灑遍解憂愁。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西風獨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