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韋博雅)10月24日,國家能源集團與海康威視聯合研發的「融合光譜煤質快速檢測技術」正式發布。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此次一同發布的「煤質快檢AI模型」在系統部署後,煤炭檢測時間不超過2分鐘,上百種煤種檢測通過率超過95%。
據國家能源集團電科院南環院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張傑介紹,「融合光譜煤質快檢技術」集煤質快檢核心裝置、AI模型與數質量管控平台於一體,可對煤炭成分中的熱值、水分、灰分、硫分進行精準檢測。
張傑表示,傳統煤質檢測存在耗時長、風險大、成本高等痛點問題,嚴重製約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融合光譜煤質快速檢測技術」基於雙模態神經網絡的人工智慧技術,利用深度神經網絡有效融合兩種感知信號,對大量煤炭成分進行數據表征,並結合魯棒訓練,從而實現快速、準確、魯棒、無損的煤炭成分分析,攻克了傳統煤炭檢測技術檢測數據延遲、失真及成本高等難題,實現煤炭供需兩端全流量實時在線、全自動檢測。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煤質快檢AI模型」在構建時,以數據為根基,收集國內外300多萬條歷史煤質數據,覆蓋398種煤炭品種。該AI模型被部署至煤質快檢系統後,實現了更快、更準的6毫米煤質在線檢測,煤炭檢測時間不超過2分鐘,單列車的檢測煤量可達1噸以上,是傳統1克煤樣檢測量的百萬倍。
除此之外,通過「煤質快檢AI模型」,檢測精度實現突破,國內外上百種煤種的檢測通過率均保持在95%以上。
目前,國家能源集團正聯手海康威視,加速煤質快檢技術的譜系化、產品系列化、應用規模化、管控體系化發展。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