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是現實中的「香格里拉」,神秘、美麗,引人入勝,可以打卡的地方非常多。
位於香格里拉市西北部尼西鄉境內的巴拉格宗生態旅遊區曾經與世隔絕,現在道路暢通,外面的人才猛然發現這裡是個旅遊寶藏地。坦白說,以前我並不知道巴拉格宗,實地遊覽被驚艷到了。
這是一個海拔落差極大的地方,山下的海拔只有2000米出頭,和大理市區差不多,巴拉村的海拔為2900米,格宗神山的海拔為5545米,較大的落差使山里出現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的特點。
對了,巴拉格宗還是「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紅山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乘坐景區的專線車往返於各大打卡點,大氣、雄偉,充滿想像空間的景色讓我們激動不已。
進入巴拉格宗,首先看到一棵穿越漫長歷史時空的千年菩提樹。
別的菩提樹都是獨自站立,這棵菩提樹卻依崖壁生長,枝葉如孔雀開屏般和崖壁融為一體,更神奇的是幾年前竟然一夜之間長出了一隻「佛手」,橫向伸進岩縫之中,太神奇了。
汽車沿著盤山公路往山上開,植被逐漸變少,植物的種類也變成針葉林和小草。
埡口的風有點大,山谷里有點清涼,不知道什麼時候下的白雪堆積在公路兩旁。
這裡是巴拉格宗必打卡的景點-香巴拉佛塔。
白雪將環境氛圍渲染得猶如童話世界,雄偉的「佛塔」和形態各異的雪山,以及長著小草的高山谷地交相輝映。在視線里,荒涼和生機勃勃共存,此景世間不常有。
此刻,我們已經忘我,用心拍照是必然。
香巴拉佛塔海拔4050米,原名叫曲登神山,位於格宗雪山東北方向,傳說是釋迦摩尼成佛後所預言的天邊佛塔,山頂極尖,兩邊對稱,仿佛人工刻意雕刻過一樣。
巴拉格宗海拔落差大,地勢險峻,過去村民進出山難度極大,從這裡到香格里拉縣城,一走就是五六天。
正因為深藏於香格里拉深處,古代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著名旅行家踏足過此地,也沒有留下膾炙人口的詩詞。卻完全不影響如今的聲名鵲起。
現在的巴拉格宗,一條盤山公路通往山外,和外界聯繫變得非常方便。
這條公路被稱為「香格里拉天路」,它的出現要感謝一個叫斯那定珠的巴拉村村民。
那年,斯那定珠因為眼疾從大山深處花五天時間走到香格里拉縣城的醫院,雖然眼睛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卻見識到不一樣的世界,從此暗下決心發奮圖強,長大後盡力把公路修到家鄉。
後來,斯那定珠憑藉努力成為千萬富翁,不忘曾經的願望,毅然決然為修建「天路」奔波、籌款,並親力親為,期間遇到很多艱難險阻也沒有放棄,最後耗時十年奇蹟般將公路修至巴拉格宗,堪稱現代「愚公」。
因為修路,斯那定珠從千萬富翁變成千萬「負」翁,但無怨無悔。
不管任何時候,我們的社會都需要更多這樣的人,這大概是燈火效應吧。
李白說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做有意義的事,未來的路還很長,一切都會更好的。
沿著「天路」上山,途經迴音壁,停車漫步遊覽,隨便說句話或唱一句歌都會產生幾個層次的迴音,仿佛山谷里有人在模仿復讀一樣。
懸空棧道修建於懸壁中間,底下是「萬丈深淵」,走進玻璃觀景平台,足下完全透明,深谷的景觀清晰可見,恐懼感從腳底不斷漫上來。
其實這個平台非常結實,完全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戰戰兢兢,又躍躍欲試,這是一種奇妙的體驗。
從玻璃觀景平台回到迴音壁旁邊的停車場,可以選擇全程步行,也可以選擇乘坐飛索。
在高海拔地區乘坐飛索飛躍深谷,迎面奔向雪山,仿佛身上長出了翅膀,就想去擁抱雪山,或者讓雪山擁抱自己。
從迴音壁回到巴拉村,陽光已經普照山谷。
雖然時令進入深秋時節,雪山之下依然生機勃勃,深淺不一的草木圍繞著古樸典雅的藏式民居生長,將海拔2900米的巴拉村點綴得猶如世外桃源。
這裡的海拔比香格里拉市區還低幾百米,空氣並不稀薄,景色也很夢幻。
抬頭見雪山是巴拉村民最大的幸福,對於我們這些遊客來說,想要享受這種幸福、愜意、夢幻的高原生活也很簡單。
如今的巴拉村已經發展成綠色生態美麗鄉村,擁有環境優雅的住宿環境。
住在巴拉村,白天在村裡隨意遊覽,和本地人交流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據說巴拉村的村民最早從四川巴塘遷徙而來,他們深深愛上巴拉村這片本地,認為是個遠離紛亂的好地方。他們在此休憩繁衍,一晃就是1300多年。
從巴拉村回到山下,乘坐旅旅艇水上遊覽香格里拉大峽谷,又是另一種探秘式的奇妙體驗。
旅遊小貼士:巴拉村的住宿環境不錯,海拔也不高,建議提前一天抵達並住在村裡。這裡的雞湯火鍋相當不錯,晚飯後的篝火晚會溫馨、熱烈、歡樂,氛圍感極好。
交通:前往巴拉格宗的道路修得很好,建議自駕、包車或報團前往。高海拔地區空氣濃度變化大,建議根據自身情況前往,旅途中不要做強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