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大而倒許家印

2023-09-30     華商韜略官方帳號

原標題:因大而倒許家印

膽子大,脾氣大,盤子大,面子大,最終變成了窟窿大。

文 | 華商韜略 王又新

9月28日晚,港股上市公司中國恆大(3333.HK)發布公告稱,公司接到有關部門通知,公司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許家印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此前,包括原恆大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夏海均、恆大原財務長潘大榮、恆大原執行總裁柯鵬、恆大財富總經理杜亮、恆大人壽原董事長朱加麟,乃至許家印二兒子許滕鶴等多名恆大核心高管已被警方控制。

【1】

據說,許家印曾在酒後問,自己是否能青史留名。

現在看,名是留定了,但卻不是他希望的。

1958年生於河南周口農村的許家印,一歲零三個月時就喪母,被稱為是半個孤兒。

他曾在多個場合回憶自己少年時的艱辛,從小到大都是吃地瓜、地瓜面長大的,穿的蓋的,都是補丁摞補丁。沒有國家的恢復高考政策,他就離不開農村;沒有國家每個月給14塊的助學金,他就讀不完大學;沒有國家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就沒有恆大的成績。

所以才有了那句:「恆大集團的一切都可以上交給國家。」而且——

「這不是空話,也不是虛話,這是我的心裡話。」

許家印大學讀的是武漢鋼鐵學院(現武漢科技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也是進了鋼鐵廠——河南舞陽鋼鐵廠,做了鋼鐵工人。

快速做到車間主任,再也得不到提拔之後,許家印砸掉自己的鐵飯碗,南下打工,進入一家地產公司,也因此踏入房地產領域。

在那家地產公司,許家印操盤的第一個項目就給老闆賺到數千萬的利潤,但他向老闆提出,希望將每個月3000多塊的死工資漲到10萬年薪時,老闆卻拒絕了他。

一怒之下,也是無奈之下,1996年,許家印帶著幾個人,擠在一個幾十平的民房裡,創立了恆大集團。

【2】

許家印後來太敢借錢,也太會借錢,多少與早期的經歷有關。

恆大創業之初,他就兜里只有一分錢也要干一塊錢的買賣。

沒錢買地,他拍著胸脯跟「地主」要了個地皮錢分期付;分期的首期也沒有,他又靠「地主」的分期承諾,以及自己的口頭保票和人格擔保,從銀行弄了500萬貸款。

地弄到了,開工的錢還是沒有。他又找施工單位,說你們先墊資蓋,房子一出來就賣,房子一賣就有錢了,施工隊也同意了。

為快速回籠資金,房子還在地里沒發芽,許家印就以低於成本的價格火速賣了一批,這才弄到所謂的第一桶金,然後他玩轉整個生意,薄利多銷、貨如輪轉:

3年就干成了廣州前10強。

如此屢試不爽之後,許家印的膽子越來越大,目標也越來越大。2006年,恆大從廣東走向全國,此後的許家印開始不斷地,一出手就要爭行業第一、中國第一、世界第一。

不管幹什麼,要干就干大的。

這個過程中,困難和挑戰當然不少,但許家印視一路向前不回頭,「我來了,我征服」。

「不找藉口、不找理由,要在血淋淋的戰場上勇於競爭」是他大會小會不斷強調的口頭禪。就連廣告宣傳,他都要勝人一籌,早期在報紙上做廣告,別人搞整版,他就搞跨版,幾連版。

買下足球俱樂部的時候,他放出豪言:要在5年內拿下亞冠。

圈內圈外,包括不少知名球員,視他為笑話,稱他「球都不懂」。但他認準了目標幾億幾十億地往裡砸錢,而且還真就提前兌現了自己的豪言。

做礦泉水,他要「一處水源供全球」;做恆大童世界,他要世界第一;後來做汽車,更是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好好好……

人們常講:有多大力就做多大個事,這句話在許家印那裡是行不通的。

他更相信的是:想干多大個事,就會產生多大的力。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勇氣就是生產力,才符合他的邏輯。

【3】

必須承認,許家印是有真才實學,也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是真抓實幹的人。

他吹的那些看似不能的牛,往往也都實現了。比如,曾經他說恆大地產必須高速成長,恆大地產就真的高速成長。

2016年,恆大登陸《財富》世界500強,成為史上最年輕的世界500強之一,並以3700多億的銷售問鼎中國地產,也是全球房地產銷售第一,成為所謂的宇宙第一房企。

2017年,恆大更首次跨過年銷5000億大關,許家印提出了到2020年底,實現總資產3萬億元,成為世界百強企業的目標。

而到2020年底,恆大雖然沒有實現這個目標,但也總資產超過了2.3萬億元。

也必須承認,被母校聘請為管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的許家印,也是真的有著獨特的管理之道,並在相當長時間內,以強勢管理讓恆大幾乎是所向披靡。

認真做企業時期的許家印,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通過訂立制度、標準、條例來解決問題。事業要做大,很關鍵一個是標準化,而這正是許家印的拿手好戲。

那時的許家印注重細節,善於把宏偉目標一分為二,一直分到每個螺絲釘的運轉都盡在掌握。當年在舞陽鋼鐵廠,他曾推出一項「生產管理300條」,其中一條規定:

值班人員身體打開幅度超過150度,就可認定為上班睡覺,要罰款。

後來,在他起草的《恆大學習資料》里,他則弄出了上萬條規章制度。

恆大的官網上有一句話:中國標準化運營精品地產領導者。

恆大走向全國後,正是靠著許家印前前後後起草、修訂了不知多少次,共計上萬條的管理、運營和產品標準與規則,搞出了一套包含了各個要素與流程環節的標準化模式,實現了公司內部的高效運轉,並且還靠標準建立了一系列消費者高度認知的項目品牌。

標準值下,許家印的管理還有幾個特點:

喜歡用以幾點、幾條來制定規矩、施行管理。比如恆大足球俱樂部的「五必須」、「五不准」、「五開除」就一度廣為流傳。

喜歡搞運動式管理,運動式工程,比如打八折促銷運動,大幹快上多少天運動等等,甚至他還搞過「清除三類人」的運動。包括:1、只講不幹、人浮於事的人;2、水平能力低下又不學習上進的人;3、混入恆大的蛀蟲,想撈一把的人。

喜歡做思想工作,不斷做思想工作。他常說,抓業務是必須的,但思想上也不能放鬆。他的所有思想工作都圍繞激發鬥志、捍衛尊嚴、呼喚英雄展開,並為此提出很多要求和著名的口號。包括搞足球,也是思想先行。他要求恆大球員:

有激情,有血性,有狼性,有霸氣,為了勝利:一不怕傷、二不怕死,時刻保持強烈的進取心和攻擊慾望,打出捨我其誰的王者氣勢。

曾經,許家印還在足球俱樂部贏得一個心靈按摩大師的稱號,甚至靈驗到邪性:只要他跟球員們一起吃飯,勝率就要大出不少。有球員講,自己累成狗了,跑不下去了,一想到許教授的要血拚對手的豪言壯語,就會被打點雞血然後繼續。

但許家印沒能將這些管理中的優點堅持到底,不但走著走著就走到了自己的反面,而且覆水難收,浪子回不了頭。

比如,前段時間的公告中,恆大便表示,曾經震驚業界的恆大地產挪用恆大物業上百億的錢,許家印居然是不知情的;

再比如,網上廣為流傳的打籃球事件,做足球時讓球員們有力量的許教授,到了籃球場,變成了讓球員都給他力量;

再比如,網上曾經傳出的許家印68項注意事項,包括:非進口水果不吃,出行要私人飛機,不能沒有勞斯萊斯,入住酒店人到哪裡電梯就要空到哪裡,除了保鏢、秘書、私人管家,別人是不能靠近,尤其是男性;

而2020年干到2.3萬億元總資產不久,就變成了超過2.3萬億元的總負債。

【4】

許家印的膽子大,脾氣也大。

狼性、強勢,工作上不講私情,曾是許家印出了名的標籤。

他曾為恆大足球俱樂部提出24字最高指示:直面困難,堅定信心;狼性十足,血拚對手;不辱使命,為國爭光。這也差不多是他對所有恆大人的要求。

在恆大,曾有五六十歲的副總裁犯錯,當著集團幾千人痛哭流涕地作檢討。甚至,恆大還出台規定:許家印給所有人員打的電話響了三聲還沒人接,要罰款2萬元。

據說,曾有副總裁洗澡時讓夫人在邊上拿著電話,以免耽誤許主席來電。

認真蓋房子時的許家印,喜歡到工地考察,甚至可以從物料狀態看出工地上下的工作態度與能力。很多下屬都非常害怕他親臨現場,也都在現場挨過他的罵。

在恆大足球俱樂部,巨星孔卡曾冒犯主教練,許家印照罰不誤,開出百萬罰單,而且召開大會、親臨現場,用兩句重話教訓孔卡。第一句是:任何人都不可以挑戰主教練:第二句是:挑戰主教練就是挑戰老闆、挑戰我。敲黑板劃重點,重點是:

他是絕不容挑戰的!

當他在電視直播中,看到另一名球員郜林在球場上衝動犯規後,抄起電話直接打給俱樂部負責人,要求按照規定,嚴辦郜林,立即、馬上,散場就辦!

在這樣的強勢下,許家印完成了一件高難度的事:半小時內,集團的任何指令都能傳達給所有基層員工。如果恆大上午決定成立一個分公司,下午就能召開新公司管理層會議;如果恆大臨時決定做一個剛剛得到的地產項目,兩個小時內可以組建一個工種齊全的隊伍。

2008年金融海嘯,恆大就差點掛了。江湖上都講許家印陪鄭裕彤打牌找錢的故事,但一位熟悉內情的香港企業家告訴華商韜略,鄭裕彤之所以出手,並不是因為許家印會打牌,而是親眼見證了許家印的執行力:

他在KTV里做出決定:全國房子85折開賣。第二天天剛亮,全國售樓處打折的廣告就出來了,然後就是銷售戰報紛沓而至。

而且,認真做企業時的許家印,對別人嚴格,對自己更狠。

創業的十幾年裡,他經常凌晨1點下班,因為怕影響家人休息,常常是在客廳沙發小憩,凌晨4點又去上班。

一位恆大前高管對他印象最深的是:「非常拼,真的非常拼,據說每天的工作時間在20小時左右。」

【5】

膽子大,脾氣大,事業越做越大的許家印,面子也越來越大。

各種企業家榮譽,獎項拿到手軟,各種殿堂登堂入室,甚至到了某地還是親切會見某地領導人這些就不說了,光是中國慈善領域最高政府獎「中華慈善獎」,他就拿了近10次。

面子大的許家印,很多參加什麼企業家論壇、峰會等活動,因為他自己就能搞出比這些更大的陣仗,而且給他助陣的人,也往往比這些論壇峰會更有含金量。

2016年6月,許家印聲勢浩大地慶祝恆大成立20周年,多位領導發了賀信,英國安德魯王子、哈佛大學校長捧了場,大半個銀行圈、保險圈、資產管理圈的前幾把手親臨現場。甚至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和美的董事長方洪波也因此被迫相聚一堂。當時就有感嘆:

許家印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兩、三萬億級的買賣之下,賣地的,批地的,批貸的,放貸的,蓋房的,賣房的,上市的,圈錢的,開礦的、煉鋼的,科技的,傳統的,國有的,私有的,唱歌跳舞的……

千行百業的朋友,都惦記著許家印,許家印也惦記著他們。

除了內地朋友圈強大,許家印還尤其和一幫香港企業家交好。

新世界的鄭裕彤、華人置業的劉鑾雄、英皇娛樂的楊受成、從重慶跑到香港,有著「重慶李嘉誠」名頭的張松橋等等,都是他的好朋友,也給過他關鍵的幫助。

當然,許家印也努力回報了他的這些好朋友。2016年起,鄭裕彤、劉鑾雄、張松橋都跟隨李嘉誠的腳步,淡出內地房地產,都是許家印一一豪爽地接過了他們的盤。

但現在,這一切,都崩塌了。當昨夜的消息傳出,多少債權人,多少購房者,欲哭無淚。

膽子大,脾氣大,盤子大,面子大,最終變成了窟窿大。

根據最新財報,至2023年6月30日,恆大總負債23882億元,資不抵債超過6440億元,剔除預收房款後的負債,更是高達17842億元。其中:有息借款6248億元、工程材料款等應付款項10566億元、其他負債1029億元。

這背後,許家印的朋友圈,賣地的,批地的,批貸的,放貸的,蓋房的,賣房的,上市的,圈錢的,開礦的、煉鋼的,科技的,傳統的,國有的,私有的,唱歌跳舞的……幾乎沒有不被牽連,甚至深陷其中的。

商業社會至今流行一種說法叫大而不倒,不少人或許也是因此才上了許家印和恆大的車。但放眼那些曾經雄心壯志,甚至也雄才韜略的人,因為好大喜功而死掉的,我們見過很多,因為小而保守死掉的,恰恰相對很少。

警惕那些好大喜功者,這或許是我們應該從許家印這裡吸取的一個教訓。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6eec13f16a71ede393732bfdf6f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