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文化,共建非遺:數字文化貿易聯合實驗室參展進博中國館

2023-11-07     搜狐時尚快訊

原標題:深耕文化,共建非遺:數字文化貿易聯合實驗室參展進博中國館

2023年11月5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於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帷幕。本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由商務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主題為「新時代,共享未來」。數字文化貿易聯合實驗室作為文化貿易平台亮相進博會中國館,攜手非遺傳承藝術家呈現中華文化精品,向世界傳遞非遺藝術之美。

(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館)

借力進博會,擴大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數字文化貿易聯合實驗室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在眾多非遺作品中精挑細選,帶來了具有一定國際知名度的竹編和緙絲等近20件非遺藝術作品,為進博會中國館增添更多文化元素和藝術氣息的同時,面向來自五湖四海的觀眾展示了中國非遺傳承的非凡魅力。

(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館呈現非遺之美)

進博會中國館的非遺藝術作品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文化單位、商業機構以及藝術從業者前來參觀,他們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並表達了強烈的合作意願。進博會促進了聯合實驗室與國內外同行、商業夥伴間的溝通交流,擴大了聯合實驗室的國際影響。據悉,目前已有多個國內外機構與聯合實驗室達成初步合作願景。

(柬埔寨商務部國務秘書桑興波拉參觀非遺作品)

守正創新,激發非遺商業潛能

此次參展的非遺作品主要來自浙江嘉興錢利淮和江蘇蘇州顧建東兩位非遺文化藝術家。

多年來,嘉興市政府一直致力於非遺技藝的傳承與發揚,並不斷探尋其未來發展的新思路與新機遇,積極推動非遺技藝的現代創新和國際交流。錢利淮作為浙江省非遺傳承人,在政府的支持下,將藝術創作與中國傳統竹編技藝相融合,「守藝」而不「守舊」,展現出「守正創新」的發展路徑。他的作品受到國內外的廣泛認可,屢獲各類獎項,激發了非遺文化的新活力。

2023年3月,錢利淮受邀為「寶格麗Serpenti系列75周年傳世蛻變」珍藏藝術展製作藝術裝置《洞天靈蛇》,充分展現了他對非遺技藝的創新性和國際視野。8月,以「中國竹編的現在進行時」為主題,其個人展覽在日本東京舉辦,現場作品全部成交。他在杭州亞運會期間受邀請為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製作竹編畫伴手禮《阡陌相通》,這一作品也得到了高度評價。10月布達佩斯藝術展期間,他與大衛猩球IP主理人袁澤銘跨界共創的藝術作品現場全部售罄,並與多家外國文化機構達成合作意向。

本次進博會,錢利淮共帶來立體與平面兩類作品,造型別致、顏色豐富的竹編作品吸引了參會觀眾的關注。竹編「太湖石」,將傳統工藝與自然藝術完美融合,展現太湖石「瘦、漏、皺、透」的力量之美,其平面紋樣作品在六角編的基礎上進行演化,技法更為複雜,竹條更為纖細。

目前,由錢利淮研發、創作的竹編作品已廣泛應用於家居、服飾等多個領域,體現出 「以竹代塑」的環保潮流,不僅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主張,更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對人類未來發展的深度關懷。值得一提的是,錢利淮還嘗試從草本植物中提取顏料為竹編上色,進一步深化竹編「取諸自然」的環保特質,本次參展多幅作品染色取自陝西富平柿子,顏色穩固且抗腐蝕,傳遞了一切取自於天然,又在天然中獲得新的生命的理念。

(錢利淮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館的展品:太湖石作品)

(錢利淮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館的展品:竹編紋樣作品 )

「一寸緙絲一寸金」,緙絲是中國絲綢工藝品中的精華,與其他絲綢工藝品相比兼具藝術和工藝的雙重價值。作為緙絲技藝的傳承人,顧建東通過熱播電視劇《延禧攻略》為緙絲工藝贏得了更廣泛的關注。本次進博會,顧建東以《仙鶴壽桃》《福壽花卉》等團扇作品展示緙絲「通經斷緯」織造山水人文的技法。顧建東作品《仿宋山水》曾獲北京中工美展覽金獎,作品《太湖石》被國風藝術館館藏,並為多部影視作品如《如懿傳》《當家主母》等提供緙絲道具與工藝指導。

(顧建東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館的展品)

數字文化貿易聯合實驗室於2022年9月1日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電總局共同主辦的文化貿易論壇上作為重要成果正式啟動。成立以來,聯合實驗室發揮「智庫+橋樑+平台」作用,聚焦數字文化貿易產業,致力於搭建文化貿易線上線下聯動平台、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數字文化貿易聯合實驗室並在國際IP合作、非遺的應用與創新,以及鄉村振興與城市藝術改造三大領域取得了積極成果,涵蓋非遺、藝術、音樂、遊戲等多個領域。首次亮相進博會,數字文化貿易實驗室以文化為媒,觸達海內外藝術同行與商業夥伴,共話文明互鑒新征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69209b304f04e8818f355defe25c4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