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非:四川考霸,4次參加高考,1次中狀元,為何2次被學校勸退?

2023-01-12     羲和奇談

原標題:張非:四川考霸,4次參加高考,1次中狀元,為何2次被學校勸退?

引言

考入名校是許多普通家庭孩子和父母的夢想,孩子從小學開始,就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學習。如今,在社會上,知識的作用越來越大了,正所謂「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一點都沒錯。

對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讀書或許是走向成功最捷徑的道路,考上名校,有個好工作,拿著高薪,娶個好媳婦或者嫁個好人家,這是多數父母對子女的期望。

高考學生

誠然,要想考名校,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尤其像清華、北大,復旦這樣國內雙一流的名校,那可是幾百萬考上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最後能夠如願的沒有幾個。四川有一個考霸,名叫張非,他有一段「傳奇」的高考經歷。

通過高考進入大學,這是多數人上大學的一種方式,如今每年的高考生多達千萬。張非,他也是眾多通過高考進入大學的學生之一,從2002年開始,他前前後後一共考了4次,兩次還是市狀元。

按理來說,張非是考霸,又兩次拿到了市狀元,學習成績應該非常好,可他為何經歷了4次高考,還有兩次被學校勸退了呢?如今這名叫張非的學霸,過得如何呢?

頗有學習天賦的孩子

張非出生於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家庭普通,父母均是工薪家庭。與大多數父母一樣,張非的父母也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將來有個好發展,因此對孩子的學習很關心,經常陪著他讀書寫字。

起初,在父母的監督下,張非的學習成績一直很不錯,一家人很滿意。漸漸地,父母因工作忙碌,放鬆了對張非的監督和教育,使他養成了懶惰,貪玩的壞習慣。可即便如此,平日吊兒郎當的張非考試成績依舊不錯,在學校名列前茅。

初中畢業後,張非來到當地的一所郵電學校讀書,離開了父母的監督和管教,他變得肆無忌憚,不僅學習成績差,而且經常違反學校的紀律,多次苦勸無果後,張非被學校勸退了。

在外工作的父母見兒子張非高中讀了兩年就被學校勸退了,十分傷心難過,強忍著怒火,耐心地教導兒子要好好學習,不可再貪玩違紀。此時的張非正處於青春叛逆期,對自己被學校勸退的事情並不是很在意。

在父母的一番勸導和安排下,張非來到岳池中學復讀。這一次,父母為了不出現意外,特意在張非就讀的學校附近工作,能更多地照顧到孩子。對於張非來說,他信心滿滿,憑藉自己的學習天賦,只要稍稍努力,考個大學那可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果然,張非的確有學習天賦,2002年的高考,他發揮出色,考入了名校復旦大學。眾所周知,在國內復旦大學無論名氣還是實力僅次於清華和北大,是一所雙一流的名牌大學。

得知張非考入名校,父母喜極而泣,流下了喜悅的眼淚,多年在兒子身上花的心血得到了回報。可就在父母為張非準備去大學的行李時,張非作出了一個讓學校和家人很吃驚的決定——不讀復旦,要考北大清華。

四次考入名校,張非的人生過得如何?

在張非的堅持下,父母和老師只能尊重他的選擇,張非放棄了讀復旦大學的機會,準備在來年高考時衝擊北大清華。2003年,張非在岳池縣第一中學復讀,以全科606的高分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錄取。

張非能考入北大,除了自身的學習天賦和努力外,父母和老師的監督也是重要因素,每當在張非學習散漫懶惰、不專心的時候,他們會耐心勸導張非堅持努力,時刻提醒他的目標是清華北大。

一年的努力,從復旦到北大,父母很滿意兒子的成績,對他豎起了大拇指。考入北大後,張非成了當地的名人,外號「天才神童」,這樣一位看不上復旦,一年後考取北大的學習天才,人們對他未來能達到什麼成就也頗感興趣。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在北大就讀一學期後,張非拿著學校發的退學通知書來到家中。父母得知後,非常傷心,對這個兒子是又氣又恨,別人努力一輩子都爭取不來的機會,自己的孩子卻不知道珍惜,放在哪個家長身上都覺得打擊太大了。

原來,缺乏父母和老師監督的張非,在北大學習期間沉迷網絡遊戲,上課吊兒郎當,曠課次數太多,多門考試不及格。按照校規,張非被學校勸退,已經無法挽回了。

對於自己被退學,張非並不覺得這是什麼大事,他跟父母誇下海口:給我一年時間,我照樣能考上大學。2004年,張非跟父母來到了四川省南充市,在南充十一中復讀,一年後,以703的高分成了市理科狀元,獲得了清華大學物理基礎科學專業的錄取通知書。

人的行為和習慣總是那麼難改,張非進入清華大學後,再次放縱自己,沉迷遊戲,不認真聽課,甚至出現多次逃課,違反校規,多門考試不及格的現象。一年後,學校以沒有修滿學分為理由,張非被退學了。

兩次入名校,兩次被退學,張非的學習經歷猶如過山車一般,他的父母受不了了,忍不住對兒子破口大罵。換做任何父母,有一個像張非這樣的兒子是既開心又難過,能給希望,又給失望,需要為自己準備一顆「速心丸」。

父母覺得張非有學習天賦,不甘心就這樣放棄兒子,鼓勵張非繼續努力,給他改了個名字叫張空谷。父母良苦用心,希望通過改名讓兒子努力學習,心無旁騖,為自己的將來努力拚搏。

2007年,在南充十中復讀三個月,張非在父母的監督下,以677分全市理科第二名的好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兩入清華,父母對張非的成績很滿意,為了不出現此前的意外,上大學期間,一家人來到北京,監督兒子學習。

有了四次高考經歷,又四次考入名校的張非,逐漸成為社會上的焦點人物。許多人覺得張非前前後後考了四次,給他取了一個「四川考霸」的綽號。張非浪費高考資源,許多網友覺得應該禁止他參加高考,各種惡評讓張非自尊心受損,決心證明給大家看一看。

在父母的鞭策下,張非意識到自己前四年犯的錯誤是多麼地愚蠢,萬不該浪費這麼多時間和機會,決定努力學習,戒掉懶散,愛打遊戲的壞習慣。

父母在北京的監督還是有很大效果的,四年里,張非沒有犯大錯,還拿過一次獎學金,順利完成了在清華大學的學業,拿到了畢業證書。本科畢業後,張非也衝擊過研究生,一次失敗後決定回家工作,幫父母減輕負擔。

起初,工作中的張非「重操舊業」,沉迷在虛擬世界中,沒法好好工作。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張非認識了大學的一位教授,在他專業的開導下,張非走向了正常的生活,努力工作,在社會上發揮自己的價值。

如今的張非有一份還算不錯的工作,這是他努力學習換來的。工作中,張非十分敬業,有了家室後,隨之而來的壓力讓他有了動力。

浪子回頭金不換,張非很幸運,他有學習天賦,四次考入名校,一次拒絕就讀,兩次被退學的經歷很「傳奇」。

張非的經歷告訴我們,適量遊戲即可,切莫沉迷,這樣會毀了自己的一生,因為絕大多數人沒有他那麼幸運,高考是一次絕佳改變機會,要好好把握,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留下遺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5d60c43e7ccb4b5705933d6df0710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