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響》:越過慾望與情感的泥沼

2023-03-24     迷影生活

原標題:《迴響》:越過慾望與情感的泥沼

根據東西原著小說改編,由馮小剛導演執導的懸疑劇《迴響》自登錄愛奇藝迷霧劇場播出以來,收穫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引發了新一輪的全民追劇熱潮。

不同於現今多數懸疑刑偵類劇集「重破案過程,弱人物刻畫」的狀態,馮小剛導演在《迴響》中試圖做出更多突破和嘗試:將案件的偵破(人物外部)與主人公的個人情感成長(人物內部)有機融合併緊密關聯在一起,隨著劇情的推進人物的外部世界與內部世界形成了相互對照的互動。在劇中,宋佳飾演的精英刑警冉咚咚,不只要抽絲剝繭還原案件真相,且在這一過程中必須直面自己內心關於家庭和情感的困惑,而最終兩條看似平行的敘事線交織纏繞之下共同將故事推向了高潮。

全劇以備受關注的「大坑案」為切入點,在偵辦案件的過程中,刑警冉咚咚(宋佳 飾)意外發現自己的丈夫可能存在出軌行為,而丈夫的步步退讓和「善意的謊言」讓她越發不安,進而陷進案件與情感夾縫間的的雙重迷局,而在過去—當下/案件—情感中粉墨登場的芸芸眾生,以自身的慾望與情感,共同為觀眾呈現了了一出迷霧重重又令人回味無窮的好戲。

陷進慾望與情感的渦旋

劇集開場便以一起超市綁架案引出了女主人公並順勢在觀眾心中定下主角的形象基調:冉咚咚接受解救人質的任務,在案發現場為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她幾槍連發果斷擊斃劫匪,冷靜、專業、果敢的那部分形象瞬時立住;而在她回家之後,透過她和丈夫慕達夫之間針對是否應該如此那般處置劫匪的爭論我們又可以看到她近乎偏執的堅持,自我中心,對正義的理解與判斷基準,以及多疑敏感又在出人預料的地方有著意外的柔軟的個性與態度。

特別是當慕達夫對她的現場判斷提出反對意見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冉咚咚非常氣惱地又不無一絲失落和撒嬌地表示「你應該站在我這邊」,這是她在職業屬性下和職場中不會展露出的形象,這也是在向觀眾展示她也有對被愛護呵護被無條件支持的渴望的那一面,而在這裡我們依然看到她性格中極其偏執甚至可說是過激的執拗,這是她處理偵破案件、面對各種案犯時的絕佳武器,這樣的性格讓她在工作中如魚得水,但在之後我們看到這卻恰恰是她在解決情感和親密關係問題時最大的阻礙。

她對他者的不相信與不間斷的懷疑恰恰暴露出她怕失去、怕被否定也怕面對哪怕只是作為一種可能性存在的負面結果,她渴望被愛珍惜愛,而越是這樣她便有越害怕失去。所以當冉咚咚在針對「大坑案」的調查過程中意外發現慕達夫在涉案酒店出現並確有開房記錄時,她才會表現出像劇中那樣任憑慕達夫一次次的退讓與解釋卻依然像平時查案一樣的不依不饒、刨根問底的狀態。

本質上她在親密關係中是不自信的,需要被呵護和不斷得到另一半確信的,但同時她性格中又有著完美主義不容瑕疵的一部分,這都導致了她在處理親密關係時表現出一種糾結反覆多疑不休的狀態,而這也在冉咚咚自身和自始至終深愛和遷就著她的丈夫慕達夫之間一次又一次地划下裂痕,也是他們之間的關係和時點一次又一次地發生錯位,導致最後「積重難返」式的結局。而最後,導演對於慕達夫秘密曖昧而開放的處理,既契合劇集整體的調性,也契合人性的真實,頗值玩味。

而在全劇後半段通過兩人在心理醫生那裡所做的心理測試的含義,創作者也藉此點明了親密關係最終崩壞的重要原因之一:信任的失卻。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一旦在親密關係中雙方無法坦誠相待,無法放心地把後背交給彼此,或者一方出於自身心理的原因對另一方步步緊逼,終將招致無可挽回的悲劇性後果,在親密關係,我們固然都會有自己脆弱和確實的一面需要補充和完整,可與此同時,我們也真的不妨對另外一半對一點信任和寬容。

現下的很多懸疑類劇集會將相當筆墨放在犯罪者動機和與其鬥智斗勇的抓捕過程之上,而忽視了對於受害者人生命運的關照與深入探討,而在《迴響》中,相當一部分的推動力來自於演員吳優飾演的受害者夏冰清,觀劇過程中對冷酷的命運之手如何殘忍地作用於她的好奇和感慨甚至一度可能會超過對案犯的好奇,一個人命運如此複雜的上升與墜落也許才是世間最捉摸不透想忍不住一探究竟的那個終極之謎。

而伴隨著全劇劇情的不斷進展變化,案件真相被逐步揭開的過程,「大坑案」受害者夏冰清令人唏噓的人生命運也漸漸清晰地浮出水面,這也是構成全劇敘事和主題表達的重要條線。

夏冰清悲劇性的命運早有徵兆,她的原生家庭十分糟糕,父母對她以愛之名行掌控之實,在父親因車禍撞上別人背上負債又被那家人糾纏不放之後,夏冰清的命運便開始了一點一點的、悲劇性的下墜。

高考時,為了讓她儘早賺錢幫家裡還債,父母瞞著她偷偷更改她的志願,徹底改變了她一生的軌跡,而車禍受害者家庭恬不知恥對他們家訛詐不休的行徑也讓她的生活越發窒息,在按照父母的想法當上護士後,那家人甚至還提出了讓她嫁給他們家的流里流氣的兒子來抵償剩下的需要償還的債務,而在一系列過程中,夏冰清看透了她的父母自始至終對她也並沒有真正的愛和尊重,只是顧及他們自己的面子,最終她決定逃離這個給她帶來無盡噩夢的家庭和家鄉,而也正是因此,她才掉到了更深的大坑和泥沼之中。

在爭取工作的過程中,她被公司老闆徐山川施以暴行,並在徐山川軟硬兼施的舉措之下半推半就地成為了徐山川的情人,而在之後的生活中她越發陷入走不出的怪圈,她渴望愛,卻只能活在陰影里,無法走上檯面走在陽光下,她的人生不過是從一個深淵到了另一個深淵,她自以為認識的可以信任的密友,為了金錢也暗地裡悄悄出賣她。正如她在劇中所說的那樣,她自己就活在一個「大坑」里,而更悲劇色彩的事,每當她自己越是想試圖掌控自己的人生,越是想渴望擺脫過去的陰影與她當下的泥沼時,她反而越發地無助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最後她為自己人生所做的積極的「爭取」,為了「上岸」的所有努力,都成了她墜入深淵的原因,她悲劇性的命運正是她悲慘的過去疊加而出的「迴響」。

此外,劇集中呈現出的一些問題也頗值得玩味,比如在跟隨故事一步步走下去的過程中,我們一次又一次看到劇中眾生相所呈現出人性的灰度與複雜,出於自身的利益與慾望每個人都開始為不同的理由戴著面具說謊,每個人在被揭開那張遮羞布之前都是如此的義正辭嚴。

複雜的人性與多樣的情感觀

受害者的家屬,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不向警方透露關於女兒讓他們覺得可恥和蒙羞的那部分情況,耽誤了偵破案件的黃金期,而在「大坑案」調查鏈條中的所有嫌疑人都出於自己的利益與慾望而選擇不斷地撒謊,每個人都的所作所為在他們眼中都不是造成夏冰清失去生命的直接原因,但也正是這個線條上每個人的所作所為交織出的「迴響」層層傳導,最終將夏冰清一步步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在這條路徑上的每一個人,無論他分屬於夏冰清周遭的哪一種關係,在導致夏冰清墜入深淵的這一點上都是同構同出無有差別的。

而劇中人物相互交織互動下呈現出的情感狀況、情感態度以及對待感情的觀點也十分值得注意。朱雨辰飾演的徐山川好色而又無恥,他內心中也根本不曾對誰有過真正認真嚴肅的感情,以各種手段形式四處招攬情人不說,更是最終做出了女性施以性暴行等一系列惡劣行徑,更無恥的是之後還對像夏冰清一樣的受害者以愛之名加以金錢和物質上的哄騙,而最終他也是因為自己無底線的放縱犯下的錯導致了侄子的反水並受到了致命一擊;而徐山川妻子沈小迎對待愛情的觀點也不禁讓人嘖嘖稱奇,她非但對於自己丈夫出軌的行為不聞不問,甚至還會反過來指導自己看得過眼的徐山川的情人,教她們應該如何和「拿捏」徐山川,當然,我們最後也看到在這種異樣感情觀的背後,其實沈小迎也有著不可輕易對人言的秘密。

一度愛過夏冰清並被夏冰清視為密友和救贖的吳文超,終歸因為自卑和對金錢的渴望也參與到了對夏冰清的加害和出賣過程中,他對夏冰清的那句有些人「知人知面不知心」的囑託,也未嘗不是一種懺悔又或者可以理解為鱷魚的眼淚,畢竟無論他曾經對夏冰清有過怎樣的情感,終歸還是敗給了現實的誘惑和空虛脆弱的內心。此外,諸如作家貝貞(董潔 飾)和其丈夫洪安格(張嘉益 飾)、劉青和卜之蘭的情感關係與感情觀念都是多種多樣的,他們皆有各自對情感的不同態度,共同交織構成了影片中情感線的情感群像,藉由此,編劇和導演也把當代生活中芸芸眾生複雜的情感觀一一細剖展示,看罷不禁令人掩面深思。

金牌陣容還原生活氣息

如此多面和表現人性複雜的故事,必須要有精心的準備和絕對金牌的製作班底來呈現,才能夠讓觀眾更高質量、更準確地接收到創作者想傳遞的信息。在劇作層面,馮小剛導演自2021年一口氣看完了《人民文學》編輯推薦給他的同名原著小說之後,就動了把小說拍成影像的心思,懸疑加情感的組合以及迷人的「纏繞敘事」深深地打動並吸引了他的目光,根據原著小說想傳達的情感和節奏再三考量之後,馮小剛導演最終決定將其拍攝製作成一部懸疑短劇,為了最大程度保留原作的真味真意,馮導更特意說服了對把小說改劇本興致缺缺的原著作者親自下場出本子,盡最大程度的努力保留故事的原汁原味和情感力度。

而在演員層面,《迴響》的選擇也絕對是黃金最優配,選角時冉咚咚的第一候選宋佳在讀完小說後果斷接下角色,而飾演慕達夫的王陽近年來不只是實力與大眾口碑雙雙得到認可,同時也和馮小剛導演在他的上一部劇集《北轍南轅》中有過合作接觸,而朱雨辰、啜妮也都是和馮導有過戲緣的演員,而像首次和馮導合作的包貝爾和飾演劇中關鍵角色夏冰清的吳優也呈現出了非同一般的優質效果,哪怕只是客串的角色也無一不是徐帆、張嘉益、黃軒這樣的影視大咖和優質演員,最終呈現出的效果也確實是驚喜不斷,令人叫絕。

與此同時,為了保證切近實際的生活氣息,影片中大量的取景地都是經過了創作團隊審慎思考後根據作品氣質精心挑選的,其中,冉咚咚和慕達夫居住的家更是製作團隊精心搭建,只為呈現給觀眾最好的效果。此外,馮小剛導演對於長鏡頭嫻熟的運用也給電視劇觀眾帶來不同以往的視聽體驗。

縱觀現在的懸疑劇集市場,像《迴響》這樣的創作思路著實是鳳毛麟角,相信每一個看到這部劇集的朋友都能感受到那份全新的、獨特的、奇妙的觀劇感受,都能夠和影片的故事產生自己的共鳴,激發出獨一無二的「迴響」,我也相信,像《迴響》這樣的劇集在現今市場也猶如奇石入靜湖,必將激起層層漣漪,也希望每個人看完劇後都更能領悟當下是過去的迴響這一點,認真踏實地過好獨一無二的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5aa4cca266af362717fc7ec4c0048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