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縣: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示範縣

2023-12-26   中國小康網

原標題:南昌縣: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示範縣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蘇楓

南昌縣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積極應對複雜嚴峻形勢,開創了各項事業新局面。

南昌縣是全省第一個全國百強縣,第一個縣級全國文明城市。攝影/蘇楓

南昌縣位於贛中北部,贛江、撫河下游,鄱陽湖之濱,呈上弦月三面環繞江西省會南昌。全縣國土面積1810平方公里,下轄16個鄉鎮、2個管理處、1個管委會、1個街道辦,主管1個國家級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區域總人口145.25萬人,是江西人口第一大縣等「四個第一」。

近日,「中國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研究」課題組前往南昌縣調研。南昌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賈彧超對課題組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並介紹:「南昌縣是全省第一個全國百強縣,第一個縣級全國文明城市,第一個經濟總量破千億、財政收入破百億的縣區。南昌縣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積極應對複雜嚴峻形勢,開創了各項事業新局面。藉此機會,我誠摯邀請大家,多到南昌縣走一走、看一看,更多地了解南昌縣。」

奮力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示範縣

南昌縣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的千年古縣,自公元前202年建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是南昌採茶戲的發祥地、曹雪芹的南宋祖居地。三江後萬古村、幽蘭東禪古寺、岡上教授村等文化名跡豐富,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授予「千年古縣」稱號。

南昌縣素有江西「首府首縣」之稱。2022年,全縣財政總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完成165.2億元和86.1億元,同口徑分別增長1.0%和5.4%,總量連續13年穩居全省第一,2022年南昌縣GDP為1280億元,總量全市第一。自2008年首次進入中郡研究所發布的全國百強縣榜單以後,南昌縣再次前移,躍居全國第18位,實現「十四連升」,並躋身全國製造業百強縣第11位。

2023年以來,南昌縣緊緊圍繞省、市關於「一號改革工程」安排部署,確立了「奮力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示範縣」目標,全縣上下緊緊抓住營商環境關鍵領域和重要環節,奮力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四個專項治理、五大專項行動和指標提升工作,形成了高位推動、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營商環境工作機制,大力推動全縣營商環境工作落實落細,各項工作任務取得積極進展。

南昌縣持續推動優化營商環境領域改革創新,建設了實體化運行的「普惠金融服務中心」,打造以市場主體金融需求為導向,集政策宣傳、業務諮詢、信貸融資、保險服務、普惠金融、股改上市等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金融服務延伸平台。吸引67家企業入駐,不斷完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在金融服務中心舉辦政銀企對接活動(南昌金融小論壇)24次,服務企業410家。

南昌縣打造了全省首個訴調對接中心。中心成立以來,共受理糾紛5430件,訴前調解案件2472件,速裁快審2555件,92%民商事矛盾糾紛由中心就地化解,案件辦理平均時效較同期減少了20.3天,為當事人節省訴訟成本1500餘萬元。

南昌縣在全省率先開啟「南昌縣政務服務」抖音官方帳號,開啟「直播+幫辦」服務新模式,5月4日開通以來,視頻反響熱烈,群眾傳響度廣、參與度高。通過在線直播與短視頻宣傳的新模式,進一步方便企業群眾了解政務服務最新資訊,聚焦市場主體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切實提升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

南昌縣高度重視市場主體訴求辦理工作,形成了領導調度、專班辦理、營商辦協調推動的訴求辦理體系,及時辦理市場主體在江西營商等各類平台反映問題訴求。同時常態化全覆蓋開展「護航行動」宣傳走訪工作,正式上線運行了南昌縣「護航行動」微信小程序,推廣註冊小程序帳號54737家,推動訴求辦理100餘件,進一步暢通了市場主體訴求反饋渠道。

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乎發展形象

近日,南昌縣(小藍經開區)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大會召開。會議旨在系統謀劃縣(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動員縣(區)上下迅速行動起來,全力推進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示範縣建設,鞏固營商環境全省第一的「排頭地位」,持續擦亮全國營商環境百佳示範縣市的「金字招牌」,為推進「一園四區一中心」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會上宣讀了《中共南昌縣委 中共南昌小藍經開區工委 南昌縣人民政府 南昌小藍經開區管委會關於表彰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一號改革工程」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通報》,解讀了《關於持續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2023年行動方案》,相關部門做了經驗介紹。

「各地各部門要強化『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乎昌南發展』的責任意識,緊密協同、守正創新,為勇當省會引領戰略排頭兵提供環境支撐,為打造『兩標杆三示範』、加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昌南匯聚強大合力。」南昌縣委書記、小藍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陳翔指出。

聚焦「奮力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示範縣」這一目標,該縣將實施新一輪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行動,進一步明確18個指標的年度目標、提升舉措,乘勢而上持續推進改革攻堅,推動政務服務再升級、惠企幫扶再升級、市場環境再升級,探索宜商環境工作。如深化「10分鐘辦稅便利圈」服務格局;深入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力爭2023年底推出高頻「一件事」不少於40項,掌上可辦比例達90%,秒批秒辦服務事項達30項;探索「行政行為碼」,當事人、社會公眾可在「贛服通」等App掃碼查詢案件全流程相關信息,讓行政執法更公開更透明更規範;探索應用「人才數字大腦」和人才「政策寶」、「引才雲」、「聚才全鏈通」等跨應用場景,全方位優化外資服務,對重點外資企業進行動態跟蹤服務,為外國投資者在地方投資和經營活動提供決策參考等。

近年來,南昌縣(小藍經開區)大力實施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該縣持續深入推進數字政府建設,不斷深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改革成效。大力推動政務事項「就近辦」,推動「一窗式」綜合服務平台和自助終端設備下沉鄉鎮,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積極推進「網上辦」工作,依申請政務服務網上可辦率、全程網辦率均達到99.9%。

南昌縣政務服務大廳位於小藍經開區富山大道1128號,總面積約4100平方米,共計28個窗口,可辦理1085項政務服務事項。縣政數局持續貫徹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部署,對標深入推進發展和改革雙「一號工程」精神,不斷優化縣區營商環境,政務服務多項工作力助南昌縣連續5年獲評中國營商環境百強示範區縣,企業登記註冊便利化改革工作獲得2021年國務院督察激勵,獲評2022年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縣,獲評2022年度全省營商環境測評第一、全市政務服務工作一類縣區,同時多年獲評全縣綜合先進單位。

南昌縣政數局抓住新媒體、短視頻熱點趨勢,全省首推政務服務「直播+幫辦」新模式,通過直播互動、「微課堂」視頻留言、抖音解答群留言等多種渠道反映情況提出問題,根據企業群眾需求,提供線上幫代業務,真正形成「線上+線下」幫辦服務功能互補,全方位展示政務服務改革成果。目前已累計在線觀看人數14862人,粉絲數6388個,現場直播解答群眾問題共計241個,抖音解答群提供幫辦服務共計222件,業務「微課堂」視頻已發布57個,視頻播放量累計達34萬次。

線上辦事能力大幅提高。建立南昌縣政務數據共享體系,著力推動不動產登記信息與其他政務信息的橫向共享、縱向融合,實現政務數據資源的共享、整合、開放。通過數據交換平台共接入了公安、民政、司法、稅務、自然資源規劃、住建等14個部門共享數據,實現數據共享「一站式」服務,提高數據使用效率,有效減少了數據重複錄入的問題,縮短了辦事時間。目前江西政務服務網南昌縣分廳的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有1573項,網上可辦率提升至100%,月均辦件量在5萬件以上。

自2023年1月以來,縣政數局部署「無差別綜合窗口」改革工作,打造「無差別綜合受理窗口+主題綜合受理窗口」運行模式,將27個部門的1085餘項事項納入9個綜合受理窗口統一受理,配備19名專職工作人員,變「小綜窗」為「大綜窗」,實現綜窗「跨部門、無差別」服務,此外,大廳提供幫辦預審服務,並在自助服務區、網上辦事區配備「小贛事」幫辦人員,為企業、群眾提供免費幫辦服務,實行幫辦代辦、容缺受理、一次告知、首問責任、預約服務和延時錯時服務等制度,節約企業、群眾辦事成本,平均等候受理時間減少65%。

圍繞企業准入退出全生命周期,該縣(區)推動企業高頻事、身邊事、關鍵事跨部門跨層級集成化辦理,實現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網通辦,壓縮辦理環節42.5%,精簡縣本級材料免提交27.1%,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平均減少72%,企業登記1.5小時內拿證,承諾件平均辦結時限3天。

創新實施「大承諾、大容缺、大模擬」超簡項目審批改革,將四段式審批合併精簡為土地出讓前後兩階段,推動全流程審批時限由70個工作日壓縮至36個工作日;強化辦電全流程時限監控,以日通報的形式對各環節時限進行監控,報裝流程供電側用時不超過10個工作日,1250kVA以下的業擴項目現場答覆供電方案,全力壓降接電時長。兩項做法成功入選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做法。

該縣(區)先後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覆蓋面廣的惠企政策,依託「惠企通」平台,今年1—7月累計兌現惠企資金2.8億元。同時,聚焦融資難題,建立了縣(區)普惠金融服務中心,推動67家金融業公司入駐,今年以來舉辦政銀企對接活動28次,新增發放財園信貸通貸款3.3億元。依託全省首個訴調對接中心,組建了5支企業法律服務團,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全流程法律服務,實現91.7%的民商事糾紛通過訴調就地化解。

現場調研 10月19日下午,課題組在南昌向塘國際陸港現場調研。攝影/蘇楓

重大項目落得下,優質服務跟得上

臨近年底,位於南昌縣(小藍經開區)的江西世達服飾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在南昌縣金融服務中心的對接下,公司很快拿到了600萬元的貼息貸款,及時解決了公司資金周轉困難。」總經理陳芸花說,「我們正開足馬力抓生產、趕訂單,全力衝刺全年目標。」

今年以來,南昌縣聚焦「3+3+N」主導產業,深入實施集群式項目「滿園擴園」行動,緊盯長三角、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等地區,瞄準大型國企、世界500強等重點企業,開展針對性招商,引進了一批「高大上」「鏈群配」產業項目。

重大項目落得下,優質服務必須跟得上。為此,該縣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和著力點。今年以來,該縣進一步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提供精準服務,完善領導幹部掛點聯繫服務企業等制度,常態化開展「護航行動」、降成本優環境行動,切實營造親商安商的濃厚氛圍。同時,出台助企紓困解難若干措施,在降低企業稅費及經營成本、強化金融信貸支持、助力行業發展、強力支持項目建設、紮實做優服務保障5個方面提出20條舉措,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穩步發展。

良好的營商環境成為南昌縣經濟發展的軟實力、招商引資的新名片。該縣將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確保全年便民惠企事項網辦率達95%以上。同時,深耕「五大千億產業集群」,大力開展「152」「5020」項目攻堅行動,把優質資源向大項目好項目聚焦,著力形成引進一個龍頭、吸引一批配套、壯大一個產業的鏈式發展效應。

根據《南昌縣(小藍經開區)優化營商環境第52期簡報》,11月1日,縣委書記、小藍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陳翔率隊深入一線,察看南昌南站、洪州大道、復興大道、前頭溪森林公園等重大重點項目建設情況,現場解決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陳翔、賈彧超一行首先來到南昌南站,實地察看項目建設情況。目前,南昌南站站房主體項目已基本完工,站前廣場建設正在推進。陳翔要求,要加快地下停車場、各類管線鋪設、貴賓室裝修以及主廣場區域接通320國道的建設,狠抓施工細節,增添昌南元素,增強旅客的體驗感和舒適度,不斷提升南昌南站的綜合運營管理水平。隨後,陳翔、賈彧超等來到洪州大道桃新樞紐高架下地段、復興大道涉鐵段,察看了洪州大道桃新樞紐東延下地工程、復興大道下穿滬昆高鐵昌福線工程、復興大道河洲路至金沙大道段改造工程項目推進情況。陳翔要求,施工單位要搶抓項目建設黃金期,優化完善建設方案,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嚴格按照責任分工和完成時限,倒排工期、挂圖作戰,加快推進洪州大道、復興大道建設,爭取項目早日竣工通車。在前頭溪森林公園,陳翔、賈彧超詳細了解公園的場地塑形、綠化亮化、路網建設等情況。陳翔要求相關部門要在綠化提升、景觀亮化、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加大力度,儘快完成公園建設各項掃尾工作,爭取公園早日向市民開放,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縣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10月25日,南昌縣(區)營商辦在澄碧湖大廈召開了三季度市場感知工作碰頭會。會議要求各有關單位要繼續在減稅降費、資金補貼、獲得信貸、科技創新、優質服務等方面給予企業支持;要針對企業提出的問題做好回訪工作,設法幫助解決問題,切實提高企業的滿意度;要加大11月1日「營商環境日」宣傳力度,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乎發展形象」的良好氛圍。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南昌縣圍繞「項目為先 實幹奮進 爭分奪秒拼經濟」的工作主線,聚焦企業訴求,切實做好服務保障,加速推進政策兌現,持續擦亮全國營商環境百佳示範縣市的「金字招牌」。

坐落於小藍經開區的江西三鑫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老牌醫藥企業,近年來,隨著產能的不斷擴大,企業用地問題亟待解決。在縣(區)相關部門的配合、協調下,2022年10月,總投資5.68億元的三鑫醫療血液透析系列產品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江西三鑫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總監袁帆說:「園區有專班人馬跟我們做前期的整個項目對接,包括證件辦理、節能對應的方案,會給我們很多指導意見。預計今年年底就可以實現試生產,明年年初可以實現兩條線的投產。」

在做好企業服務的同時,南昌縣還積極落實各項惠企政策,通過搭建銀企對接平台,助力企業健康發展。江西環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各類高中低壓成套開關櫃、箱式變電站等產品研發、設計與銷售的科技型企業,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5億多元。今年,公司投入大量資金用於技術研發以及廠房建設,小藍經開區第一時間安排專人與企業對接,幫助企業申請到1000萬元的「財園信貸通」貸款,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江西環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林榮對此感到高興:「幫助很大,因為這個期間我們正好也是發展最關鍵的時刻,需要資金的時刻。主要用於運作和購置新廠設備,緩解一下,使我們企業今後的發展更快更好。」

為更好地幫助企業了解政策、用好政策,確保政策落地,今年以來,南昌縣(區)創新服務理念,優化服務舉措,加速推進政策兌現,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

小藍經開區企業服務中心主任張莎說 :「今年上半年,我們持續發揮縣(區)一體的優勢,各部門通力配合,從廣泛宣傳政策、大力兌現政策、全力解決企業困難方面著手,為企業疏困解難。截至目前,我們共為企業解決590餘件事項,兌現5.14億元扶持資金,為企業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在實地調研南昌縣發展的相關情況後,《小康》雜誌社社長舒富民對南昌縣在營商環境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讚賞。舒富民表示,南昌縣作為江西省省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希望南昌縣立足自身實際,依託區位優勢,進一步搶抓發展機遇,加強產業數字化建設,優化公共服務,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台階。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3年12月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