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歷屆春晚都力求做到雅俗共賞,但偏向於「俗」的節目,好像總是多點兒。
語言類節目連續數年,「左右」著各大衛視春晚的收視率。
可今年的「畫風」不大一樣——
或許今年語言類節目,輸在了老趙和老郭的「老生常談」?
《只此青綠》《憶江南》兩大創意音樂詩畫類節目,與它們拉開「斷崖式差距」,成為大眾公認的「黑馬」。
「這才是中國春晚該有的水平啊!」
「贊!《憶江南》和《只此青綠》本屆最佳。」
「意境絕了!」
這倆節目為啥能成為「黑馬」?跟隨美人來研究一番吧!
「國寶」為骨、高科技和一流演員為血肉,「回歸」主題為魂,《憶江南》內涵意境絕絕子
首先,這個節目的背景是《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被稱為「畫中蘭亭序」,作者黃公望是中國山水畫的集大成者,這幅畫又是他近八十歲才畫的,那就更牛!
《富春山居圖》局部
所以,當我看到黃公望的山水筆墨,被3D立體動畫、全息技術放大、活靈活現地「迎面撲來」時,我真的「快樂到窒息」。
當然,這是一種節目效果,目的就是帶你「畫中游」一番,讓你當一回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寧靜淡泊的「畫里神仙」!
但是,3D立體動畫是用的原畫嗎?
不是,這是中央美院學生們的《富春山居圖》臨摹稿,據說為了讓春晚的觀眾對原畫細節看得更清晰,這長6.36米、高0.33米的圖,央美學生們一共臨摹了100多幅!
唯美的影像有了,接著就是聲色。
節目的色調是靜謐、蕭散、淡泊的「抽象江南」風,也選了8位相似氣質的演員來演繹:
隨著畫卷緩緩拉開,馮遠征扮演的行者吟誦唐吳融的《富春》出場: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長川不是春來綠,千峰倒影落其間。」
馮遠征從影40年,現任北京人藝演員隊隊長。
因《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的「安嘉和」角色廣為人知,誰也沒想到他在春晚亮相竟如此顛覆。
節目還沒演完,網友已經為馮老師起草了個「劇本名」——《關於在春晚憶江南節目裡看到溫潤如玉的馮遠征老師這件事》,哈哈。
移步換景,丁志誠吟著唐代詩人崔塗的《樵者》出場。
59歲的丁志誠也是位老演員了,曾飾演《重案六組》中的警察楊振。
為了幫助殘疾的大姐,丁志誠曾在年輕時放棄「人藝鐵飯碗」,於1990年下海經商,2012年才回歸人藝舞台,重新成為「人藝五虎將」。
22年為親人的奉獻、生活的磨礪,讓丁志誠臉上有著杜甫般的滄桑和樸實,和「樵夫」的角色很接近——春晚劇組選角真是深刻到骨子裡啊!
如果說馮遠征展現了儒者的溫潤、丁志誠展現了山中人的古樸,那阿雲嘎就給我們帶來了漁夫的瀟洒自在。
阿雲嘎被選上,應該與他清透的嗓音、出色的音樂劇才華有關。
1月25日,北京演藝集團剛為阿雲嘎頒發「音樂劇團團長」的聘書。
阿雲嘎的聲音很有故事感,姿態就有如閒情逸緻的隱士,真的太合適了。
繼楊宗緯、鄭棋元、蔡程昱另三個「漁父天團」成員泛舟而來,引吭高歌之後,濮存昕又帶我們「上岸」——《富春山居圖》的亭中。
他吟的是蘇軾游富春山水時的名詩《行香子·過七里瀨》。
我們多久沒聽到濮存昕老師的朗誦了,網友表示:這一段我直接起雞皮疙瘩。
李立群老師壓軸出場……
這位老師可不是隨意「壓軸」:
首先,他是這個節目年齡最大的演員(今年70歲整);
其次,李立群老師是知名台灣舞台劇演員。
《憶江南》雖然選角高超,於人文底蘊和高科技創新理念創新方面都有突破,也神妙地把音樂、詩、畫、舞台劇多種藝術形式結合在一起了……但這些都不是他最牛的地方。
它最深刻最深刻的靈魂,還在於「回歸」的主題——
國寶《富春山居圖》一段藏於浙江省博物館,一段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而央視春晚通過技術手段將這兩段畫作,震撼地合為一體。
據《憶江南》團隊成員、詞作者朱海介紹:
「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的那一段畫上畫著7個人,我們通過科技加表演的方式,讓大家看到這7個人在緩緩向浙江這一段(畫卷)走來,他們一邊走一邊吟誦著宋詞,唱著江上曲,這是寓意著回歸。」
OMG!了解完這些寓意後,終於明白《憶江南》被這麼多網友「一整個愛住」的原因,沒那麼簡單了!
取意境於古詩,取靈感於古畫,展現真正的中國妝容之美,《只此青綠》唯美創意絕絕子
和憶江南異曲同工,《只此青綠》的靈感來自於另一幅中國傳世名畫之一,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
但其實,我們在春晚舞台上看到的,只是《只此青綠》的一個片段而已。
原作舞蹈詩劇創作時間為1年零8個月,於去年8月首次登上線下舞台,並已經在18個城市演了50餘場,可謂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據說,整部詩劇的創意是這樣的……
歷史上,在「皇家美術學院」作學生的、18歲的王希孟,給皇上獻了幾次畫都不令人滿意。
但宋徽宗看出他的天賦,親自指導了他半年,於是王希孟畫出了《千里江山圖》。
春晚截取的一段,正是王希孟學成開始創作的那一段。
朱唇、遠山眉、山峰髮髻、青綠長裙……這些驚艷了春晚的美人們,其實不是真的美人,她們代表的是「山」。
舞者的頭飾就像《千里江山圖》中的山石,開頭的雙袖下垂的曲線,模仿的是山的紋理和走勢。
當舞者上身不動、遮住臉頰,腳部開始移動,是在模仿山巒腳下的微塵,或水的移動;
人物的前後高低錯落,也是在演示山的高低錯落……
以人喻山,用的是「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詩中意境。
讓眾人驚艷的領舞妝容,也是取自「遠黛秀娥、只此青綠」的靈感。
和前一段被大眾罵慘的「咪咪眼」相比,這才是真正的中國妝容之美吧!《只此青綠》這回算是給「中國女性之美」正式蓋章了。
《只此青綠》和《憶江南》之寓意:一個是青春之中華、一個是集大成之中華
說起這兩匹央視春晚的「黑馬」的內涵和身世,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那就是《千里江山圖》和《富春山居圖》的作者,一個18歲,一個80歲。
不知道有沒有人關注過前一段時間的這個熱帖:
「18歲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圖》、80歲的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哪個更美?」
18歲的王希孟代表的,是青春之「沖沖沖」的中華;而80歲的黃公望要表達的是「空空空」。
一色一空、一入世一出世,這樣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釋道「一整個」就融合在這兩個舞蹈中了。
《只此青綠》和《憶江南》的寓意,或許正是一個是青春之中華、一個是集大成之中華!
不得不說:這屆春晚的「黑馬」節目,簡直「有文化」到深不可測!
分析完這些,我們才明白,「群眾的眼睛」有多麼雪亮!也明白了為啥這倆節目能和其它節目展開斷崖式的差距。
如果說往年的春晚,用力在「大俗」上,那麼2022年虎年央視春晚是把「大雅發揮到極致了。
「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筆方能匯山河」,春晚策劃者的格局變大了,大眾也開始喜歡看深邃一點的文化類節目了。
唯一遺憾的是,春晚策劃者的膽子還是小了點,《只此青綠》《憶江南》排位都靠後,特別是《憶江南》,真的是太晚了!很多觀眾都沒第一時間看到。
希望春晚導演們下一次能自信點,直接讓這樣的節目「站C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575cc0b6b6dac5210d84cea8c99ad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