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丹)太陽到達黃經120度,今天迎來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這也意味著,一年中的二十四節氣,已經過去一半了。古籍《說文解字》中記載,暑,熱也大,暑指的正是炎熱之極。古人認為,大暑至,萬物榮華,此時一熱一濕,是盛夏對萬物的饋贈,萬物會因為感受到暑氣而奮力生長,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只不過,對上海而言,大暑節氣除了萬物興盛,更要應對熱浪滾滾,酷暑難熬,相對前一個節氣小暑,大暑更加炎熱了。今天上午,高溫橙色預警又按時報到,全城酷熱依舊。截至今天,上海今夏已經出現了15個高溫日,其中,有10天是氣溫超過37℃的酷暑日。
大暑,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陽光最猛烈、最炎熱的節氣。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迎來一年中最熱的時間。俗語說,大暑小暑,上蒸下煮,「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持續的高溫,悶熱的環境,突如其來的大雨等等,會讓人輕易感受到疲憊與乏力。大暑也是上海一年中當之無愧最熱的節氣。在這個節氣中,上海平均會出現6到7個高溫日,也就是說,大暑有近一半時間是在高溫中度過的。除高溫日數增多,連續高溫、高溫強度也有所增強,防暑降溫是這個節氣的重頭戲。據上海中心氣象台預報,明後天,上海仍以晴熱為主,午後可能出現短時雷陣雨,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
上海的大暑除了經常可見高溫預警,也容易觸發雷電、暴雨、大風等預警信號。這個時節里,猛烈的降水時常出現,雨熱同季令枯死的植物潮濕腐化,土壤都是濕漉漉的,讓人感到暑熱難耐。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北側的主雨帶一般會來到北方,南側引導氣流使得颱風登陸我國的機率增大。這幾天,海上的颱風也頗為活躍。今天凌晨1時30分前後,今年第4號颱風「派比安」已在海南省萬寧市沿海登陸,未來對本市沒有影響。但是,今年第3號颱風「格美」卻在步步逼近華東沿海。據預計,「格美」會在23日到24日向台灣島東部海面靠近,25日夜間到26日上午在福建中部到浙江北部沿海登陸,也有可能先擦過我國台灣島北部,屆時將對華東地區及沿海海面有較明顯風雨影響。颱風活躍,也帶來了一些解暑的消息。本周四到周五,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上海的天氣將在多雲、陰、雨之間不定時切換,高溫天氣也會隨之暫告一段落。
大暑時節,浙江台州等沿海一帶有送大暑船的習俗,以此祝福人們五穀豐登,生活平安健康。福建莆田人則有「過大暑」習俗,此日家中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以滋補元氣。江浙一帶的人們習慣在此時飲用「伏茶」消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