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世界卒中日 |了解卒中,守護健康!

2024-10-29     雲貴高原生活指南

一、什麼是卒中?

腦卒中,俗稱「中風」,是一種由於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急性腦血管疾病。主要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兩大類。

缺血性腦卒中:是由於腦血管堵塞,導致腦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約占腦卒中總數的70%-80%。

出血性腦卒中:則是因為腦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腦組織而造成的損傷,占卒中總數的20%-30%。

圖片源自網絡

二、腦卒中的危害

01

高致殘率

腦卒中發生後,患者可能會出現肢體癱瘓、言語障礙、吞咽困難、認知障礙等後遺症,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許多患者在腦卒中後需要長期依賴他人照顧,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圖片源自網絡

02

高死亡率

腦卒中是導致人類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尤其是出血性腦卒中,病情往往較為兇險,死亡率較高。

圖片源自網絡

03

高復發率

即使患者在首次腦卒中後倖存下來,仍有較高的復發風險。復發後的病情可能更加嚴重,治療難度也更大。

三、腦卒中的危險因素

1、高血壓。長期高血壓會使腦血管壁受損,增加卒中的發生風險。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長期處於高水平,會損傷血管和神經,增加腦卒中的發病幾率。

3、高血脂。高血脂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狹窄或堵塞,引發腦卒中。

4、吸煙。吸煙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增加腦卒中的危險。

圖片源自網絡

5、飲酒過量。長期大量飲酒可導致血壓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腦卒中的發生風險。

6、肥胖。肥胖者往往伴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多種危險因素,容易發生腦卒中。

7、缺乏運動。缺乏運動可導致身體代謝功能下降,增加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生風險,進而增加腦卒中的可能性。

8、心臟病。如心房顫動、冠心病等心臟疾病,可導致心臟內形成血栓,血栓脫落隨血液流動到腦部,可引起缺血性腦卒中。

四、如何預防腦卒中?

控制血壓

定期測量血壓,遵醫囑服用降壓藥物,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要嚴格控制血糖,定期檢測血糖水平,遵醫囑進行治療。

控制血脂

合理飲食,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必要時服用降脂藥物。

戒煙限酒

戒煙可顯著降低卒中的發生風險。飲酒要適量,避免長期大量飲酒。

合理飲食

多吃蔬菜、水果、全穀物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低鹽飲食,控制每日鹽的攝入量。

適量運動

堅持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結合力量訓練,如舉重、伏地挺身等,增強肌肉力量。

控制體重

保持合理的體重,避免肥胖。可以通過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來控制體重。

定期體檢

尤其是中老年人和有卒中危險因素的人群,要定期進行體檢,及時發現和治療潛在的疾病。

只需三步!

第一步:1看(一張臉,不對稱,嘴巴歪);

第二步:2查(兩隻胳膊,單側無力,不能抬);

第三步:0(聆)聽(說話,口齒不清,說不明白)。

如果有以上任何症狀突然發生,即刻撥打120!快速送往附近有中風救治能力的醫院!

六、腦卒中的急救措施

1、保持冷靜。發現患者出現卒中症狀後,要保持冷靜,不要驚慌。

2、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儘快將患者送往醫院進行救治。在等待急救人員的過程中,不要隨意搬動患者。

圖片源自網絡

3、讓患者平臥。將患者平臥,頭部偏向一側,避免嘔吐物堵塞呼吸道。

4、解開衣領和腰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

5、記錄發病時間。為醫生提供準確的發病時間,有助於醫生判斷病情和進行治療。

七、腦卒中後的康復

(一)康復治療的重要性

腦卒中後及時進行康復治療,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者的身體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二)康復治療的內容

(1)物理治療:通過運動訓練、按摩、理療等手段,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

(2)作業治療:訓練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如穿衣、吃飯、洗澡等。

(3)言語治療:針對言語障礙的患者,進行言語訓練,幫助患者恢復言語功能。

(4)心理治療:幫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礙,樹立信心,積極配合康復治療。

(三)康復治療的時間

腦卒中後康復治療應儘早開始,一般在病情穩定後48小時即可進行。康復治療的時間因人而異,通常需要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總之,腦卒中是一種嚴重的疾病

但通過了解腦卒中的知識

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及時發現和治療腦卒中

以及進行科學的康復治療

我們可以有效地降低腦卒中的危害

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4cd56670b40da87c1a73979eba887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