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的孩子當1歲養,難怪他不長肉

2019-10-14     崔玉濤育學園

戳關注,你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在育學園診所,幾乎每天都會有因為「長得慢」來看診的孩子。

今天,小編見到了一個4歲的小男孩,不光體重偏輕,還比幼兒園裡同齡的小夥伴們矮一截。家長認為是孩子不好好吃飯,才導致現在的情況,焦急地向醫生尋求解決辦法。

01

醫生先觀察了小男孩的生長曲線,發現他的體重從1歲開始增速逐漸放緩,本來1歲的時候體重在50%左右的位置,4歲了反倒下降到35%的位置了,特別是最近一年,孩子幾乎沒長肉。與此同時,他的身高曲線也由原來50%以上的位置,降到了中等水平以下。

看著眼前的小男孩,大眼睛亮晶晶的,笑眯眯的很討喜,雖然看起來稍稍有些瘦小,但整體上精神狀態挺不錯的。進入診室後,他先是坐在家長旁邊觀察環境,適應了幾分鐘後,就開始這摸摸那敲敲,特別是對診室里的洗手台非常好奇,一直站在水池邊搞「研究」。

總體上來看,這孩子不像是生病了,情況沒有那樣緊急。

02

於是,醫生決定先詢問孩子的日常飲食情況,希望能獲得一些背景信息,同時也能用聊天來幫助家長舒緩情緒。

據家長說,孩子已經入園一年多了,大部分時候是在幼兒園吃三餐。不過由於孩子長得不好,在幼兒園老師的建議下,每天4點放學回家後,她還會要求寶寶再吃一頓飯。但讓她苦惱的是,孩子並不配合,總是說不餓,不肯吃飯。

另外,1歲以後,孩子一直保留早晚各喝一頓配方奶的習慣。家長說,她每次都會用吸管杯給孩子沖220ml奶,但是孩子總是喝不完。

總之,媽媽認為孩子喝奶吃飯的情況特別不好,很令人很發愁!

除了飲食之外,孩子排便情況基本正常,大便稍干;運動、語言、社交等發麵,家長都沒有其他的擔憂,因為孩子這些方面的情況,都與同齡小朋友差不多,並沒有什麼異常。

了解了孩子的日常情況後,醫生幫助小男孩進行了身體檢查,認為小男孩確實除了體重增長緩慢外,基本沒有什麼特殊的疾病問題。

03

那麼,孩子到底是為什麼會長得越來越慢呢?

醫生認為,孩子體重增長緩慢,可能跟下面這幾個原因有關係:

首先,孩子的飲食結構不適合他的年齡

實際上,對於4歲的孩子來說,配方奶已經不適合作為主食了,孩子應該主要通過吃飯來獲得營養和能量。

每天早晚喝220ml的奶,可能會影響孩子吃飯的量,同時,這些奶提供的熱量和營養也不能滿足孩子的正常需求。況且,孩子已經表現得不太接受配方奶了,這時候,家長可以適當給孩子減少奶量,只在每天早上給他喝一頓200ml的奶就可以了,而且,喝奶也不必用吸管杯,就用正常的開口杯就可以了。

這樣的話,每天晚上孩子回家後,就可以吃一頓晚飯,這頓飯中主食、菜、肉的比例要達到2:1:1。主食占到每餐飯的一半以上,才能給寶寶提供足夠的熱量,幫助寶寶長身體。

說到這,家長有點擔憂,「他要是不想吃飯怎麼辦呢?我覺得他不知道饑飽。」

醫生則認為,4歲的孩子,基本能夠感知飽和餓了。如果他餓了,會主動要吃得;如果他不餓,自然不會吃。

所以說,強迫孩子吃飯的行為要不得。孩子不吃飯,可能就與家長強迫進食有關。這樣做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更加抗拒吃飯。家長倒不如放鬆下來,讓孩子自己決定吃不吃、吃多少。慢慢地,他可能就接受每天晚上再吃一頓飯了。

另外,建議給孩子進行腸道菌群檢測

孩子長得慢,除了與飲食結構和進食量有關以外,與孩子本身的消化吸收能力也有很大關係,而胃腸道的消化吸收能力與腸道菌群聯繫緊密。

而且,媽媽提到孩子大便偏干,一方面可能與孩子攝入纖維類食物偏少有關,另一方面,也可能與腸道菌群有關。

因此,醫生建議給孩子進行腸道菌群檢測,根據檢測結果,決定是否要給孩子適當補充益生菌,調理腸道功能。

最後,在家長帶孩子離開前,醫生提醒家長:

孩子已經4歲了,不再是1歲的小嬰兒,不需要用吸管杯喝奶,也不需要喝那麼多奶。其實,不管是飲食結構,還是用餐工具,都應該隨著孩子長大而逐漸調整。

家長愛孩子的心理,我們十分理解。但正因為愛孩子,你才更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以孩子樂意接受的方式來照顧孩子,因為這樣才更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呀。

今天的故事就到這裡了。

如果你對寶寶生長發育方面有疑問,可以加入育學園app會員,搜索相關知識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4XQx20BMH2_cNUgAQ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