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河南,大家會聯想到華夏文明的文化大省,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大省,汴京繁華的開封,一眼萬年的「神都」洛陽。
不過最近,因為暑期檔《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熱度、口碑雙豐收,電影名中「朝歌」(zhāo gē)的所在地(推測為今河南省鶴壁市),也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這就有人好奇了,殷墟不是在安陽嗎?怎麼又出現一個鶴壁?其實殷商文化的核心區域就在現在的河南地區,古都遺址還不止一個。
圖源:《封神第一部》官方微博
朝歌風雲,今猶在?
根據司馬遷《史記·殷本紀》的記載,商朝在立國600多年的時間裡共經歷了30多位君主,而且 商王朝是著名的「史上最牛搬遷戶」,尤其是在商代前期,首都搬來搬去,到了最後的270多年才定都在殷這個地方,所以後人也稱商朝為殷商、殷朝,等等。
根據文獻記載,先後做過商都的有: 亳、隞、相、邢、奄、殷......而目前河南地區發現有王都規格遺址的地方有: 鄭州商城(鄭州)/偃師商城(偃師)小雙橋遺址(鄭州)洹北商城(安陽)殷墟(安陽)。
那《封神》里紂王所在的 朝歌是什麼地方?朝歌位於河南省鶴壁市淇縣,古稱 沬(mèi)邑,商代末期改稱朝歌。但朝歌是否為商代末期的都城,史學界尚有異議。一種說法是在帝辛後期,從安陽遷都至朝歌;也有觀點認為,從盤庚徙殷之後,「更不徙都」(引自《史記·殷本紀·正義》)。
縱觀殷商的興亡史,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其都邑頻繁遷徙。
為什麼商朝總是遷都?主要是有兩種觀點:一是,為了避水、躲災;二是,為了對其他周邊的族群領地進行控制。
圖為商代都城示意圖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 2005年11期
但無可否認的是 「朝歌」確為《封神榜》的故事發生地,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商紂王時期,朝歌達到鼎盛,故有「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諸侯朝靈山。」
《封神》第一部名為「朝歌風雲」,這裡流傳著數不勝數的「封神」傳說。
這裡有著名的 摘星台,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紂王、妲己在夜觀星辰,「亘古忠臣」比干在此摘「七竅玲瓏心」,演繹忠肝義膽。後為紀念比干,改摘星台為摘心台。
河南鶴壁市朝歌文化園
古靈山可以稱得上封神神話的起源地。相傳女媧在這裡鍊石補天,摶土造人,殷紂王到女媧宮降香,開始了封神故事的演繹。
河南鶴壁,古靈山風景區
鶴壁的朝歌文化遺址遠不止這些,還有紂王投身火中,商超湮滅的 鹿台閣;與鹿台隔水相望,大將軍黃飛虎鎮守於此的 淇水關;紂王練兵備戰的 紂王殿;書寫著是非功過的 紂王墓,墓北不遠處即是 姜王后墓與 蘇妲己墓。
古靈山天下第一銅頂
鶴壁除了朝歌的傳說,也是 春秋時期衛國的都城。自武丁大帝到衛懿公,這600餘年的時間裡淇河流域輝煌鼎盛榮極一時。
生於衛國的 荊軻同樣影響著鶴壁,「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的壯志凌雲在這裡千古傳頌。
鶴壁因鶴棲於南山峭壁而得名,圖為淇河鶴壁段
縱橫家鼻祖鬼谷子在雲夢山(朝歌城西)創建「中國第一古軍校」,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毛遂等名人志士,由此出山,叱吒風雲,演繹了一部春秋戰國史。
這裡是 《詩經·衛風》的故鄉,「 淇水滺滺,檜楫松舟。駕言出遊,以寫我憂。」詩經在這裡緩緩流傳,也被看作是鶴壁的生命之歌。
鶴壁櫻花大道
洹水安陽名不虛
如果去河南來一場「封神版citywalk」(又稱殷商文化聖地巡禮),那很多人第一站一定是安陽。
美國首個專門展示安陽的重要展覽「安陽:中國的古代王城」今年年初在華盛頓呈現
安陽,位於河南西北部,通達豫、晉、冀三省,發源於太行山的 洹河是它的母親河,也創造出肥沃、適宜早期人類耕作生活的沖積扇平原。
今日河南安陽市西北小屯村附近、洹河兩岸的地方,就是著名的「殷墟」。
從地勢上看,安陽西高東低,西部太行山地形複雜,東部平原開闊坦蕩,是 易守難攻之地。加之遠古時期的安陽, 氣候溫暖濕潤、植被覆蓋率高,農耕、遊牧、狩獵、採食、建屋都不在話下,也因此成為「定都優選」。
安陽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可以看出其地勢西高東地,西部為南太行山,東部是開闊的沖積扇平原。
圖源:河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
大約在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為改變當時社會不安定的局面,將都城遷至 漳河、洹河沖積扇扇緣,史稱 「盤庚遷殷」。在此之後,盤庚整頓政治,發展經濟,一度使得衰落的商朝有復興之局面。 殷(今安陽),也成為後世對於商朝最為熟悉的想像。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評選出的 2022年六大考古新發現中,赫然在列的就有殷墟商王陵區及周邊遺存。圖為殷墟王陵遺址航拍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圖為「婦好」青銅鴞尊,1976年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
婦好被稱為「東方女戰神」,她能征善戰,精通占卜,既是武丁的王后,也是博得眾人敬重的女將。
在遷殷之後,商朝算是終於找到一塊「風水寶地」,在這裡安居樂業長達254年,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殷商文明。
殷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 ,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
早在1928-1937年, 中國第一批現代考古學人在安陽進行了15次發掘,因而安陽也被稱為 「中國現代考古學的搖籃」。
圖為殷墟宮殿宗廟遺址
圖源:河南省文物局
安陽殷墟也是甲骨文的發現地,「一片甲骨驚天下」,甲骨文不僅是目前已知 最早的成熟漢字,也見證了已經 消逝的商代占卜制度。
著名學者李學勤曾評價:「甲骨文的發現研究,重新確定了殷商一代的歷史, 把中國的文明追溯上推千年,並導致了對殷墟的調查和發掘,使現代考古學在中國生根發育,這不僅是中國考古學史,而且是世界考古學史的重大事件。」
圖源:國家文物局
電影中也還原了商人用火炙烤龜板底部的占卜過程
殷墟總面積在36平方公里左右, 1928年至今,發掘面積仍不到總面積的5%。
殷墟也是中國青銅時代的頂峰階段,迄今為止,出土青銅器6000多件,其他諸如陶器、玉器、骨器、石器更是不勝枚舉;數萬座墓葬和祭祀坑被清理出來,車馬坑也有幾百座;面積廣大的王陵區和宮殿區得到確認…… 一個在廢墟中湮埋3000年的商王國漸漸露出了真容。
后母戊鼎可謂商代青銅器的巔峰之作,1939年出土於殷墟,以巨大體量顯示出鑄造工藝之高超,以饕餮等紋飾呈現出宗教氣氛之濃厚,以勻稱的造型體現出雄偉壯碩之美。
商王朝建立之前(學者稱之為「先商」),商族人究竟生活在哪裡,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對此,考古學一直沒有答案。
《詩經·商頌·玄鳥》對契降生的描寫是: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商人認為自己是鳥的傳人,發源地大約在今天的豫北冀南地區。
圖為出土於殷墟王陵區的青銅人面像,基本還原了商族人的形象——有著蒙古人種的典型相貌特徵。
圖源:中華遺產 2009年10期
安陽不止於此, 歷史上先後有商朝、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在安陽建都。但它也是 「中國八大古都」中最為不起眼、最不被關注的那個。它一直不迎合,不取悅,只是靜靜佇立在這裡,展現著古都風貌。
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的中國文字博物館,也是中國第一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
鄭州,不知身世自悠悠
因為封神等遠古神話故事,朝歌城深入人心;又因殷墟在考古界不可替代的地位,安陽作為殷商古都也影響深遠。
鄭州,被人們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但它同樣 也是商王朝重要的都邑所在地,在車水馬龍的地表之下,埋藏著一座規模宏大的商代早期都城。
在河南鄭州「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的麥田博物館現場
根據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研究成果表明,鄭州商城是商王朝的前期都邑所在地,即 成湯建商的「亳(bó)都」, 鄭州商城遺址也代表了早商文明的發展高度。
河南「天下之中」的地位,令夏商周三代多建都於此。地圖呈現了部分重要遺址,除了殷墟、東周王城身份確鑿外,學者還推測了其他遺址與都城的關係。
圖源:中華遺產 2022年09期
73年前, 一座沉睡了3500多年的商代都城,因為河南省省會由開封遷往鄭州而被驚醒,這座沉默了數千年的巨大城池才初現原型。
商代考古有過三次世界性的轟動,前兩次都是安陽殷墟,第三次就是鄭州商城的發現。圖為鄭州商城遺址公園
在新中國建立初期,在鄭州南學街小學當語文老師的韓維周 在荒蕪人煙的二里崗拿著小鏟子挖呀挖呀挖,發現了這裡比比皆是殘留在土層中破碎的陶片。
後來經文物工作者實地調查,在鄭州二里崗和南關外發現了一處範圍廣闊的商代文化遺存。 這麼大的城址,舉世震驚。後經專家學者研判二里崗文化對應的是 商湯至商中宗太戊時代,這個時期商朝極具擴張性,有人甚至稱其為中國第一個「帝國」。
鄭州商城遺址示意圖
鄭州商城在興建之初,曾經過精心規劃和嚴密布局。整座城郭規模宏大。外城的範圍南到今隴海路以南,西至今銘功路以西,北在今河南省軍區以北,東接鳳凰台,城址面積約16平方公里。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 2005年11期
城址包括 宮殿區、手工業作坊區、居民區、墓葬區、宗教活動遺蹟,城市布局有明顯規劃。後來還在城址的周邊發現了 鑄銅作坊遺址,說明這裡不是普通的村落。因為在當時,只有權貴階層、統治者所在的地方——都城,才會出現鑄銅作坊這樣被嚴格控制的貴重物品。
2022年,在鄭州商城遺址發現了迄今為止隨葬品數量最多、種類最豐富、等級最高的貴族墓葬,墓中大量使用黃金隨葬的現象,也是首次發現。
圖中為在鄭州商城遺址高等級貴族墓M2中出土的金覆面,大小基本能覆蓋一個成人面部。
在鄭州商城被發現之前,沒人知道殷墟文化從何而來。因為鄭州商城的確立,考古學家們確認殷墟文化是從鄭州商城遷過去的,使得中國考古學的空間變得無比廣闊。
如今 在鄭州中心老城區,矗立著數段高大的古代城牆,芊蔚青青,朱蕤冒莖,展現著古都鄭州生生不息的文脈基因。
鄭州商城遺址公園的城牆遺址矗立在中心城區
商代可能是中國歷史最為奇異的一段,但鶴壁、安陽、鄭州在古都圈裡,一直都是低調、存在感弱的那幾個。如果對殷商文化感興趣,不妨到河南來一趟探尋之旅~
向上滑動閱覽
【參考文獻】
[1] 王健.帝辛後期遷都朝歌殷墟試探[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02):15-21.
[2]吳曄,馬亮.青銅時代的土地戰爭·連載八 史上最牛搬遷戶─—商王朝[J].南方國土資源,2011(02):47-48.
[3]張國碩. 論殷都的變遷[C].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6.
[4] 蘇湲. 沉睡的商都. 中國國家地理 2005年11期
[5] 成湯咸. 殷墟甲骨 史語所的「龍骨夢」. 中華遺產 2023年04期
[6] 王正原. 發現殷墟:中國上古史從此不再縹緲. 中國國家地理增附刊 2020年12期
[7] 李修. 殷墟遺址:看得見的華夏第一王朝. 中華遺產 2009年10期
[8] 河南,又封神了. 那一座城. 2023-08-03
[9] 《封神》火了,河南這座「最低調的古都」更應該火. 地道風物. 2023-07-24
因微信近期推送規則改版
未加「星標」就無法展示完整封面
將會錯過我們精挑細選的大圖封面
後續精心編輯內容
也很容易被淹沒
若您喜歡我們的文章
請為我們添加愛的「星標」
中國國家地理視頻號
大美中國,山河錦繡
本文創作團隊
編輯:七過
設計:巍巍
圖片:視覺中國、圖蟲、網絡
話題
你知道哪些商朝都城?
中國本土極光,命裡帶紅?
全國熱門「宇宙中心」,誰贏了
泰山這麼矮,憑什麼是五嶽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