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危機升級!通脹大反彈,不敢再加息,美國會被超越嗎?

2023-11-02     財說得明白

原標題:美債危機升級!通脹大反彈,不敢再加息,美國會被超越嗎?

01

完全沒有意外,美聯儲再次決定,本輪會議不加息。

其實也不可能有意外,多項數據表明,美聯儲沒有加息的底氣和勇氣了。

雖然此前美國第三季度的GDP顯示增長了4.9%。然而,有不少人對這一數據提出了質疑,認為這只是初值,可能存在虛漲的情況。

首先,美國最近幾個月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一直在不斷增長,目前的增長率已經連續兩個月高達了3.7%。

儘管4.9%的增長率已經扣除了物價因素,但仍然存在其他誤導因素。

其次,關於經濟增長率,我們通常使用同比增長率作為基準。然而,美國的增長數據是以環比增長的方式呈現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受到基數的影響。

美國第三季度的增長率為4.9%是因為第二季度的增長率相對較低,僅為2.1%。因此,數據波動非常大。

如果按照同比增長來計算,實際增長率僅為2.9%。顯然,對比於4.9%來說略顯疲憊。

這一點需要我們對數據進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分析。雖然4.9%的增長率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但我們也要看到其中的背後因素和潛在問題。

經濟增長率的可持續性和穩定性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

現在亞特蘭大聯儲的模型顯示四季度的GDP增長率將大幅度下跌,可能僅1.2%,而且不排除未來還會進一步的下調。

02

長期以來,美國的GDP一直在全球排名首位,這一現象主要源於美元的強勢。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美元的匯率波動對其他貨幣產生重大影響,進而對其他國家的GDP產生影響。

但隨著美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減緩,通貨膨脹對GDP的貢獻也在減少,與此同時更重要的是,美元的地位正在受到巨大的挑戰。因此越來越多人開始預測美國憑藉GDP占據的第一位置,什麼時候將被取代?

現在美元持續升值時,其他貨幣貶值,導致其他國家的GDP在折算成美元後受到貶值的影響。

例如,日元兌美元的貶值幅度大於歐元的貶值幅度,這導致日本的GDP在折算成美元後低於德國的GDP。

然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美元折算後的GDP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發展並不完全準確。這種衡量方法沒有考慮到不同國家之間的購買力差異。

根據購買力平價的計算,我們會發現美國與其他國家的差距在不斷縮小,甚至已經被中國超越。

因此,我們需要認識到使用美元折算後的GDP並不能完全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購買力平價的計算方法更能客觀地比較不同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

當然即使以美元進行計價,未來幾年美國的GDP也非常的不樂觀,美元指數下跌有可能導致美國GDP與其他國家的差距大幅度的縮小。

假以時日,超越美國並非不可能。

03

不過現在還面臨著另一個不確定因素,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最新數據中,日本和英國作為海外持有美債第1位和第3位的國家,居然同時增持了美債。

這兩個國家令人意外的舉動,為美元的走勢添加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

目前全球大部分國家都在努力的去美元化,包括不斷的拋售美債,以及在貿易中儘可能減少使用美元,而改用本幣或者其他的第3方貨幣。

在這個大趨勢之下,美元的地位正在逐步的下跌,我們可以預期,一旦美國停止加息,以及未來開始降息,美元將大幅度下跌,屆時就會出現美國GDP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差距不斷減少。

但由於英國日本等少部分西方國家增持美債,其實起到了支撐美元走強的作用,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美元的下跌。

不過隨著美債不斷的下跌,買入美債的這些國家不得不承受下跌所造成的虧損。

PS:第一時間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覺得文中資訊和觀點對您有幫助——

——請給本文點上「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404c2a9a317846bd8e70158cdb62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