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動一時的中國首例5胞胎:父親勞累去世,孩子們20歲考上大學

2022-12-25   急診室老苗

原標題:轟動一時的中國首例5胞胎:父親勞累去世,孩子們20歲考上大學

恭喜呀,你這懷的是5胞胎,有一個太小,躲到了後面。

2001年,河北孕婦王翠英查出懷上4胞胎後,因老家醫療水平有限,來到北京一家大醫院,本意是想做減胎手術。

誰成想,檢查完4胞胎變成了5胞胎,令王翠英傻了眼。

醫生接著又表示,減胎手術的最佳時間是11周,王翠英懷孕時間太久,已經錯過了,而且懷上五胞胎的機率只有6000萬分之一,全部存活的機率幾乎為零,所以最後的結局很可能是自然流產。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儘管艱苦萬分、困難重重,王翠英還是順利將5個孩子順利生了下來,後來5胞胎還當選為08年的「奧運會小使者」。

如今20年時間過去,王翠英和她的孩子們都經歷了什麼?現在過得怎麼樣了呢?

35歲意外懷上5胞胎

王翠英和丈夫繳寶存都來自河北滄州,是一對普通的農民夫妻,雖然日子清苦,但好在夫妻和睦,生活也算過得有滋有味。

婚後第2年,王翠英生下一名可愛的女兒,一家人對孩子呵護備至,丈夫繳寶存給女兒起名叫「寧寧」。

然而,當時農村重男輕女思想很重,婆婆常常念叨「在村裡過日子,還是得要個小子」、「隔壁李嬸今年又抱了個孫子」,這使得王翠英不禁暗暗著急。

可生娃哪能急得來,幾年時間下來,王翠英肚子依舊是沒動靜,久而久之,夫妻倆也就淡了再要一個的心思。

但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2001年王翠英做了腹部水腫手術,術後一個月,按要求去複診,結果這次去醫院,王翠英竟意外得知自己懷孕了,而且懷的還是多胞胎。

好不容易懷上寶寶,王翠英和丈夫自然欣喜不已,但同時也不免有些發愁:家裡再養一個孩子都吃力,更別提多胞胎了,這可怎麼辦?

於是在醫生建議下,王翠英夫妻倆輾轉來到北京醫院,希望能尋求幫助,做減胎手術。

可檢查結果顯示是五胞胎,而且已經錯過了做減胎手術的時間,這讓夫妻倆措手不及,只能煎熬地等待自然流產,或者是將孩子們生下來。

千辛萬苦順利分娩,養娃又成難題

王翠英身高大約1米6,由於懷的孩子太多,肚子撐起來將近有1米,連東西都吃不下,安穩覺更是沒有睡過一個,為了不壓到孩子,常常只能跪著休息,隔一會就換一個姿勢,為把5胞胎生下來,她吃盡了苦頭。

為了保證王翠英順利分娩,醫院精心準備了5個手術小組。

2002年3月4日,在進行仔細籌備之後,王翠英進行了剖腹產手術,成功生下了兩個兒子,3個女兒,中國首例5胞胎順利誕生。

然而,由於是多胞胎,孩子們體重很小,再加上不足月早產,所以相繼出現了身體問題,都被送入了保溫箱看護。

不過好在救治及時,孩子們先後好轉起來,有驚無險度過了難關,王翠英夫婦也終於鬆了一口氣。

或許是感慨命運的曲折離奇,王翠英在給5個孩子取名時,名字里都帶有一個「福」字,希望他們將來都是「有福之人」,能夠有大福氣。

但生娃不易,養娃更是艱難,王翠英和愛人接下來面臨著更大的難題。

父親勞累去世,5胞胎順利考入大學

為了順利把5胞胎生下來,王翠英一家不僅花去了多年的積蓄,還借了不少外債,一時間負債纍纍。

好在中國首例5胞胎出生轟動一時,媒體報道後,很多好心人紛紛捐款資助,幫夫妻倆暫時度過了難關,但要把這麼多孩子順利養大,仍不是件容易事。

孩子剛滿月,父親繳寶存就選擇了南下打工,養家餬口,母親王翠英守在家裡獨自照顧5個孩子,開啟了十多年的異地分居生活。

後來孩子們該上幼兒園了,為了能多掙些,王翠英決定去北京打工賺錢,把孩子們都帶在身邊,她覺得既然當初選擇了生下他們,就要負責到底,哪怕再苦再累,都要咬牙堅持下來。

2008年,王翠英剛給5個孩子過完生日,就收到一個好消息:北京奧組委聽說5胞胎的事情後,主動邀請他們成為「奧運志願小使者」。

這次榮耀之後,王翠英一家再度獲得大眾的關注,孩子們小學、初中、高中的費用全免,為王翠英減輕了不少負擔。

然而天不遂人願,當一家人小日子越過越好,越來越有盼頭時,父親繳寶存卻因為常年打工過度勞累,客死異鄉。

家裡的頂樑柱沒了,可想而知這對王翠英是多麼大的打擊,但為了照顧6個孩子,她只能強忍悲傷,化悲痛為力量,拚命賺錢。

2020年,已經長大的5胞胎同時參加高考,紛紛考入大學,假期里,兄妹5人沒有和同學約著出去玩,而是紛紛做起了兼職,準備自己承擔自己的學費。

孩子們如此懂事,王翠英自然滿是欣慰,但她也不由得時常感到惋惜:如果丈夫繳寶存還活著,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該有多好。

老苗結語:王翠英接受採訪時曾說:「如果重新選擇,寧可當初一個都不要,不讓他們跟著我吃虧受罪。」

但好在如今已經苦盡甘來,兒女已經慢慢長大,勞累半生的王翠英,終於能夠歇一歇了。

今日話題:你對王翠英一家的遭遇怎麼看?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扎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討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