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現在我自己有了孩子,但是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的事情,那些快樂的事情已經幾乎忘記了,但是父母責問我時候的感覺,卻依然還留在心中。
當時因為什麼事情罵我,我是忘記了,但是媽媽罵我時候的神情,罵我的時候內心的那種難受的感覺,似乎還殘留在我的心裡,所以吼叫打罵孩子確實會傷害到孩子!
美國家庭暴力專家施特勞斯曾對32個國家,超過1.7萬的大學生做過調查,結果顯示經常被打罵等暴力壓制的孩子,認知水平極有可能低於同齡人!
現在很多家長都知道打孩子不好,打孩子不利於孩子的健康,但是還是會忍不住會吼自己的孩子。
每天晚上在小區裡面走,只要是家裡面有孩子的要輔導作業的,總是能聽到父母的吼叫聲,確實「不寫作業的時候母慈子孝,一寫作業真的是雞飛狗跳!」
忍不住吼孩子怎麼辦呢?交給家長4個話術,把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第1個話術:跟孩子共情
你可以想像一下,你辛辛苦苦做出來的PPT被領導罵做得像一坨狗屎一樣,領導眼中你的PPT確實做的不好,但是你已經拼盡全力加班加點地做了,你這時候內心是不是很委屈呢?
其實你在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你吼孩子,孩子的內心也是一樣的。
他自己也想快點把作業做完,他也想把作業做好,但是做不好還被罵,他內心裏面也是很委屈的。
媽媽吼完孩子之後可以跟孩子說,媽媽知道你也不想這樣,不希望被媽媽吼,這樣你真的是很委屈。
我當時跟我們家孩子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他當時眼淚就出來了,因為他覺得媽媽理解自己,當時他就哭了,哭完之後他的作業也寫得快多了。
第2個話術:撕掉標籤,學會外在歸因
學習寫作業確實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很辛苦的事情,你覺得累覺得辛苦是正常的,你不想寫也不是你的錯。
就像媽媽上班,上著上著也想偷懶一樣,你不想寫作業,不代表你是壞孩子,也不代表你沒有上進心。
一味學習其實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我們的大腦天生都是懶惰的。
這樣的一個話術,其實就是讓孩子體會到我並不是壞孩子,我不想學習也不是我有問題,這是正常的,這樣可以預防孩子乾脆破罐子破摔。
第3個話術:要學會激發孩子的意願
媽媽今天忍不住吼叫你並不是媽媽為了批評而批評,只是媽媽非常的擔心你,因為作業沒寫完,因為學習成績不好,到了學校會被老師批評。
而且你小的時候學習沒學好,長大之後會更辛苦,我們小的時候吃一點學習的苦,長大就可以更輕鬆一些。
人生短短几十年,你學習的時間也就那麼一二十年,在這一二十年你吃得了苦,以後你的苦就少一些。
你看那些坐在高樓大廈裡面,坐在辦公室裡面吹空調,也不用干太多的活,對著電腦,每個月還能領很多工資的人,他們大都是名牌大學畢業出來的,因為他們的腦子好用。
但是在烈日底下辛辛苦苦搬磚搞衛生的,大多數是小時候沒有學過什麼文化的,很難找到什麼更加好的工作,只能幹最累的活,拿最好最少的錢。
媽媽希望你現在學習苦一些,到長大之後沒那麼苦。
第4個話術:信任孩子
媽媽相信你是一個有上進心,特別希望把學習搞好的孩子,但現在你是覺得很無助對嗎?那媽媽跟你一起來制定一個管理學習的計劃好不好?
我們就按照這個計劃來進行,如果計劃上出現了問題我們再調整,這樣能夠讓我們一步一步地跟上學習,讓我們的辛苦寫作業,辛苦學習能夠有回報,這樣子好不好?
當媽媽說完這4句話之後,孩子他就開始反思,開始想著怎麼樣去解決這個問題。
當孩子願意解決問題的時候,家長就協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跟進孩子的學習計劃,才能讓孩子在學習中主動積極,才能讓孩子在碰到困難的時候,不會一下子就退縮,也不會讓孩子覺得學習太難了,我乾脆躺平,破罐子破摔。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吼叫孩子是希望孩子好,但殊不知,吼叫對孩子來說傷害是極大的。
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且要懂得萬一控制不了自己情緒的時候,要進行事後補救。
這樣才能避免孩子因為吼叫而傷害的大腦,甚至吼叫導致孩子失去信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