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歷史的車輪進入到戰國後期的時候,志在雄霸天下的秦國國力蒸蒸日上,秦王嬴政年輕有為、志向遠大、日理萬機,手下文臣武將英彥如林、齊聚一堂;與之相比的六國卻陸續進入國君新老交替、朝政不穩、國力衰弱、人才凋零的窘境之中。此時此刻,明眼人都看出秦國統一六國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
在古代,選美其實不是一件什麼新鮮事,歷朝歷代都有從民間挑選美女的習慣,春秋時期的西施和漢代的王昭君都是從民間海選上來的。
但這個趙王遷是第一個被如此記錄、貶損的君王。
問題是:一個國家的國君怎麼可能娶一個倡優女子?是他偷偷溜出王宮去「八大胡同」找的「頭牌」?還是手底下偷偷從「繡春樓」把「花魁」給送進來的?而且,最後還廢除嫡子,立倡優女子的庶齣兒子為接班人,難道當時的文武大臣都不管?還是當時的社會風氣就是如此開放呢?
我覺得那是因為趙王遷是亡國之君,又有「所謂的」品行惡劣,就「刨根問底」找原因,不敢在他爹身上找,那就只能在他媽身上找了。反正橫豎都是沒證據,那就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唄。
還有就是:你們發現了沒有?在秦國的史書中,黑得最狠、最不余遺力的就是趙國。
先是秦昭襄王親自出馬、丞相范雎搞反間計、偷偷用「戰神」白起換下「虎將」王齕,四個人聯手在長平群毆「紙上談兵」的年輕趙括。就像四個武林頂尖高手圍攻一個初出茅廬的軍二代劍客。當然,趙括是蠢、不禁打,可這四個武林頂尖高手的臉面又該往哪裡放呢?這次的趙王遷又是倡優之子,那肯定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嘍。
要照這麼說,秦始皇他媽當年還是邯鄲歌姬呢?又能比倡優女子強多少呢?
當然,最大的可能就是當年呂不韋帶著嬴異人逃回秦國,幼小的秦王嬴政跟他媽趙姬被留在趙國,受盡趙國人的侮辱、白眼和欺凌,所以,秦王嬴政最恨的就是趙國,他肯定下過批示:別的國家我不管,但趙國,一定要把它拉黑、搞臭。
公元前234年,當時的秦國第一名將桓齮(yǐ)率先出馬,領兵征伐趙國,他在平陽遇到了趙將扈輒(zhé)率領的軍隊,經過幾番衝殺,一舉殲滅趙國十萬人馬並陣斬了趙軍主帥扈輒。
敗報傳到邯鄲,趙王遷眉頭緊鎖、一籌莫展、來回踱步,周圍的大臣都看著他,噤若寒蟬、一言不發。
現在怎麼辦呢?誰能來解開這個難題呢?無論是調哪的兵,選哪的將,都必須要能戰勝秦軍。肉包子打狗的買賣可不能做啊,咱可沒多少家底了,現在誰能有這個力挽狂瀾、一戰定乾坤的本事呢?
焦躁不安、走來走去的趙王遷,忽然抬頭看見牆上掛著的當年匈奴單于逃跑時留下的牛角硬弓。
猛然間想起十年前,還是太子的他聽父王眉飛色舞地給他講過代郡太守李牧當初是怎麼收拾不可一世的匈奴的,還說他是國之干城,有什麼軍事方面的難題可以找他解決。
「李牧?對,就是他了!來人吶!李牧現在何處?在幹什麼?」
「回王上,代郡現在無戰事,郡守李牧每天都靠著牆根曬太陽呢。」
匈奴現在是跑遠了,可是手下將士的戰鬥熱情卻急劇高漲。
他們覺得上次打得不過癮,當時進入口袋陣的匈奴沒頭蒼蠅一樣騎著馬亂跑亂叫,他們也打得有些著急、忙亂,光顧著追著砍殺,結果陣型露出缺口,匈奴單于帶著少數人馬逃跑了,有些意猶未盡、美中不足。
經過認真總結、重新多兵種聯合演練之後,他們強烈要求再跟匈奴打一仗。李牧看見手下將士摩拳擦掌、鬥志如此高昂,心裡很高興,就同意想辦法再跟匈奴干一仗。
可問題是匈奴現在早就跑得無影無蹤,追不上也找不到,這可怎麼辦?
狼總是要吃肉的。李牧成竹在胸,準備故伎重演。
他讓老百姓大張旗鼓地在邊境上隨意放牧,牲畜趕得漫山遍野,只放很少的警戒部隊,大軍都躲在軍營里等著匈奴大軍的到來。
這時,一個斥候氣喘吁吁跑進來報告:趙國又在邊境上放牧了,這裡、那裡、到處都是,其中還有好多是咱們上次丟下的牲口,咱們是不是馬上出兵去連本帶利搶回來?
單于抓起酒杯就砸了過去:你快拉倒吧?你他媽吃一百個豆還不嫌猩啊?上次被打得還不夠磕磣啊?這他媽是牛羊嗎?這是閻王殿里的催命符知道不?你李牧還想設個套就騙我往裡鑽啊?姥姥!上次我不就是帶的人馬多點,可我們那是去趕牲口的,沒打算跟你干仗啊!可你呢?把我們騙進山谷里,好一通劈頭蓋臉玩命招呼還帶撒絕戶網,準備把我們趕盡殺絕是不是?你的心腸可真黑到姥姥家了。
我告訴你李牧,這一次,你別說是在邊境上放牧,你就是在我家門口放牧,我也不來,讓你再找個機會收拾我一頓。我算是想明白了,誘惑和陷阱不會同時出現在一個傻瓜的視線里。上次我就吃了這個虧,這一次,我不但不出來搶,我還要帶著我剩下的牛羊轉移,省得一不注意,被你追上來收拾,我這輩子都不想跟你玩了。傳令下去,全體都有,帶上所有輜重,向北方轉移。
李牧望著北方沒有一絲炊煙的狂野,耳邊響起「無敵是多麼寂寞」的背景音樂,嘆了一口氣,轉身離去,背影是那麼的孤獨、冷清。
得知戰友扈輒及十萬趙軍將士被秦軍所殺,李牧怒不可遏,馬上安排部署,留下少部分軍隊留守邊境,能集中的大部分精銳都跟隨他直奔宜安、肥下,馬不停蹄、日夜兼程,一直逼到秦將桓齮營前,安營紮寨。
李牧知道:自己遠道而來,將士非常疲憊。而且,自己所帶兵馬雖然精銳但是人數不多,秦軍剛取得大勝、正在勢頭上,不可硬來。先逼到跟前,固守營壘,消耗他一部分銳氣再說。
話說桓齮正準備進攻宜安,忽然一彪人馬趕到營前開始挖溝修牆、安營紮寨,頓時心裡直冒火:見過囂張的,那個剛被我滅掉的扈輒就是,那可是整整一個兵團的人馬啊;沒見過這麼囂張的,這是誰啊?你才有多少兵馬?竟然敢逼到我的門前下寨,他難道不知道大秦國第一名將在此?我看他真是「老鼠舔貓鼻子,活得不耐煩了」!老夫刀下不斬無名之鬼,去,打聽一下,看看是哪個不知死活的敢在老夫門前撒野?
得知對門是李牧時,桓齮不禁倒吸一口冷氣:難怪這麼豪橫、不把我放在眼裡啊!原來是十年前大破匈奴的代郡李牧啊!看來這次情況有點棘手,要小心應付,這種硬茬子,一不小心就會著了他的道兒,一世英名可別毀在他的手裡了?
那邊桓齮也沒閒著,對著沙盤犯嘀咕:李牧這傢伙到底是啥意思?現在我要是還攻打宜安,就好像伸手去拿桌子上的一盤菜,可是旁邊他拿著刀子盯著我,我也不敢攻城,把側翼和後背亮給他啊,這不是找死嗎?進攻他的營壘先打掉他?他的壕溝挖的那麼寬、那麼深,怎麼攻?總不能游過去攻打他吧?他現在不戰,就是想拖住我、消耗我,再尋找時機,很可能會想辦法切斷我的後勤補給線,讓我不戰自潰。
他媽的,他們趙國怎麼這麼愛打防禦戰啊?當年長平之戰廉頗就是築壘挖溝,硬是拖了我們秦軍三年多,差點把我們拖垮!這次又是玩這套!你李牧不在乎時間、拖得起,我可拖不起!
好!你不是喜歡待在我旁邊盯著我嗎?我現在人多勢眾,我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我也分出一部分兵力,既盯著宜安還盯著你,看你還敢不敢動?我就大搖大擺率領主力去圍攻肥下,我看你跟不跟?你要是不敢跟,等我拿下肥下以後,就回頭堵在你的後面,到時候我兩面夾擊,我看你怎麼破?
你要是跟出來,那就更好了,省得我玩「圍點打援」費功夫,咱們野戰決勝負、一戰定乾坤。我讓你見識見識我們秦軍野戰天下無敵的滋味。
所以,你跟與不跟,我都是贏家!
主意已定,分配兵力,親率主力大搖大擺地向肥下前進。
李牧說:敵眾我寡,現在桓齮分兵去攻打肥下,那好啊!我們現在攻擊對面的秦軍就是以眾擊寡了。跟強敵交手,就不能隨著他的心意打。他打他的,我打我的,彼此傷害,誰的罈罈罐罐多,誰的損失大,誰就會陷於被動。我們這次集中兵力,先打掉當前的秦軍,然後和秦軍野戰一決勝負。桓齮想攻下肥下?切!能走到那裡就不錯了。
夜半時分,趙軍突然從四面八方沖入秦軍營寨,打得猝不及防的秦軍潰不成軍,連滾帶爬向著主力部隊的方向趕去。
桓齮剛趕到肥下,正在部署。忽聽後方戰報,說老營被李牧給踹了,軍用物資都落入他的手中。勃然大怒,率領秦軍殺氣騰騰地向李牧撲去。
走到半道,看見李牧在前面擺開陣勢正等著他呢。
桓齮笑了:好啊,你李牧占起便宜沒夠是吧,我一不留神被你給占了點小便宜,你現在居然敢把部隊擋在我的面前,想玩野戰?好得很!老夫今天就成全你!讓你見識一下野戰無敵的秦國軍隊的厲害。
李牧令旗一揮,趙軍將士也開始對沖,兵對兵、將對將、刀槍並舉、殺作一團。
打著打著,桓齮發現情況有些不對勁了:不但前面的部隊攻不動,還一點一點往後退,兩邊側翼的部隊也開始騷動起來,也往中央擠過來。
登高一望,倒吸一口冷氣:前面的趙軍越戰越勇、驍勇無比,秦軍竟有些難以抵擋、開始後退;從兩翼撲過來的趙國騎兵更是勇不可擋、所向披靡,將秦軍向羊一樣往中央砍殺、驅趕。
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放棄抵抗、不再糾纏、迅速脫離戰場!什麼軍功、榮譽都是浮雲,黃金萬兩、不如賤命一條。還是保命要緊!
主意已定,桓齮撥馬就往秦國跑,手下將士回頭一看,呦!主帥自己先撩了,那還打個什麼勁啊?立馬呼啦啦跟在後面你追我趕、緊追不捨。
到底是秦國第一名將,別說是趙國將士攔不住,就是他自己的部下也都被遠遠地拋在後面。
回到秦國見秦王,秦王嬴政大怒,一頓拳打腳踢之後,發誓跟趙國沒完,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來。命令重新集結兵馬、要立馬還以顏色。
此戰李牧大破秦國第一名將桓齮,趙王將他封為武安君,就是戰神白起當年的榮譽稱號。
李牧的這場戰鬥是勝利結束了。
第二年公元前233年,李牧原來的手下敗將桓齮再次進攻趙國,奪取了宜安、平陽、武城。
看到沒有?現在的秦國國勢之強盛已經不是一場勝利、一次戰役就能阻擋的了。
這種情形就像「二戰」時期德軍與美軍的西線戰場。
有一次,德國空軍襲擊了美軍的一個軍用機場,摧毀了機場上的三百多架戰機。可是,不過三天時間,當德國飛行員再次從機場上空飛過時,驚訝地發現,機場上居然又擺放了四百多架更新式的飛機。
這時,德國人就明白,這仗再打下去已經沒有意義了。
就是說,秦國消滅趙國並不會因為有李牧的這次大勝仗就被徹底改變,只是會變得困難一些。
不過對趙國來說,能拖延一段時間也總是好的。趙國之所以讓秦國打得如此費勁、如此險象環生、很難一口吞掉、還崩掉了幾顆牙。
就是因為:趙國有李牧,李牧---是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