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即失業?大學畢業生自救指南里為什麼沒有藍領?

2023-09-26     四川職教

原標題:畢業即失業?大學畢業生自救指南里為什麼沒有藍領?

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說法由來已久。找工作越來越難成為了逐漸普遍的共識。

今年,又有1158萬大學生畢業,比2022年的畢業生還要多82萬

而近年來,因為網際網路紅利期過去、全球疫情的影響、國家對教育培訓機構行業亂象的打擊,我國經歷幾次「裁員潮」應屆生一批又一批產生,我國的就業形勢依舊緊張。

圖來自數據GO

「大學生遍地都是」,我們經常看到本科生送外賣、研究生掃地之類的新聞。

今年一所一本院校的招聘會上,甚至還有不少餐飲公司、酒店去招聘服務員、前台、涼菜師傅、洗碗工的崗位出現,薪資最低的僅2000元。這無疑給准畢業生們一記情感重擊,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圖來自網絡

我國就業人數、技能水平與就業環境的不對等,正是目前大學畢業生就業面臨的尷尬場面。

市場坑位不能滿足如此大體量的畢業生,這是其一。大學生的能力與崗位需求的不對等這是其二。

在我國,技能人才與學術人才的培養並不算分明,而許多普通本科的教育就在其中的模糊地帶。大部分從普通本科畢業的應屆生,既沒有紮實的學術素養,也沒有相應的技能技術,反而陷入就業的困惑之中。

再者,有一些的專業的設置與實際工作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專業性強的領域,如生物科技、人工智慧等,可能在短期內無法提供足夠的崗位滿足畢業生需求。

前段時間,張雪峰在直播間勸阻考生報考新聞專業引發了熱議。作為考研界的「網紅」老師,張雪峰的直播間永遠以亢奮、斬釘截鐵的風格直擊網友的痛點。

「新聞專業無用。」

「普通家庭的孩子別學醫。」

「不要學金融。女生尤其不要學。」

大家諮詢報什麼專業、學校是為了什麼?答案無一例外是更好就業。

在張雪峰的直播間,涌動著對就業的焦慮。

然而,成熟的導師或許會用自己的經驗指出一條「寬路」,但路的盡頭是否有每個人需要的終點呢?

在張雪峰的直播間,考公就是宇宙盡頭。當然,在這個變化迅速的時代之下,有一個「鐵飯碗」能給予普通個體極大的安全感。如果沒有編制,有學歷也是極好的。於是,考研又幾乎變成了第二次高考。人數一年比一年暴增,而熱情一年比一年高漲。

雖然盲目地參與並不可取,但考公考研又未嘗不是在這個就業形勢嚴峻的大環境下的「自救」

但有些自救並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日前,「211文科男碩士吐槽招聘會均薪5500」登上熱搜。儘管有許多人吐槽他「眼高手低」,但也有更多的同齡人在支持他,「碩士5500確實低啊,他說錯什麼了嘛」,「關鍵字,上海,211碩士,5500工資難道不低麼………不該吐槽麼」。

實際上,許多藍領工種的工資超過了一抓一大把的白領。育兒嫂、鐘點工、裝修工人、重型卡車司機、車企高級技工,這些工種的收入都動輒上萬。

只是,因為中國社會有普遍的「坐辦公室的收入一定要高於藍領工種」的共識,年輕人們想了很多種自救方法,卻唯獨沒有想過「藍領」。正如網友們所說的「學歷是我脫不下的長衫,也是我下不來的高台」。

但當越來越多的人考研,而社會能提供的高薪白領職位仍然還是那麼多,研究生畢業後可能仍然面對「5500元薪水太低」的貶值。而正因為中國有超出國外的「藍領歧視」,求職的人群減少,市場規律反而會導致藍領工作收入更高

藍領工種相對於白領工種收入的更快增長,正是市場自發的「反內卷」行為。

一份工作掙多少錢,是由稀缺度、真實貢獻、市場需求決定的,這和上多少年學,花了多少學費,和工作掙多少錢沒有直接的聯繫。

而以目前市場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稀缺程度來說,學一門紮實的技術,找一份門檻高的藍領工作,收入可能比一些211大學畢業生還要高。

或許,相比編制,不論是藍領還是在企業做白領、創業都稍顯遜色。

編制真的很香,但數量有限。

那麼在有限的資源里,在無數「上岸」的吶喊里,藍領為什麼不能成為高薪的彼岸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39ca5be08b610b63252751aa51b8e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