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還得是她出山!

2023-11-19   視覺志

原標題:豆瓣8.9,還得是她出山!

有個段子很火,每過一陣都要被各種翻拍:

「沒坐過飛機、沒喝過星巴克、沒吃過海底撈,給X零後的丟臉了。」

難道沒喝過星巴克、沒坐過飛機,真的很土、很low嗎?

圖源:網絡 下同

華東師大教授劉擎,曾提到過這樣一組數據:

超過10億的中國人沒坐過飛機,90%以上的中國人沒喝過星巴克。

所以,當一個女孩對著鏡頭問出:

「天上是不是有飛機的路?」

她周圍的人都震驚了,大家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回答。

圖源:紀錄片《再會長江》下同

不相信飛機能坐得下400個人,不相信4個小時就能飛到上海,更不相信上海的高樓大廈能有100多層高……

這就是生活在「人間天堂」香格里拉的藏族女孩茨姆,她眼中的世界。

她沒坐過飛機,更不知道星巴克是何物。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的納帕海自然保護區,擁有全縣最大的草原。

青龍潭、納曲河、旺曲河水流過草原,注入了納帕海。

2011年,給NHK拍攝紀錄片《長江天地大紀行》的日本導演竹內亮,將鏡頭穿過香格里拉納帕海景區的小門——

濕地綠油油的沼澤草甸,盡收眼底。

緊接著,門後一個眼神怯生生、懷裡抱著小羊羔的藏族女孩,和攝影師彼此都嚇了一跳。

圖源:紀錄片《長江天地大紀行》

她就是沒坐過飛機、沒喝過星巴克的茨姆——

17歲的她,工作是在這裡和遊客拍照,5元一張。

在這片草原上,她獨自做著合照生意,這一因為旅遊而生的工種,已經在當地算得上足夠「前衛」。

儘管總與外來的遊客打交道,可茨姆去過最遠的地方,只是十幾公里外的鎮子。

和懷裡抱著的小羊羔一樣,茨姆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

原本她也上過學,可當家中唯一給自己交學費的爺爺去世後,茨姆只能被迫輟學。

而做拍照的遊客生意,她也因為不夠外向、不會招攬生意,經常落個空。

圖源:《再會長江》

茨姆的命運,似乎可以一眼望到頭——

她和隔壁村子從來沒有見過面的男子訂了婚,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這麼年輕,就要嫁給一個完全不認識的人,節目組聽後非常吃驚。

他們問茨姆,有沒有什麼夢想?

茨姆有些意外,她靦腆地笑著,說自己沒有夢想,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圖源:《長江天地大紀行》

發現茨姆對外面的世界如此好奇,節目組看出了茨姆心底的那份渴望。

他們又試探性地問茨姆:

「你喜歡香格里拉嗎?想不想跟我們去上海看看?」

茨姆毫不猶豫地說,她喜歡自己的家鄉,同時比起拉薩更想去上海。

但去上海,對此時的她來說,是個非常需要勇氣的決定——

她馬上要嫁人,更無法判斷節目組是不是壞人。

可是能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對她來說又太有吸引力了,茨姆決定回家去問問家人的意見。

圖源:《再會長江》

果然,拒絕的聲音此起彼伏——

茨姆叔叔尤為反對。

在當地,女性們常常不被允許「見世面」,比如茨姆的奶奶、母親、嬸嬸,只會藏語方言,連普通話都不怎麼會說。

圖源:《長江天地大紀行》 下同

當地女性在家裡承擔的,更多都是家務勞動。

比如為了招待節目組的客人,茨姆拿出了家裡的肉。

可肉這時還是凍著的,男主持人冬冬上前,想要幫茨姆切肉。

當刀剁下去的那一刻,冬冬有些尷尬地愣住了——

絲毫切不動。

茨姆笑著說冬冬讓開,她使足了勁兒,三兩下就將肉切好了。

可就是這樣渾身充滿力量感的藏族女孩,卻在得知自己不能去上海後,眼眶濕潤了起來。

因為她知道,此生或許唯一一次能接觸到外部世界的機會,就此泡了湯。

除了失望,她什麼也做不了。

大城市裡,格格不入的藏族女孩

可事情很快,就有了轉機。

當節目組離開香格里拉、回到上海後,他們收到了一個意外的消息:

茨姆的媽媽堅持要節目組,帶茨姆去上海看看外面的世界。

沒想到,那個在鏡頭前沒說過幾句話的女性,會選擇站出來,替自己的女兒爭取這次難得的機會。

圖源:《再會長江》下同

茨姆一家,如約坐上飛機來到了上海。

大世界的繁華令他們應接不暇——

茨姆穿著藏服,站在擁擠而忙碌的人群中,顯得非常格格不入。

入住酒店後,她看到床上鋪著的被子不知所措,以為酒店沒有提供被子。

走進衛生間,她更是若有所思。

因為在香格里拉當地,人們家裡是沒有衛生間的,在來到上海之前她完全無法想像這一切。

黃浦江畔林立的高樓大廈,更是讓她實實在在感知到了更多曾經無法想像的場景——

大樓原來真的可以建到100多層。

她更驚訝於,黃浦江上的輪船怎麼可以那麼大。

她會小心翼翼地避開,透明玻璃構成的地板,站在她覺得結實的鋼鐵橫樑上。

她一直不停地讚嘆,這裡的夜景怎麼可以這麼漂亮。

外灘絢麗的霓虹燈映照著茨姆的臉龐,一時間分不清她眼裡倒映著的,到底是眼淚還是燈光。

從緊張到驚喜,節目組的鏡頭捕捉了茨姆的全部表情變化。

他們的擔心同時也達到了頂峰——

對於要不要邀請茨姆來上海,節目組內部也產生過分歧。

幫助她見世面的同時,上海的繁華勢必會給茨姆帶來很大的衝擊。

短暫的出行過後,她還是要回到家鄉的。此後的人生中,她會如何處理這段人生經驗,會不會從此對習以為常的生活難以適應?

別說節目組,我們此前看到過很多這樣的例子:

當山區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生活進行一段時間的對調。

知道要回到曾經的生活時,山區孩子痛哭的樣子令人心痛,他們不願意離開這個快樂似天堂的地方,不願意再回去「受苦」。

等節目組收到茨姆的來信後,大家的心才放了下來。

曾經沒有夢想的茨姆,忽然說起了自己的故事:

四年級因為爺爺去世輟學,小茨姆也曾想好好讀書,去大城市讀大學、當音樂家。

現在長大後的茨姆,在上海見過了世面後,有了新的夢想——

她想要在自己熱愛的家鄉香格里拉,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小小民宿。

一個曾屈服於生活的人,有了改變生活的勇氣與目標。

重回香格里拉,茨姆變了

茨姆的故事,終於在今年迎來了後續。

10年後,導演竹內亮帶著團隊再次尋訪曾經採訪過的那些人,茨姆是其中他們最關心的一位。

隨著紀錄片《再會長江》的鏡頭,節目組再次來到了香格里拉,但他們有些「迷路」——

憑藉記憶來到當年的路,節目組卻怎麼也找不到茨姆的家。

問了幾位路人後,他們發現原來找的沒錯,只是茨姆家變化太大了:

曾經矮矮的小房子,變成了一間酒店。

原來茨姆,真的如約實現了她的夢想!

上為過去茨姆的家 下為如今的酒店

節目組走進酒店裡,見到了如今的茨姆。

她還是當年的模樣,可談吐舉止卻大不相同——

她能從容地面對鏡頭,侃侃而談地介紹著這座酒店建成的過程,和自己的設計理念。

笑容始終掛在嘴上,絲毫不會緊張和尷尬。

酒店內部,更是超越了節目組的想像。

「好大」「這麼大啊」……

像曾經站在上海外灘的茨姆,不斷發出的感嘆一般。

只是這次,驚訝的主人公換成了節目組。

最大的一間套房,可以在房間裡看見納帕海。

原木的桌椅、沙發、床鋪,看起來非常MUJI風,像是大城市裡酒店會有的模樣。

沒想到,這個普通藏族女孩,靠著去上海見過世面後,就此改變了自己曾可以一眼望到頭的人生。

當節目組在酒店參觀時,茨姆的媽媽也聞訊而來——

大家同時都淚目了。

茨姆的媽媽反覆說著,自己這一生最快樂的時光就是被節目組邀請去上海的時候。

這曾是她做夢也不敢想的事情。

對於茨姆一家來說,一次上海之行讓他們得到了徹底的改變。

茨姆從沒有夢想的女孩,變成了想要更有設計感民宿的酒店老闆。

這個家庭的觀念也徹底變了——

曾經17歲就因為父母包定、和沒見過面男子結婚的茨姆,如今她的妹妹已經在讀大學了。

茨姆的妹妹,可以說出「30歲前不想結婚」。

茨姆的媽媽更是尊重女兒的想法,說出了「她40歲結婚都沒有關係」。

茨姆的叔叔,也向節目組和茨姆道歉,說現在哪怕將茨姆帶出國都不會再阻攔……

如果不是當初和節目組的那次相遇,或許茨姆此生都不會去上海,更不會去開一間自己的酒店。

她去過、見過,知道了酒店是要帶衛生間的,知道了滿足客人需要的好酒店是什麼樣子,知道了自己也可以在家鄉為外來的人提供一樣的服務。

茨姆一家的故事,也蘊藏著香格里拉10多年來的變化。

這裡的生活,和幾百、幾千公里外的生活,已經逐漸趨同。社會在發展、進步,生活方式也在不斷變化。

有越來越多城市裡的遊客,來到香格里拉、來到納帕海旅行,來到茨姆開著的這間民宿。

這一切,一定不只是去上海「見世面」的功勞。但去上海,一定是一切開始的原點。

這就是許許多多如張桂梅般的人,為什麼要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山區、鄉村的孩子們。

他們見過世面,就要幫助更多人出去見見世面。

這也是許許多多茨姆們,能夠藉此改變人生的故事。

沒喝過星巴克、沒坐過飛機,從來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是否願意勇敢地邁出那一步——

去見識更大的世界,去改變自己和更多人的人生。

當有更多人坐著飛機、乘著高鐵,跨過山河大海,穿過人山人海。

或許,就多了一個如茨姆般的孩子,多了人生夢想和改變世界的勇氣。

如蔣勛先生所說,「人在一個環境太久了,容易變得僵化與麻木。生命力會慢慢消失,所以需要出去走走。」

點個在看,給茨姆和如茨姆般普通的你我,永遠不要麻木,不要慢慢地失去生命力,不要失去好奇與嘗試一切的勇氣。

19 / Nov / 2023

監製:視覺志

編輯:Haruka

微博:視覺志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來微博找小視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