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揭秘美國愛滋藥企「損人利己」的賺錢方式!

2023-09-15   紅楓灣

原標題:《紐約時報》:揭秘美國愛滋藥企「損人利己」的賺錢方式!

紅楓灣APP:為了壟斷利潤,愛滋藥企吉利德可能推遲了新藥研發,而美國的專利制度成為了他們實現這一目標的法律工具。

2004年,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決定停止研發一種新型愛滋藥物。吉利德當時的公開的解釋是:它與現有的療法沒什麼不同,不值得進一步開發。

但其實停止研發另有原因,在針對該公司的訴訟中,大量內部文件顯示,雖然高管們認為這種新藥對感染者更安全,即對腎臟和骨骼的毒性可能會更小,但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吉利德制定了一項推遲新藥上市的計劃

吉利德是全球大型製藥商之一,它的這種計劃可能用了一種常見的行業「規則」:即利用美國專利制度來保護自己對暢銷藥物利潤的壟斷。舊療法(TDF)在2017年失去專利保護,其他競爭對手將會推出更便宜的仿製藥。

吉利德如果按時推出新藥那麼新藥可能會與受專利保護的TDF競爭,減少其市場份額和利潤。但如果吉利德在TDF專利臨近到期時推出新藥,公司不但可以在廉價仿製藥進入市場前,將患者轉移到新藥上,而且還能大幅延長其至少一種愛滋藥物的專利保護期,也就能繼續以較高價格銷售這種藥物,並最大程度地保護其利潤。

吉利德最終在2015年推出了新藥TAF,當時吉利德表示新藥是替諾福韋更友善更溫和的版本」。在獲得監管部門批准後,吉利德開始了一場針對醫生的營銷活動,宣傳其新藥對腎臟和骨骼更安全。

但是,如果吉利德在2004年沒有暫停研發那麼TAF可能2005年就上市了。由於TAF在2015才年推出,其專利保護期至少延長到2031年。這表示吉利德可以在專利保護期內高價銷售TAF,而其他公司無法生產相同的仿製藥。

吉利德的這種做法在製藥行業很常見以至於有一個專有名字產品跳躍,即製藥公司度過了對一種藥物的壟斷期,然後,在仿製藥競爭出現前不久,把病人轉到一種最近獲得專利的藥物上,以延長壟斷期。現在,約2.6萬服用TDF的感染者表示TAF推遲上市讓他們出現了腎臟和骨骼問題,並引發了集體訴訟。

然而吉利德的律師否認該公司用停止研發的方式來增加利潤。「這些指控毫無根據,如果吉利德在2008年發布TAF,公司收入將在六年內增加10億美元。如果吉利德真像原告說的那樣僅僅是為了利潤那麼合乎邏輯的決定應該是加快新藥研發,」吉利德首席律師Deborah Telma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吉利德的研發決策一直是,未來也將繼續是為使用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藥物。」

對於吉利德的案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製藥專利法專家Christopher Morten做出了總結:「實際上,是美國的專利制度導致企業減緩創新,它讓吉利德推遲了新藥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