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發行湘潭市分行:引政策性金融「活水」 潤澤蓮鄉大地
楚璇 趙雅琴
「支農為國,立行為民」,農發行湘潭市分行始終牢記這一使命,堅守職能定位,充分彰顯「服務鄉村振興的銀行」品牌形象,聚焦農村最突出、農民最關心、農業最薄弱的關鍵環節和重點問題,以「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擔當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家國情懷,在服務國家戰略、「三農」主業、鄉村振興等方面出實招,繪就了政策性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精彩畫卷,今年來累計投放各類貸款50.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91.14億元。
農發行湘潭市分行投放12億元貸款支持省級重點項目湘潭九華中心醫院建設。
端牢百姓「飯碗」,全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每到金秋時節,成熟的稻穗孕育著收穫與希望串串飽滿的金黃稻穗壓彎了枝頭。田野間自動化收割機正轟隆隆作響稻穀飄香引得市民駐足打卡拍照。
「今年稻穀又是大豐收多虧了農發行的貸款支持為我們解決了融資難題讓糧食收購更有保障。」湘潭某糧食企業負責人高興地說道。
倉廩實,天下安。為助力百姓端牢「飯碗」,農發行湘潭市分行堅決扛穩服務糧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把支持政策性收儲和市場化收購業務作為糧油信貸業務的重點,今年來累放貸款8.5億元,幫助糧農們顆粒歸倉,裝滿錢袋子,過上好日子真正做到強農富民,持續擦亮「糧食銀行」品牌。
「人勤地不懶,糧食堆滿院」。然而近年來,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加上種地成本連年攀升,農民種糧收益空間不斷壓縮,土地撂荒現象頻出,生產積極性大為降低。
為保證土地集中連片,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促進當地農業生產力發展,該行積極落實「藏糧於地」戰略,緊緊圍繞「農地」做文章,立足當地資源稟賦,認真研究相關政策,創新採取「農地+」的信貸支持模式,全力支持高標準農田及優質水稻基地建設,確保糧食產得出、供得上、供得優,累計投放貸款10.9億元,建設高標準農田及優質水稻基地4萬餘畝,在農村土地規模經營與產業結合上走出了一條新路。
從安家到安心,農業政策性金融「活水」精準滴灌
從殘破舊屋危房到寬敞明亮新房,從背井離鄉掙錢養家餬口到家門口安居樂業......農業政策性金融活水浸潤之處鄉村振興底色愈發明亮。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輝煌篇章仍在續寫,鄉村振興的嶄新藍圖已經鋪開,靶心不移、腳步不停。那麼,如何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如何讓老百姓的生活越過越紅火?
作為全市唯一的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農發行湘潭市分行主動答題,綜合運用產業幫扶、消費幫扶、就業幫扶等多種形式,同時續強化易地搬遷後續幫扶,累計發放有效銜接幫扶貸款12.47億元,全力助力老百姓「搬得出、穩得住、能就業、有保障」。
據悉,該行精準幫扶貸款投放額、貸款餘額及凈增額均居全市金融同業首位,被評為2023年省級「萬企興萬村」行動先進典型金融機構。
心念「致富經」,助力修通農村小康路
「要想富、先修路。」農村公路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為解決縣域內因道路不平整,沒有路燈,村民晚上回家常常是深一腳淺一腳摸黑兒走路,特別是晴天行走時滿身塵土,下雨時路面積水難以行走,出行極不方便等問題。該行加強與政府部門及企業溝通,主動上門營銷對接,成功獲批3.3億元支持縣域農村公路建設,助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現政府關注項目、重點工程與政策性信貸資金有效連結。
精準發力,打通保供保暢「最後一公里」
依託地方優勢特色產業,大力支持農業產業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品牌強農「湘潭樣板」,先後支持聚寶金昊、東信棉紡、帥牌麵粉、湘蓮、金富茶油等知名本土品牌發展壯大。
為完善「農產品進城」和「消費品下鄉」雙向通道,該行聚焦加快農業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在長株潭公路港物流園項目流基地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農產品倉儲冷鏈物流配送和設施建設支持力度,著力提升區域物流的整體專業化水平,滿足區內農產品冷鏈消費需求,促進農業產業和農產品消費「雙升級」。今年來,該行累計發放農村流通體系建設貸款1.1億元。
聚焦生態修復,著力「貸」動綠色發展
傍晚時分的竹埠港排污口前,江水清澈,魚兒歡騰。三五成群釣友,一人一桿一鉤,在江邊悠閒垂釣。走進湘鄉東山湖,往日因為采砂而面目全非的河床煥然一新,綠草如茵,風景如畫;各類蔬菜種植基地、特色果林,四季瓜果滿園。這是湘潭市分行支持長江大保護戰略、為當地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增添活力的圖景。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該行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做足「生態+」文章,全力呵護生態「顏值」。在該行信貸資金的支持下,湘江流域水環境得到極大改善,不僅有效解決現有環境污染問題,使湘江幹流水質穩定提升,同時極大推動了地區高效益觀光農業生態旅遊發展,讓當地百姓依靠優美生態、山水美景掙到了更多票子、過上了更好的日子,走出了一條既有「含綠量」又有「含金量」的新路子。
據統計,今年來,該行累放長江大保護貸款21.33億元,以更多元、更貼心的融資融智服務讓湘江流域生態高顏值與業務發展高質量協同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