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倒西歪」的書法,竟被奉為「國寶」,隨便一幅能賣9000萬

2023-09-15   書法網

原標題:這些「東倒西歪」的書法,竟被奉為「國寶」,隨便一幅能賣9000萬

這些「東倒西歪」的書法,竟被奉為「國寶」,隨便一幅能賣9000萬

學習書法最擔心的事兒應該就是「丑」,雖然人的審美觀念有所不同,但都大體相似,對於王羲之、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的書法,想必每一個人看到後都會誇讚優美生動,因為他們在創作自我風格之初,就迎合了時代的審美特色,奠定了基調跟藝術氣韻,但也並不是所有的書家都願意跟隨時代一起行走。

例如在元代就有一位「荒誕之人」,他曾用歌姬的鞋子喝酒,被世人詬罵帶壞徐渭,此人就是楊維楨,他原本32歲參加科考成為進士,33歲被委任天台縣尹,終於在官場有了一點立足之地,但是之後他發現朝中局勢暗流涌動,與他的正直忠厚品行有所不符,對王公貴族冷眼相待

沒有諂媚討好之舉,不受貴人的喜愛,所以他在為官期間一直沒有受到重用,在性格上也因為「反叛」官場的壓迫,而逐漸變的怪異荒誕,不再延續前人的典雅秀逸之美,用筆狂放不羈,無拘無束,好像一匹脫韁的野馬,被世人評價道:「點畫狼藉,有亂世風」

不過其字與當代譁眾取寵的「丑怪亂書」有所不同,楊維楨的書法雖然展現著狂狷不羈之姿,但對傳統的晉唐之法沒有摒棄,在深厚的草法根基上進行變更,行筆過程中,將中、側鋒搭配著使用,這樣寫出來的字既含有飽滿妍麗之美,還有鋒芒強勁之勢,盡顯爽利跳宕之感。

它們二者隨著搭配傾向的變化,讓其字展現出不同的神采,例如楊維楨的代表作《竹西草堂題卷》在側鋒的使用上就偏多,並且他跟前人不同的是,晉唐學者對於側鋒的使用通常會搭配著中鋒,作為中鋒的輔助之筆,但是楊維楨在書寫時大多直接擯棄了中鋒,單以側鋒或者偏鋒進行書寫。

讓點畫展現出強烈的動態跟氣勢,即便加強提按頓挫,也不會讓字體變的動盪顫抖,依然「穩若泰山」,展現出駿馬飛馳的豪爽之氣,個性特點十分突出,因此吳升曾在《大觀錄》中評價其字曰:「酒酣以往,筆墨橫飛,鉛粉狼藉。賓客翩躚起舞,人以為神仙中人。行草書雖未盡合古,然剛毅之氣可掬。」

除了筆法的運用,在墨色上,他對枯澀之筆的使用也拿捏到位,大多隨著情緒的過渡,自然的從濃潤變為乾澀,盡顯節奏韻律,有著蒼古之美,其實受到書壇「二王」書法的千年影響,能接受這種激烈書風的人不多,還有人說當初一直以妍美典雅之風為宗的徐渭,就是被楊維楨這「不倫不類」的書法帶壞了。

這麼說確實過分,畢竟其字的意境、氣韻十分濃烈,有著深厚的藝術高度,而且這些「東倒西歪」的書法,也是一部分個性書法家的「心頭好」,甚至他有一幅抄寫的絕句,都被上海博物館奉為「國寶」,他74歲隨便寫的《壺月軒記》,都在2021年的北京保利春拍上,達成9027的成交價,由此可見楊維楨的草書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您對楊維楨的書法有何見解,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