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要想駕馭光線,我總會問自己這3個問題

2019-10-08   攝影筆記


每次我帶著相機外出時,心中都會充滿希望。

我希望能發現某個被攝主體,它能給我啟迪,激勵我拍攝一張 照片。但是這並不僅僅是一張普通照片—它融合了我的拍攝技術和獨特的觀看之道。

然而,雖然將相機舉到眼前並按下快門的動作非常簡單,但是要獲得能滿足我創作慾望的照片經常充滿了挑戰。

我渴望拍攝的照片能表達我的所見所感,我渴望與觀眾交流我 發現獨特而美麗的事物時的奇妙感受。在那一瞬間,我渴望用照片 來分享我眼中的世界。

當我還是個攝影菜鳥時,我時常感覺到與這個目標之間距離遙遠。即使我投 資了更多的設備,也對其越來越精通,但要穩定拍攝出「偉大」照片的能力依然 無法提高。

當然,我偶爾也能拍到這樣的好照片,但是這些瞬間似乎更多地歸功 於運氣而不是任何才能或者技術。

雖然我熱愛攝影,但是我必須承認,很多時候,當我外出拍攝歸來,我會因 為無力定格我的所見與所感,而備感沮喪。

我只是簡單地舉起相機,對準人物、場所或者事物,然後用膠片或者數碼 相機「記錄」下這些。照片似乎與那些吸引我注意力的物體一模一樣,但是那裡應該還缺少些其他的—缺少我拍攝照片時的感受,特別是我所體會的激 情。

照片可能精確再現了我所見到的一切,但是它並未精確再現我所感受到的 一切。

那麼區別在哪裡?是什麼最終使得我能穩定而持續地創作出我所追求的那種 影像呢?

答案很簡單:我開始注意到光線的變化。

01、領悟光線

我覺得要解釋觀看之道如何改變了我的工作方式,最好的方法是通過照片。 這張人形模特孤獨地站在鬧市街邊的照片是很好的例子,它解釋了對光線的覺醒 如何引導我創作了這張我最喜歡的照片。

這是一個清晨,在洛杉磯市中心的百老匯大街,這是我最喜歡的攝影地之 一。當時我正在大街的西側向南走。我選擇那個方向是因為清晨的太陽照在大街 的西側,而東側則位於陰影下。

雖然還未遇到中意的拍攝主題,我知道我需要的 正是這溫暖、直射的晨曦。正因為關注光線的變化情況,一旦發現被攝主體,我可以馬上知道該如何善用這光線。

我來到一個十字路口,正打算穿過馬路時,偶然向右看去,看到了人行 道上這個孤獨的人形模特。陽光從東側穿過高樓之間的空隙,就像照在人物身上的聚光燈那樣灑落下來,我馬上意識到機會來了。我快步走下人行道, 站在馬路邊,仔細構圖。我不停地拍攝,仔細地調整構圖和曝光。

人們匆匆走過,最多把人形模特看作路上的一個障礙物,但是我看到了一些 不同的東西:我看到了光線的方向如何展現了裙裝的色彩和紋理。

我捕捉到的是 禮服上豐富的細節與周邊平淡背景間的對比:街道和背後房屋顏色暗淡,缺乏亮 點。我拍攝時感到了一陣陣激動,因為我知道我發現並捕捉到了精彩的東西。

如果我沒有留意光線,這張照片就不會存在。就像那天清晨很多其他人那 樣,我可能只是把這個人形模特當作街上一個普通的物體,一個需要繞過的障 礙,而不是值得欣賞的東西,更別說拍攝照片了。

每一次我做演示或者主持講習班,把這張照片展示在螢幕上時,我能聽到 觀眾的反應。我知道如果我們一起走在街上,大多數人不會對這個人形模特產 生這樣的反應。

他們不會像我那樣觀看它,因為他們沒有觀察光線。但是通過 我的照片,他們可以用與那個時刻的我同樣的方式觀看光線、人形模特、街道 以及這個世界。通過這張照片,我能夠牽著他們的手說:「這就是我觀看世界的 方式。」

所以,在我舉起相機之前,我已經看到了我的照片,因為我能注意到光線。 我能認識我的被攝主體,因為我能認識光線的特性,以及它所具備的改變周圍世 界的潛力。

問自己三個簡單問題

這種觀看方法的基礎,是問你自己三個簡單的問題。

  • 光線來自哪裡?
  • 光線有什麼特性?
  • 光的強度如何?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非常重要,因為它們不僅能指導你關注光線如何影響你的 被攝主體,而且能指導你如何調整相機的控制和功能,以拍攝一張成功的照片。 但是這一切都需要從對光線的感悟開始。

接下來,我會詳細解釋這三個問題。

光線來自哪裡?

留意光線來自哪裡—包括它的來源和方向—能提示你如何設置相機以獲 得最佳的曝光,也能指導你如何相對這個光線放置你的被攝主體或相機。

一旦你 開始觀察光線來自哪裡,你就開始訓練你的眼睛,分析有多少種不同種類的光 線,以及光線接觸到不同的物體後會如何變化(比如,它如何從一大面白牆上 反射)。

光線有什麼特性?

當你知道了光線從哪裡來,就可以開始分析它的物理特性。如果光線來自中 午直射的太陽,你會在被攝主體和畫面中其他元素的另一側看到它產生的刺眼且 深暗的影子。

如果是一個多雲天,同一個太陽被雲層濾過,光線就會變得更加散 漫,所以影子會比較柔和,明暗之間的反差也會減弱。如果光源是一支蠟燭,那 麼光線不僅會比較柔和,而且色彩上會非常溫暖—與相機內置閃光燈產生的硬 朗光線會有明顯不同。

光的強度如何?

這個問題很關鍵,因為它決定了你是否能夠拍攝一張曝光良好、清晰銳利的 照片。在明亮的白天,你擁有充足的光線,這意味著在考慮可供使用的快門速 度、光圈和 ISO 感光度的組合時,你有很寬的選擇餘地。

而在低照度的環境里(比 如黃昏),選擇的餘地大受限制,你必須尋求折中—比如,使用低速快門,從 而犧牲清晰度;或者使用大光圈,從而犧牲景深範圍。

讓光線引導你

這個例子裡有個常見的攝影主體—花。我被這朵花吸引,覺得它是個不錯 的拍攝主體。我可以用構圖來強調這朵花的形狀和色彩,拍攝幾張照片,然後離 開。雖然這樣也能拍到不錯的照片,但是它並不能表現出在第一時間讓我產生拍 攝慾望的那些特性。

所以,我停頓了一會兒,看了看光線是怎樣的,從我的視角來考慮這朵花看 起來有些什麼不同。當光線從正面照射花朵時,影像是一種效果。

但是當我調整 相機的位置,讓光線從背後照射花朵時,我的取景器里突然出現了一個完全不同 的畫面。吸引我的色彩和紋理完全展現在眼前。我靠得更近一些來強調這些令我 激動的細節,而光線也讓我得以強調這些細節。

拍攝的結果就是這張表達了我對 這朵花的個人感受的照片。這是我對光線的認識以及運用的直接結果。

Canon 20D | ISO 800 | f/3.5 @ 1/5000s

我拍攝這張花朵照片,希望表現的是光線照射在花瓣上產生的那種躍動色彩。

這些照片以及本書中更多的照片,拍攝的都不僅僅是主體本身,同時也是 那些光線。

照片里可以是人物、風光、輪胎或者門窗,但是我拍攝所有這些照片的目的並不僅僅是這些紙面上的元素。我更想表達的,是驅使我拍攝的那種激情。

雖然第一張照片相當好,但是我依然想像著,如果讓光線進入鏡頭之前,先透過這些花 瓣,會有些什麼樣的不同效果呢?嘗試的結果是同一朵花截然不同的影像。

記住:你拍攝的第一張照片並不是你能夠拍攝的唯一一張。花點時 間,靜下心來,細細觀察光線與你的被攝主體之間的交流。讓光線來引導你。

本文節選自《駕馭光線讓現場光成就你的攝影佳作 典藏版》,了解詳情請點擊文末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