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一輩子的讀書、思考
一輩子的智慧追尋
讀己所喜,多求甚解。
中國有句成語叫不求甚解,是說有些人讀書很多,但都囫圇吞棗沒有讀懂。小孩子我們可以強迫他們進入閱讀,那麼成年人除了也需要強迫自己以外,還需要有一個怎樣選擇書籍的問題。這個方法叫做: 讀己所喜,多求甚解。
你怎麼知道自己喜歡不喜歡這本書呢?做 減法:一本書,看第一頁;再看中間一頁;再看最後一頁。就看三個地方,喜歡就讀,不喜歡放下,就這麼簡單。
當然,有可能這是一本很好的書,但是沒有關係,就像我讀《金剛經》一樣,當年我買了,屢次地翻開屢次地放下,不是書不好,是我沒達到那個閱讀水平,10年後的一天,我發現自己忽然可以流暢地閱讀了,且越讀越喜悅了。
閱讀切忌人云亦云,切忌聽信廣告宣傳,切忌看它是否流行。你必須喜歡,這才最重要。你要跟這本書有緣,這個最重要。
讀書就跟找愛人一樣,要有眼緣,第一眼就喜歡,你才讀得進去。沒有關係,不會錯過好書,因為人在不同的年齡段會喜歡不同的書籍,說不定你今天放下的書明天卻會喜歡上它。
閱讀是有機緣的,也是不管年齡任何時候都為時不晚,50歲都可以學木匠的,比如我們單位羅司機,一直都在開車,50來歲的時候,偶然一天從車上發現一本中醫按摩的書,忽然就興趣大發,馬上就開始了更加廣泛和深入的閱讀,力求甚解,身體力行,幾年過去,現在已經很厲害了,我們單位誰睡覺落枕了,他手到病除,現在找他按摩的人要排隊等候。
讀書哪怕只讀一段、一部分,也要多求甚解,要讀懂它。懂了就是作者把他的感悟傳達給你了,你就可以拿來運用到你的生活狀態中、精神狀態中、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中。這個非常重要。
減法之二:有幾類書籍你可以避開。第一類,「心靈雞湯類」,不碰。心靈雞湯類的書幾乎都是泛勵志和濫抒情,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要你加油和堅強,要你開口先說感恩我的爸爸媽媽。這些肉麻文字的雜亂糾合,就是書籍里的地溝油。
第二類,「成功學厚黑學教你一招類」,不碰。在我女兒的建議下,我會偶爾看看電視節目《非誠勿擾》,我看見不止一個男孩子說他喜歡看書,但在畫面中呈現出來的書籍,幾乎都是這一類。是如何成功如何搞定你的老闆,這也叫看書啊?這種書不要碰它,毫無用處。而且一個人根本不可能靠一本書列舉出機械幾條方式,就可以成功,就可以搞定你的老闆,人事多複雜啊,老闆多狡猾啊,你做夢吧!
第三類,「偽宗教的虛無玄妙迷信類」,不碰。這些書都被編撰者簡化了、演繹了、戲說了、迷信化了,失去了宗教的本真意義。宗教書要讀就讀經典,不要讀那些瞎編的書。
第四類,可以叫做最值得警惕的一類書:名人傳記。我不是說這類書不要讀,但要慎讀!大家想想,失敗者是沒有傳記的,傳記全是成功者,是極少數天才,並非所有人都可以有那種天分和機遇的。許多人看多了名人傳記,容易得病,這個病就叫做「傳記選擇偏見」,這種偏見會固執地影響人的行為,老以為自己是天才,老以為自己是特殊的,是被上帝選中的。許多人會嚴重脫離現實而誤入「現實扭曲場」,還認為自己是接受了勵志,在做很正確的事情。某人也許是一個很好的技工,結果要做喬布斯;本來是安分賢淑的一個女會計,結果到處趕場花大錢包裝自己要當歌星。這就往往導致人生悲劇,處處碰壁,一生無成,枉費一條性命。
- END -
聲明:本公眾號部分轉載圖文只為交流分享,感謝原創。如有涉及侵權等問題,請告知,我會及時更正。
讀書|思考|感悟
把時間交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