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城40年杭州如何進階一流?

2023-07-05     小易生活不易

原標題:歷史文化名城40年杭州如何進階一流?

「定義中國之美,憑什麼是西湖?」

在知乎上,網友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

有人回答道:三面環山的西湖是一種符號,是中國湖泊的計量單位,更是中國文化的一種代表。

的確,千百年來,歷代杭州人在西湖邊治水營城,杭州這座城市因此平添了一抹墨色。在詩詞歌賦和景觀營建的聯動中,杭州有了歷史文化名城的金名片。

今年是杭州成為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40周年。8月18日,杭州召開市委文化工作會議。這次會議上,杭州提出高水平推進全域文化繁榮全民精神富有,高質量建設一流歷史文化名城。

冠以「高質量」「一流」等詞,杭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如何進階?

杭州的靈魂是歷史文化名城

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中,有許多是「歷史古都型」。比如十三朝古都西安和洛陽,八朝古都開封和安陽,六朝古都北京和南京。

杭州雖然僅是吳越國和南宋的古都,卻同時符合歷史文化名城中的另一種類型——「風景名勝型」:以京杭大運河溝通南北,以錢塘江連接海外,以西湖十景名噪天下,杭州成為了山水園林的美學典範、濃縮了詩意中國的東方意境。這些年來,杭州一直在「擦亮」歷史文化名城的金名片。

不久前,杭州國家版本館落成,成為了全國僅有的3個分館之一,建築設計圍繞「宋代園林神韻的當代藏書建築」展開。幾乎同期,杭州南宋博物院(一期)項目完成了主體建設,即將在宋韻文化節亮相。這些文化領域的大事,都印證了杭州作為南宋古都,是宋文化盛極之時的集大成區域,是兩宋文化遺存的富集之地。

放眼杭州全域,各處散落的人類非遺、國家級非遺超過了50處,而「三江兩岸」水上黃金旅遊線、錢塘江唐詩之路、大運河詩路和杭黃自然生態與文化旅遊廊道,也濃縮了杭州文化的內涵。

在文化事業和產業上,杭州也走在了前列。如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實現了500人以上村全覆蓋,是全國「最美現象」發源地,十年間文化產業增加值從484億元增至2586億元……

可以說,歷史文化名城,是時間和地理對杭州的饋贈,是杭州的靈魂所在。

文化出圈,沒走在前列也是風險

還是來說說西湖。

浙江工業大學教授梁雪松是全國第一批旅遊學博士。這三年來,他走過了全國100多個城市,發現許多城市都有了風景優美的湖泊,一如杭州的西湖。「杭州如何將先行的優勢轉變為領先的勝勢,值得深入思考。」

的確,旅遊讓人走進一座城市,文化可以讓人留在一座城市。在文化彰顯方面,杭州曾走在全國前列,近年來卻感受到了一股危機感,必須要扛起省會城市的擔當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文化的場景革命首當其衝。文化是一種資源,只有把文化資源變成在市場中可以體驗的場景,才能真正發揮文化對於一座城市的支撐作用。

國內一些城市有很多值得參考的亮點。

如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把歷史和現代融合得恰到好處。從不倒翁小姐姐等網紅人物不斷冒出,到植入人聲噴泉吸引年輕打卡,大唐不夜城的超高人氣,詮釋了文化場景融通古今的魅力所在。

再如鄭州打造了全國首座全景式戲劇群落《只有河南·戲劇幻城》,設置了56個不同空間場景,每天演出125場,僅去年國慶長假,就接待了觀劇遊客60萬人次,詮釋了文化鑄就產業之興的潛力所在。

實際上,從夜經濟,到一條街點燃一座城,再到旅遊國際化,重慶、成都、長沙等城市,近年來屢有「爆款」出圈,讓無數年輕人神往。

文化還是最普惠的民生產品。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杭州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仍然可以做得更好,如高品質文化供給還可以更豐富、遠郊鄉村公共服務可以更均衡。

沒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種風險,杭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到自加壓力再進階的時候了。

著眼全域,形成更多標誌性成果

文化的發展和保護利用不是一蹴而就。杭州打造一流歷史文化名城,是一項複雜的、長期的系統工程。

按照杭州市委文化工作會議的部署,杭州要找准打造思想理論高地、創建全國文明典範城市、構建世界遺產群落、推進宋韻文化傳世工程、展現別樣精彩的人文亞運等「9個著力」,打造更多具有杭州辨識度的文化建設標誌性成果,使其成為一流歷史文化名城的鮮明標識。

推進宋韻文化傳世工程是其一。

今年的省委文化工作會議,對打造宋韻文化高地作出了重點部署,這是打造新時代文化藝術標識的重要一招,更是杭州的重大責任、重大使命。

目前,杭州正在整體推進南宋皇城遺址綜合保護、建設南宋博物院等。藉助這些重點項目,杭州要讓千年宋韻成為遊客喜聞樂見的產品,謀劃一批沉浸式體驗宋代文化的場景,讓文化杭州在穿越時空中全方位呈現。

打造國際文化創意中心是其二。

西湖曾是杭州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一張鮮明名片。今後,杭州要通過培育千島湖、西溪濕地、湘湖、新登古城等18張城市文旅「金名片」,率先建成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並且建設之江文化產業帶等一批具有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功能平台。

據預計,到2027年,杭州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要達3000億元,旅遊休閒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7.7%以上。

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是其三。

用不了多久,杭州博物館新館、杭州美術館、中國印學博物館新館、杭州音樂廳等重大公共文化設施,將成為新時代的杭州文化新地標。隨著一批「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的建設,杭州將實現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4400平方米,力爭創建全國文明典範城市。

那時的杭州,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韻味、別樣精彩充分顯現,必然是一個全方位涵養城市氣質、多維度展示都市魅力、深層次創造美好生活的新杭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0d8ce2bfd16b88101f6fadc6792fc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