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先生說: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讀書。我一天不讀書,就不能夠生活。
雨果說: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
《三國志》里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書籍的力量是無窮的,很多寶爸寶媽們都希望孩子可以多讀書,但是現在ipad、電腦遊戲等等全都霸占了孩子們的空閒時間。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
言傳身教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的行為總是以模仿為主。可以規定每周日上午或某一天晚飯後的兩小時為家庭閱讀時間,放下電子產品,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還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讀後感,藉此機會拉進親子關係,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自主能力。
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與氛圍周末或節假日可以多帶孩子去圖書館,或者在家裡為孩子建造一個「閱讀專屬小天地」。讓孩子感受完全沉浸在學習中的樂趣。快樂的本質其實就是大腦在當下的投入程度。當孩子可以全身心投入到閱讀的故事中,從而達到「忘我」的程度,他就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閱讀帶給他的樂趣,從而愛上閱讀,主動閱讀。
用講故事的方式激發孩子的興趣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比如睡前親子時間,可以多給孩子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在講故事的時候可以多留些懸念,針對平時生活和學習中的情景,多問孩子幾個「為什麼」,激發他想了解更多細節的慾望,從而產生閱讀的慾望。
用經典引薦的電視劇/電影引薦剛開始就讓孩子接觸一個全新的故事,還是用閱讀這樣的方式,孩子可能會比較牴觸。但是我們可以用經典小說/名著改編的電視劇,告訴孩子在原著中和改編的劇情有哪些不同,然後淺嘗輒止,讓孩子自己去書中尋找答案。
和孩子一起做閱讀存摺根據孩子讀書的頻率和時間,為孩子制定一個閱讀存摺,同時可以建立一個積分獎勵制。比如說每個月積分達到多少顆星星,就可以獲得一個獎勵。(獎勵可以是孩子喜歡吃的美食,也可以是孩子想要的小玩具,也可以是書。)
實踐起來,和孩子一起尋找書中的黃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