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靈,編/納蘭澤,納蘭澤自媒體編輯部
截止到2月4日下午19:00,文牧野執導,易烊千璽、田雨主演的電影《奇蹟·笨小孩》的總票房已經達到了4.5億,豆瓣評分也高達7.4分。儘管票房不能說大爆,但數據流量和口碑仍然算得上雙豐收!
《奇蹟·笨小孩》在這個春節檔殺出一條血路頗不容易。前有《長津湖之水門橋》霸榜,後有《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斜刺里殺出,張藝謀、張末執導的《狙擊手》雖然排片不佳,但卻是今年到目前口碑的扛鼎之作。作為一部現實版題材電影,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對於易烊千璽來說,事業則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他成為了又一名在同一個春節檔主演兩部電影的演員,另一部與吳京一起領銜主演的電影《水門橋》正奔著打破各項電影票房紀錄而去。這位年輕的00後,真可謂前途無限。
該電影的導演文牧野也再次進入大家關注的視線。憑藉《奇蹟·笨小孩》,文牧野也成為了國內為數不多的能夠用現實主義題材在口碑和票房取得雙豐收的導演。
文牧野導演過多種類型的影片,早期憑藉短片《石頭》出道,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製作帶有現實主義與懸疑元素的短片作品。2015年,他首次執導了第一部愛情片《戀愛中的城市》,並由楊冪擔任主演。但這部劇顯然不是文牧野擅長的題材與風格,票房和口碑上都離成功很遠。
之後,他進入了三年的蟄伏。三年之後,一部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橫空出世,一舉讓業界重新認識了他。他對社會底層草根的洞察與刻畫令人記憶猶新,也讓大家開始重新審視文牧野原先的作品。
在文牧野的作品中,主人公基本都是社會邊緣人物,圍繞這些草根人物,文牧野用冷靜又不乏克制的視角去洞察這些人的生活百態,並精準提取母題與核心元素,進而凝練出動人的故事。
在電影《奇蹟,笨小孩》中,文牧野將目光鎖定在深圳這座年輕且快速奔跑的城市。這座城市快速地發展,到處充滿機遇,卻又甩開了無數無力招架的人。
易烊千璽飾演的主人公景浩年僅20歲,就要帶著只有6歲的妹妹到深圳討生活。文牧野給這個出身於底層的男孩設計了一個巨大的困難,讓他必須在一年半內賺足50萬的巨款去為妹妹治療先天性心臟病。
這個電影的選題是一個很小的切口,文牧野鎖定的卻又是一個和《我不是藥神》中百姓看病同等宏大的命題——深圳如何與奮進的年輕人共同成長。
為了給妹妹治病,景浩孤注一擲地去承辦了一個電子廠。因為這個電子廠只要良品率達到85%,就有機會短期內掙到80萬。景浩不僅可以籌到妹妹的醫療費,也可以因此開展自己新的事業。
只是西天取經不容易,這九九八十一難更難過關。20歲的毛頭小伙顯然吸引不到太多人才,在一番招兵買馬之後,只有一幫「老弱病殘」願意跟著他。失聰的單親媽媽、剛出獄的拳手、網吧大神追風少年、退休的鐘表工,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奮鬥者,卻又始終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搭上時代的列車。
如果說《我不是藥神》是剝開人性貪婪的外表,去探尋百姓內心的良知,並尋求個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解的話,《奇蹟·笨小孩》則是在另一個層面去探尋艱難生活中僅存的希望。
而希望,正是深圳這個憑空拔地而起的城市給予開拓者們最大的公平。
這份希望如同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正是在這群無數前往深圳追求希望的奮鬥者的努力下,深圳從一個小漁村成為了一座充滿活力、機遇與夢想的新城。
《奇蹟·笨小孩》的成功之處在於以小見大,用心講故事。文牧野不在電影中刻意煽情,更不賣弄矯情。因為每一個在社會中掙扎的普通人,都像那只在颱風中頑強活下來的螞蟻,僅僅是真實,就足以擊中人心。
相對於如今社會中大量存在的自暴自棄、自甘墮落、自怨自艾,《奇蹟·笨小孩》用一種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去挑戰生活中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光明。
身負的苦只有自己知,前方的路只有自己走。躺平,只是奮鬥者的自嘲,與無能者的墮落而已。
生活的重擔,讓我們必須下定決心去擺脫困境;希望的力量,讓我們有信心追求前方的光明;持久的恆心,讓我們在奮鬥的路上百折不撓。就像一句名言所說的:成功,就是在失敗的次數之上,再堅持一次。
電影最終也為觀眾解釋了什麼是笨小孩。笨小孩的笨是踏實、勇敢、執著、擔當,不去想著偷奸耍滑,不去幻想抄捷徑,而是相信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懈奮鬥才是真正的出路。而小孩代表的是年輕人的朝氣和希望,不為現實而妥協。而這樣的笨小孩,又怎麼會不創造奇蹟?
這,不就是我們在追求的主旋律嗎?
嚴格來說,《奇蹟·笨小孩》遠算不上一部完美的電影,不管是節奏的張弛,還是人物與情感的銜接,都存在瑕疵,但這依然不影響我們對這部電影的喜愛。
因為這部電影,給予我們的是希望。
希望,是我們人生永恆的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0ab52c947c38ce36726913c4b6794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