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虛擬跑鞋StepN宣布退出中國大陸,「跑步賺錢」夢碎了?

2022-06-12   商學院雜誌

原標題:NFT虛擬跑鞋StepN宣布退出中國大陸,「跑步賺錢」夢碎了?

文:閆佳佳 石丹

ID:BMR2004

元宇宙、區塊鏈帶火了NFT,NFT藏品、NFT遊戲風靡全球,創業者找準時機紛紛入場。2021年底,澳大利亞華人Yawn Rong和Jerry Huang將NFT與運動結合推出StepN跑鞋,倡導用戶穿虛擬鞋跑步賺錢。

但近日,StepN宣布退出中國大陸,投資者的「跑步賺錢」夢碎了?

誰是StepN

2021年8月,在澳大利亞的Yawn Rong和其鄰居Jerry Huang一起討論當時風靡全球的鏈游——Axie Infinity,這讓他們深受啟發。於是,擁有10年遊戲經驗製作的Jerry Huang與擁有5年加密貨幣投資經驗的Yawn Rong,將鏈游中的代幣經濟學和遊戲與運動相結合,受玩遊戲賺錢啟發成立了StepN,倡導跑步賺錢。於是,在2021年12月,StepN上線公測版,玩家可以使用自己的運動數據作為遊戲化輸入,然後獲得代幣和NFT獎勵。

2022年1月20日,StepN完成5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印度紅杉資本和Folius Ventures共同領投;4月6日,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宣布戰略投資StepN。

StepN官網信息顯示,剛成立半年, StepN在全球就擁有超過300萬月活躍用戶。StepN月收入超7億元,每日交易費用凈利潤達3342萬元。其中,在5月21日StepN官方舉辦的項目問答活動上,StepN稱跨鏈到BSC(幣安智能鏈,可描述為與幣安鏈平行的區塊鏈),會帶來更多用戶量,次日其協議收入就超過了5000萬元,官方的協議是在用戶購買跑鞋賺取GST代幣的這個過程中,官方按照6%的市場交易額收手續費。

有報道稱,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具有影響力的投資人朱嘯虎花費2700美元(約合人民幣18000元)買入虛擬跑鞋,並在朋友圈稱「第一天跑步賺了30美元,買鞋費用3個月才能回本。」然而剛「穿上」不到一周便迎來帳戶被清退的消息,回本也變得遙遙無期。《商學院》記者就此事向朱嘯虎方面求證,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復。

「元宇宙理念、區塊鏈技術本來是中性的,但因為幣圈的存在使實際落地項目變成了各種代幣項目,StepN就是眾多項目之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陳佳向《商學院》記者表示。他還提到朱嘯虎投資此項目並不意外,StepN項目的投資技術含量並沒有大家想像得高,而且這種初創項目具有較大不確定性,投資人一般採取廣撒網式投資理念。需要明確的是,其代表性不在項目本身,而在項目所在的行業,職業投資人一般不會因為名人投資就盲目跟進,尤其是某行業涉及到法律風險時。

就項目本身而言,StepN只是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小遊戲,但雙幣機制(即GST——遊戲內代幣;GMT——StepN應用中的原生治理代幣)的引入讓它一躍成為一個投資品。中國一直嚴格管控加密貨幣,StepN也因此面臨合法化挑戰。近日StepN為響應監管退出中國大陸,記者就其失去部分市場對經營有何影響、當前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應對合法化帶來的挑戰等問題致函StepN,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NFT+跑鞋

5月21日朱嘯虎稱,「買入了一雙虛擬跑鞋,有點類似去健身房,買鞋子的錢相當於健身房的會員費,跑得多的人,健身房是虧損的。但大部分運動不足的會員,健身房是可以賺錢的。」他也提到StepN這種模式在國內有被監管風險。

StepN是基於Solana區塊鏈構建的Web3.0跑步運動APP,帶有社交和遊戲元素,玩家可以通過在戶外散步、慢跑或者跑步賺取收入(遊戲內代幣GST),可用於升級和鑄造新的運動鞋。StepN經濟模式邏輯導圖為購買鞋子——積累能量——走路/跑步消耗能量——獲得GST獎勵——使用GST修復受損的鞋子——使用GST升級鞋子——分配鞋子屬性——剩餘GST為收益——繼續積累能量。

前有「邊玩邊賺」(play to earn)模式的Axie Infinity遊戲,通過購買寵物(NFT)並培養、比賽獲得收入。後有「邊跑邊賺」(Move to earn)的StepN。陳佳表示,「StepN跑鞋與此前大火的趣步有些類似,原則上來講,他們都是基於區塊鏈的一個體育類項目,而且都存在加密貨幣的應用,將代幣作為遊戲內的激勵機制。代幣項目一開始會進行大規模宣傳,稱其會成為增值資產,呼籲大家購買,但是最後往往因為加密資產沒辦法讓投資者長期持有,項目方會在短期內將泡沫做大,讓後來者承擔成本,然後崩盤。」2019年10月,趣步APP因涉嫌傳銷、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違法行為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目前案件仍在調查中。《人民日報》、《法制日報》等主流媒體也評論其「『玩著就把錢賺了』,不過是美麗的謊言」,提醒消費者注意這類「能賺錢」APP背後的貓膩。

趣步逐漸淡出人們視野後,類似模式再次出現。2021年12月20日,StepN正式開啟了公測,2022年1月,StepN宣布完成5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僅推出兩個多月的時間裡,StepN就已擁有超過來自180多個國家的用戶,並且日留存率達到80%。有觀點認為,StepN的爆火可以歸結為兩點,一是先發優勢,二是價格暴漲。StepN小眾賽道的選擇、用戶需求的滿足、團隊快速開發落地、模型與玩法上的思考、大量行業領袖的「自來水」是其興起的助力。此外,加密貨幣暴漲,人們看好此類項目,紛紛湧入其中。

StepN是一款融合了GameFi(遊戲)和 SocialFi(社交) 元素的應用(StepN藉助 Game-Fi,推動人們走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應對氣候變化並將公眾連接到Web3.0,同時依靠其Social-Fi方面構建一個持久的平台,培養用戶生成的Web 3.0內容。),通過 move-to-earn 模式吸引了眾多加密圈外的用戶。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也對此向《商學院》記者表示,「NFT是一種工具,這種工具為數字資產提供了確權方式,並增加了稀缺屬性,所以「NFT+」的模式在2021年引發了關注,再疊加2021年虛擬加密貨幣價格高漲,從而激發了市場炒作的熱情。」

運作模式來看,StepN採用了雙代幣經濟模型,其中GST為遊戲內代幣,主要通過運動的方式獲得,代幣本身沒有供給量上限,其用途為APP 功能中的費用支付媒介,包含配對鑄造、修復、運動鞋升級、寶石升級、解鎖插槽、重置運動鞋屬性等;GMT全稱為Greenwich Mean Time(格林尼治平太陽時間)是StepN應用中的原生治理代幣,和比特幣一樣,限量供應,總量60億枚。

對於其雙代幣經濟模型設計,陳佳表示,「這一設計參照了比特幣(Bitcoin),比特幣出現時是為了對抗美元的通脹,2008年Satoshi(中本聰)預感到美元體系爆炸,貨幣不斷發行,美元以及美元體系下的資產出現問題,所以中本聰提出比特幣概念,並於2009年發行了2100萬枚(雙方直接交易並為此設立信任機制而且數量有限,不存在通貨膨脹)。由此來看,比特幣設計的初心是好的,但是比特幣衍生出各種代幣類別,比如以太幣(ETH)、萊特幣(LTC)、狗幣(Dogecoin)等,使得比特幣突破了個數限制,而且比特幣交易過程中可以無限細分,所以其數量限制失效,最後導致一枚比特幣最高峰時價值高達6萬多美元。」

他還提到StepN內代幣GST(Green Satoshi)也出現了「Satoshi」元素,StepN採取雙代幣模型並對其中一種代幣限量供應,由於兩種代幣是掛鉤狀態,所以限制一種代幣發行數量就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機制,防止大家惡性套現,也是與趣步的不同之處。但是雖然加密貨幣存在不炒作基因,但最後一定會走向炒作。

與NFT有關的一切都離不開區塊鏈,國外有名的區塊鏈被稱為「公鏈」,有以太坊、BSC、Solona等,中國大多為「聯盟鏈」,有名的有騰訊的至信鏈、螞蟻的螞蟻鏈等。StepN則選擇了Solona公鏈。

在智能合約方面,以太坊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是頂級的加密貨幣。許多加密貨幣利用以太坊區塊鏈,以太坊為中心應用的核心。但是,以太坊的核心問題十分突出,即可擴展性問題。許多加密貨幣投資者和社區當前更看好Solana等項目,Solana公鏈轉帳速度快,手續費低,比以太坊的鏈上體驗大大提高。

不過,當前StepN仍處於測試階段,很多功能未開通。在StepN的白皮書中,其列出了三種遊戲模式:單人模式(Solo Mode)、馬拉松模式(Marathon Mode),以及背景模式(Background Mode),單人模式是目前唯一已經開通的模式。

在單人模式下,用戶配備 NFT 運動鞋,通過移動賺取代幣(GST)。但運動時需要消耗需能源,每1能量等於5分鐘的運動。就其中以慢跑鞋為例,用戶買入 NFT 運動鞋後,跑步10分鐘消耗2個能量,獲得10個GST,每日想要獲得更多的能量則需要升級鞋子或購買更多鞋子。

圖源:stepN官網

鞋子質量分為灰鞋(常見的)、綠鞋(罕見的)、藍鞋(稀有的)、紫鞋(史詩)、橙鞋(傳奇的)。2022年6月9日,「StepN助手」微信小程序提供的信息顯示,單雙灰鞋成本為1127元,升級成本為250元,每日凈收益為8.95GST(GST實時價格降至0.55美元)相當於4.9美元(32元人民幣),回本周期為41天。不過,此前鞋子價格遠遠高於當前水平,隨著代幣價格下滑,回本周期也逐漸變長。

走勢成迷,風險加大

但很快,StepN迎來高點後的轉折。2022年5月27日,StepN在其官方社交媒體發布公告稱:「為積極主動響應相關監管政策,StepN將對APP用戶進行清查,若發現中國大陸地區用戶,則StepN將依據使用條款對其帳戶於2022年7月15日(UTC+8)24:00 停止提供GPS及IP位置服務。」當日StepN跌幅一度接近40%。

不少觀點認為,StepN清退中國大陸用戶是因為數據合規問題,StepN收集的用戶數據有KYC獲取的個人信息;用戶GPS數據,用戶實時地理位置。目前,《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作為數據合規領域效力級別最高的三部法律,建立起了我國數據安全法律的基本框架。市場主體對數據的採集、處理、流動等也不能為所欲為,數據跨境也涉及國家級安全問題,還要受到法律法規的限制和規範。

受此影響,近期代幣價格也一路下跌,5月份GST價格從42美元跌到3美元,進入6月,GST價格繼續下跌,價格低至0.99美元。2022年6月2日,SOL價格保持不變,40美元左右,S鏈GST價格當日下降17.5%,S-GST價格為0.99美元。GMT價格下降15.25%、價格為1美元。

GST和GMT價格波動劇烈,以朱嘯虎購入的2700美元鞋子為例,當GST價格處於最高位42美元時,每天限時跑步賺10GST相當於420美元,只要跑步1周就能回本。但是當前GST價格大幅下滑,每天跑步獲得的10GST相當於10美元,需要跑步9個月才能回本。如果代幣價格繼續下跌,那麼回本將變得遙遙無期。

區塊鏈技術發展為何催生了NFT項目?陳佳表示,區塊鏈技術存在比較廣義的兩大落地難題。一是技術與現實的鴻溝,雖然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前景非常廣泛,但真正落地於市場能實際產生資金收益只有其貨幣應用,然而在中國,除了中國人民銀行的數字貨幣外都屬於非法貨幣。進而催生了境內外幣圈為了擺脫非法地位不斷洗白自己的衍生需求——NFT項目應運而生。數字藏品理念的提出就是代幣項目正式邁向合法化的第一步,但是又引發了第二個難題,NFT項目在國內落地的兩難悖論。簡單來說,國內可能落地的聯盟鏈合法但不經濟,但經濟且高效的公鏈不合法。目前國內NFT圈除了模糊化之外暫且找不到第二個出口,而模糊化在繞過監管的同時也造成了監管真空地帶,給投機創造了天然土壤,投機盛行造成短期繁榮的同時又加速了此行業的衰敗。雖然近幾天比特幣價格有所恢復,但現在拿價格來引導投資者的言論大部分都有炒作嫌疑。

「但是StepN項目又具有特殊性,雖然有龐氏騙局的特徵,也存在淪為龐氏騙局的可能性,但亦有非龐氏騙局的因素。」陳佳如此評價StepN。他還提到,「外行人不容易理解此類項目的技術特徵,簡單來說,這個項目本身只是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小遊戲,但雙幣機制的引入讓它一躍成為一個投資品。它區別於純代幣騙錢項目的核心在於是否能夠創造真實的社會價值,對此很難界定,因為健身跑步本身存在正向社會價值,但是此項目的主要目的是代幣激勵健身還是代幣機制下的投資?目前來看機制設計者也很困惑。」

在中國監管嚴格管控此類項目時,StepN迅速退出了中國大陸市場,Yawn Rong也曾表示「從未提供大陸地區的下載安裝服務,使用門檻高。」由此可見,合規性是其更重要的考量,同時也是所有此類項目開發者的難題。當前,代幣項目遊戲尚且有監管風險,做投資會涉及更多風險,也會面臨更多監管壓力。

最後陳佳提出NFT項目存在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他認為,無論是鏈圈還是幣圈,無論是套利還是創新,近期關於NFT的各種微觀創新活動依然會保持活躍,這是由全球化末期技術演進的大趨勢決定的,外行看不到門道的同時,內行亦難判定具體的項目走勢,其中不確定性也一直在增加。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所謂的「加密貨幣」並不是貨幣而是國外新興資產大類,且風險度極高,普通人無法想像。作為技術圈來看,國內喊加密貨幣風險的聲音大部分其實並非真實理解風險點在哪裡。

投資者受盈利期望影響,缺乏技術和理性,未來還會有很多普通投資者產生投資損失。而職業投資者有自己的投資規則,風險運作機制保障他們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這是普通投資者完全不具備的。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加密貨幣只有一個,就是主權加密貨幣,但目前主權國家為了避免跟幣圈概念「加密貨幣」產生混淆,都取名為「央行數字貨幣」由主權央行來進行研發推廣,並由商業銀行進行落地銜接,同時對幣圈加密資產實施嚴格監管,不允許其參與貨幣職能,防止其產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目前中國和俄羅斯都採取的這種加密貨幣發展模式。

NFT作為金融科技創新度很小,作為遊戲的創新空間則很大。但幣圈為了盈利不會止步於此,未來還會不斷衍生監管與幣圈這個貓鼠遊戲。總之,此產業發展速度遠超預期,立法監管等機制設計目前還沒有跟上技術前沿,未來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