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偲睿洞察立冬
編輯|孫越
文|偲睿洞察立冬
編輯|孫越
這導演圈,還是被俞敏洪給闖進去了。
18日晚,當俞敏洪和頂著「高級合伙人」頭銜的董宇輝再度合體出現在直播間,雙方的神態都輕鬆了許多,往昔的笑容也重回臉上,頗有一番「破鏡重圓」的意味。
同樣回歸的還有東方甄選的股價和直播間粉絲數:在宣布董宇輝「連升三級」的當天,東方甄選股價大漲22%,基本回到原先大跌前的數值區間;而粉絲數則重新突破3100萬,並創下歷史新高。
持續發酵一周的「小作文」事件終於迎來了大結局。表面上看,這是一個打工人在眾多打工人的托舉下浩浩蕩蕩封官加爵、而一個CEO被趕下台的爽文劇本。但細細品味,各中走向,卻十分微妙。
股價還是那個股價,粉絲數甚至比風波之前有所提升,俞敏洪將為董宇輝成立獨立工作室,東方小孫則在被罷免之後繼續為公司服務。至於「去董宇輝化」到底完成了嗎?見仁見智了。
可以說,在這場風波之中,似乎沒有誰是真正的輸家。相比於「去董化」的猜測與起因,更值得思考的是,為何要如此大張旗鼓地「去董化」?是東方甄選純粹出於見招拆招的被動回應,還是俞敏洪深謀遠慮、精心布下的一齣好戲?
俞敏洪曾說「新東方是我干出來的,我知道我是最後一根稻草」。
的確,在如此現象級的輿論事件中,俞敏洪在每個關鍵節點力挽狂瀾、扭轉口碑,而最終事件的結局與其說是滿足了吃瓜群眾的「觀戰癮」,更像是一切節奏盡在掌握之中。
究竟是「鐵公雞」還是「老狐狸」?俞敏洪平衡的藝術,或許遠遠不止於此。
01 大團圓的結局裡,沒有輸家
沒想到經過一周多的發酵,原本「東方甄選內鬥」這樣的超級危機公關事件,最後卻走向了大團圓的結局:股價、粉絲,GMV都漲了!據天風證券數據顯示,12月18日東方甄選抖音直播間合計GMV(商品交易總額)1.9億元。其中主號1.8億元,17日1.2億元,15日0.8億元,14日0.7億元。
再一一來看此次事件的幾個核心人物結局。
對於這場「好戲」當之無愧的導演——俞敏洪來說,簡直是贏麻了。
股價還是那個股價,直播間粉絲數隻多不少,GMV表現亮眼。最重要的是,因「去董化」而掀起的風波,熱熱鬧鬧幾個回合下來,觀眾的焦點逐漸偏離,最終演變成「全網為董宇輝討薪」、「頭部主播與CEO二選一」、「頭部主播的價值」的爭論。
而東方甄選和俞敏洪,也順勢做出了符合觀眾期待的決定,罷免了CEO、對董宇輝「封官加爵」,最後更是開闢了一塊「新地」——文旅,讓董宇輝有了自己獨立的事業方向。事情走到這一步,已然無人關心東方甄選是否真正地「去董化」了。
而對於事件的「關鍵先生」——董宇輝來說,也是某種意義的勝利。
在眾多打工人的鼎力支持與托舉之下,董宇輝的價值被全網重新討論和評估。在霸屏熱搜榜的一周多時間裡,董宇輝成為了與李佳琦等頭部主播比肩的存在,無論是友商、媒體、昔日同事還是普通吃瓜群眾,對其讚譽之情溢於言表。
往近了講,董宇輝在東方甄選里拿到了更合理的待遇與地位;往遠了講,其作為頭部主播的個人價值和未來發展都更上了一個台階。至於董宇輝本人「士為知己者死」、「收入不是第一位」、堅持純粹文人初心的職業理想,依然可以在新的文旅賽道上發光發熱。
至於被罷免的CEO——孫東旭,仿佛是那個唯一的輸家。
小孫作為86年生人,在早前的新東方和如今的東方甄選,均以火箭之勢升職,早已是年輕有為、名利雙收的職場高管。被罷免後,作為老闆的俞敏洪更是充分肯定其卓越貢獻,喊話「沒有原東方甄選CEO孫東旭,就沒有東方甄選,沒有董宇輝」,並表示「小孫依然是董事,雙方也將繼續風雨同舟,共同進取、共創輝煌」。
如此看來,東方小孫也絕非是輸家,老闆認可、退居幕後,又何嘗不是一樁美事。
而一開始跳出來擅自回復、屢次製造矛盾的小編則隱身了。小編是誰?小編為什麼要這麼做?小編將如何處理?一問三不知,如此嚴重的內部管理漏洞,在一波又一波流量的探討之下被模糊了,似乎並沒有一個明確結論。
看起來事情有了交代,但總覺得被耍了,鬧騰半天竟然「無人傷亡」。
02 為何要如此大張旗鼓地「去董化」?
「去董化」不難理解。任何一家平台發展壯大後,都不願將平台的命運押注在「個人」身上,這對平台來講風險極大,比如代言人翻車事件屢見不鮮。而個人IP作為一種新的經濟業態,頭部主播在逐漸羽翼豐滿、擁有了大批個人的忠實粉絲後,走向獨立也並非什麼新鮮事。
如此一來,平台對於超級主播的話語權會非常小,這也是為何東方甄選未雨綢繆,想要「堅持走產品路線」,擺脫平台對於主播IP的依賴。
「去董化」勢在必行,值得討論的是,為什麼要如此大張旗鼓「去董化」呢?
我們不妨從結果倒推,假設新東方直接發公告,將董宇輝升職為文旅副總裁,並成立獨立工作室,專注於文旅賽道,那麼各方的反應會如何呢?
普通的吃瓜群眾可能感知度不大,只覺得是公司內部正常的調遣令,董宇輝從「帶貨主播」一躍為「副總裁」,這是草根通過努力逆襲當官的故事。同時隨著董宇輝的升遷,其身份也離廣大基層人民群眾逐漸遠去。
董宇輝的「丈母娘們」可能會略敏感,這個調動是啥意思?你們這不會是兔死狗烹、明升暗貶,想要將其邊緣化麼?那麼,在董宇輝離開東方甄選直播間後,會不會掉粉,GMV會不會大受影響,顯然都不好講。
東方甄選內部員工心裡也會激起一陣波瀾。董宇輝雖為東方甄選立下汗馬功勞,但畢竟才剛三十歲,在人才濟濟的新東方,其學歷背景、任職履歷都不是最突出的。搖身一變從同事到副總裁,各種光環加持之下,其他同樣兢兢業業、集才華於一身的主播們怎麼想,那些負責搭建供應鏈、選品等幕後工作的高管們心裡又是啥滋味?
總體來說,俞敏洪可以選擇一紙文書調令,但事情的走向會變得平淡無奇,且未必討喜。如今製造了矛盾衝突,先貶後升,一環扣一環,一切放在太陽底下進行,那就全然不同了。
首先,無論是普通吃瓜群眾還是董宇輝的「丈母娘們」都很激動,打工到這種程度竟然還要被欺負,是可忍孰不可忍,「董老師加油,我們全都支持你」。於是在眾人的擁護之下,CEO被如願罷免,董宇輝和民意勝出。網友們作為判官,可謂「沉浸式」參與其中,一路浩浩蕩蕩地見證著董宇輝的升職加薪,也持續關注著其未來走向。
其次,在多方「哄搶」董宇輝的爭論之下,董宇輝的價值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TOP級主播地位無人撼動。
可以說,熱熱鬧鬧的大團圓結局成了眾望所歸的結果,每一個吃瓜群眾都成為了Play中的一環,內部民情和外部輿論,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然。而作為新東方大家長的俞敏洪做了什麼呢?他只是在必要之時出來主持公道罷了。
除此之外,將「去董化」放到明面上來講,亦是好處多多。
比如直接為新業務「文旅」導了一波流量,董宇輝這個超級IP與新業務深度綁定,扶上馬再走一程。再者,他日若董宇輝走向獨立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兒,畢竟事情的來龍去脈都鋪墊到這份上了。
無論是借「去董化」之名讓「含董量」更高,為新開闢的文旅賽道熱場子,還是東方甄選未雨綢繆,提前部署以均衡主播力量,大張旗鼓地去做,都讓「去董化」變得更合理。
03 好戲能順利收尾嗎?
戲台子搭了,高潮唱完了,如何收尾?
董宇輝下一步赴職的新東方文旅,以及即將成立的新直播間,乍一看是不必擔心的。
畢竟,董宇輝本身就已在文旅方向做出了一些驕人成績:比如對山西的「小作文」描述堪稱封神,甚至比當地文旅局發布的文案都要出彩,讓文旅局局長自愧不如;遲子健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在董宇輝的推介之下也火出圈,賣出了150萬冊,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蘇童老師贊其是文學界的一個傳奇。
可以說,董宇輝入局文旅賽道,過往業績有,群眾基礎有,市面上幾乎沒有對手。然而,一切真會如此順利嗎?
據蟬媽媽數據顯示,新東方文旅各個帳號在董宇輝任職後瘋狂漲粉、直播間觀看人數飆升,但銷量沒有大漲。
具體來看「新東方文旅」的抖音帳號,店鋪總計25件商品,總銷量為1000+,其中相當一部分產品的銷量僅為個位數:敦煌絲綢之旅8天7晚價格10280元,售出5份;江南蘇杭人文6天5晚價格8280元,售出3份;新加坡國立大學領導力官方講座+名企參訪7天6晚跟團價格44300元,僅售出1份。
(圖源:「新東方文旅」抖音店鋪產品截圖)
再看視頻下的網友評論,不少網友對董宇輝帶貨文旅產品還是十分認可:有網友表示「董宇輝入駐這個號,全家人關注這個號,時間合適給孩子報團參加」,也有網友說「這個頻道給董宇輝,他最適合」;還有相當一部分網友被價格「勸退」:有網友吐槽「價格不合適,偏高,不知道初衷是啥」、「價格不太親民」、「本來想支持,看了一下價格默默出來了,我不配」。
(圖源:「新東方文旅」抖音評論區截圖)
整體而言,董宇輝粉絲們的普遍反饋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想支持但錢包不允許」。新東方文旅該如何破局,對董宇輝來講,無疑是一大挑戰。
另一邊,離開了董宇輝的東方甄選直播間,該何去何從?
短期看,在俞敏洪和董宇輝的一番「推心置腹」下,粉絲數穩住了。但長遠來看,是否能維持平台熱度,既要考驗其能否在價格和供應鏈上拿到優勢;還要孵化出一批新的主播,至少要比同類型直播間的特色更鮮明一些,畢竟伴隨著東方甄選事件發酵,市面上同類的直播間競爭激烈,比如學而思「抄作業」,給長公主橙橙晉升四級發股票;高途亦在直播間裡熱熱鬧鬧承接「潑天富貴」。
東方甄選直播間既然已做切割,如何毫髮無損,且推陳出新?這必然是俞敏洪接下來需要思考的事。如何把戲唱下去、唱對味,期待他的答卷。
歸根結底,「去董化」也好,CEO下課也罷,未必是俞敏洪的目的。俞敏洪真正要做的,或許是讓「在新東方發生的一切」看起來都更合理化。畢竟,他只相信自己是新東方的救命稻草。
觀察其以往經歷,俞敏洪很早就是話題製造者了。
一直以來,新東方的教學風格和特色都很能打,將課堂辦成故事會,最早的是俞敏洪。在那個還沒有「網紅」概念的時代,俞敏洪旗下孵化了一批網紅名師都承襲了「講故事」的風格,而他本人更是網紅中的網紅。比如俞敏洪就經常拿自己開涮,包括出身貧寒、參加了三次高考、追女神失敗、在大學裡是土鱉等等耳熟能詳的故事。
亦莊亦諧,真真假假,亦是俞敏洪的性格寫照。一方面,英語教師出身的俞敏洪,有著人民教師的情懷和道義,這從新東方相對包容的企業文化、雙減後捐獻8萬套桌椅給鄉村學校、帳面上永遠留著「給學生的學費和員工的工資」等事件可見一斑。
另一方面,他又是企業主的角色,也從未離開過權力中心,一路摸爬滾打,保留著老一代創業者的傳統觀念。相比於在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的網際網路大佬們,俞敏洪六十多歲了仍躬身入局、親力親為,是新東方當之無愧的靈魂人物。
這齣戲唱到這裡,賺足了人氣,也消耗了網友的感情,結局究竟買不買單?終究還需俞敏洪這個「總導演」繼續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