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粒粒趙
世界教室(ID:shijiejiaoshi)
有很多老師和家長跟我提議,介紹美國老師常用的閱讀方法。我首先想到用的最多的就是Close Reading。
然後大家又問: 什麼是Close Reading?
比較常用的翻譯就是 「精讀」,更確切的是 「深度閱讀」,就是 讀明白到底文章說了什麼。
發送關鍵字
精 讀
領取模板
Close Reading是相對於「泛讀」而言的。很多孩子一本又一本的讀書,提高了識字量和閱讀速度,獲取了一定的知識,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其中大部分都是泛讀;而精讀是有針對性地對文章內知識點進行學習,通常需要老師來進行有目的的閱讀指導。這部分閱讀是在課堂內完成的。
Close Reading包含了很多具體的內容,比如:
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故事情節發展
聯繫上下文進行推測
分析因果關係
分析人物特點
概括/複述文章的內容
精讀能夠更加通過現象看本質, 提高孩子的概括、分析、推理、總結等多方面能力。
那麼
如何將課堂精讀延伸到家庭閱讀呢?
1
一個好的閱讀者首先是一個「思考者」
當孩子持續沉浸於閱讀中的樂趣時,他們是否吸收了最有用的信息?是否在吸收的過程中加以思考?如同孔子老人家說的「學而不思則罔」,只讀書不思考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所以才有「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一說。
我一直推崇做一個 思考型的閱讀者,閱讀不是以量取勝,而是以質取勝。
孩子該如何思考,思考哪些內容呢?
將閱讀和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結合,美國老師們在閱讀教學中歸納出Reading is Thinking(閱讀即思考),其中指出閱讀中最重要的6個思考方面: 預測、推斷、視覺化、聯繫、提問和總結。
為了方便中文閱讀,我也製作了一份中文版本的 「閱讀即思考」。
2
精讀思考表(Think Marks)
這裡我常用的是精讀思考表(Think Marks),是一個給思考型閱讀者的工具。當你因為各種原因不能陪伴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候,你又想知道孩子到底在想什麼,是否進行有效的閱讀,這個表格就可以「驗證真偽」。
(文末可下載清晰大圖)
3
精讀「說明書」
精讀思考表,看似直觀簡單,但落實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你把這個表格直接給孩子,他一定感到茫然。這是因為,從輸入到輸出之間的一個轉換過程。就如同買了一個很好的工具,但是不知道怎麼用,這時候你就需要一個「說明書」。
在這一部分,我們就從閱讀的前、中、後三個階段進行具體的說明。
閱讀前
填寫預測(Predictions)。
閱讀中
填寫聯繫(Connection)和推斷(Inference)。
閱讀後
填寫更多的聯繫和總結(Summary)。
在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後,你都可以提問(Question)。此外,你也可以把書中的場景畫成圖畫,或在腦海中「放電影」。這就是視覺化(Visualization)。
>>>閱讀前
在閱讀前,你可以先瀏覽一下封面,讀讀標題,對書的內容進行預測。
- 問自己以下問題
這本書是關於什麼的?題目告訴我哪些信息?我已經了解這個主題的哪些內容?我還想知道些什麼?
(文末可下載清晰大圖)
你還能提出更多的問題嗎?寫在下面這張「精讀問答表」裡面吧。
(文末可下載清晰大圖)
>>>閱讀中
- 問自己以下問題:
我想知道為什麼……?我對……感到好奇?如果……將會發生什麼事情?這個道理說得通嗎?到目前學到了什麼?
(文末可下載清晰大圖)
你還能提出更多問題嗎?同樣,你也可以把這些問題和答案填到「精讀問答表」里。
- 聯繫
給孩子講關於聯繫(connection)的內容時,可以舉這樣的例子,比如:
「我也是個女孩。」
「我們都有狗。」
要仔細地對他解釋,尋找「聯繫」,是為了讓他們了解故事裡主人公的感受,幫助他們推理預測故事的發展方向。
下面這個組織圖能夠幫助孩子正確使用聯繫技巧。
表格內容:
在這本書中,我讀到了關於……的內容。
這部分內容讓我想起了……。
這個聯繫讓我了解到……。
- 推斷
在課堂上,我們會教孩子:如何將作者的語言和你的語言融合在一起,以此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下面這個組織圖能夠幫助孩子正確使用推斷技巧。
表格內容:
從文章里,我了解到……
我自己的理解是(摘要)……
根據我讀到和了解到的,我推斷……
>>>閱讀後
- 閱讀後提問
我的觀點是什麼?我學到了什麼?我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文章的主要觀點是什麼?作者傳遞了哪些信息?為什麼這個信息很重要?我還想知道什麼?為什麼作者會寫這些內容?
(文末可下載清晰大圖)
你還能提出更多問題嗎?把你的問題和答案都填到「精讀問答表」里。
>>>總結
下面這個表格,需要在孩子學會了總結歸納的技巧後獨立完成。關鍵是明確的反饋,幫助他們了解如何寫出一個強有力的,順序正確的故事摘要。
表格內容:
當我閱讀的時候,我提問、思考、做比較……
我的總結(提示:使用自己的語言,告訴大家你在閱讀的時候想到了什麼,包括最重要的幾件事情,要按照邏輯順序記錄)……
4
停頓提示卡
我們常常有一個誤區,只要是孩子在閱讀就是在學習。但閱讀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每年開學的時候,我都會跟學生做一個「閱讀時間」的挑戰, 我們從5分鐘,一直練習到兩周後20分鐘。每天孩子的家庭閱讀時間都規定為30分鐘。
讓孩子坐在那裡一動不動的讀書實際上是一件非常「虐」的事情,所以我會讓學生找到自己喜歡的位置和姿勢。而且當學生髮現自己走神的時候,我就會給他一個小的「停頓」提示卡。
這個提示卡的內容:停下並提醒你的注意力——回看到你最後記住的部分——從那裡重讀。
5
積極的參與、傾聽和討論
每次家長會之後,家長們最經常問我的一個問題就是:老師,我怎麼在家幫孩子提高閱讀?
除了以上提到的技巧, 家長的參與、聆聽和討論是能夠讓孩子成為更好的思考型閱讀者的重要因素。
家長們都希望參與,但又發現參與不進來。比如吃飯的時候問孩子:「說說你讀了什麼?」孩子有時候答不上來,有時候就隨便說兩句,然後好像也沒有可以繼續說的,就繼續吃飯。這個討論就不成功,主要是家長的提問 不夠具體。如果能夠使用 「提問清單」,那麼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討論會更加深入。
如果孩子閱讀出現問題,無論是無意還是有意,都不應該成為成人責備他們的理由。給孩子真正的幫助比在旁邊施加壓力更加高效,孩子也會認為你是一個可以被付諸於訴求的人。
需要的家長們,可以在右下角點一下「在看」,然後在本公眾號內回復「精讀」,參與領取。
如何領取
1
關注 小樹苗兒童教育公眾號
您可通過搜索微信號:forbaby1
2
在小樹苗兒童教育公眾號回復精讀
限時 小學生假期課外閱讀記錄卡
限時超全English Singsing系列幼兒英語啟蒙,479個視頻
限時39節兒童居家鍛鍊視頻 ,難度不大,運動量適中
限時新概念語法學霸筆記,思維導圖手繪版127頁
限時 READ閱讀練習785頁,幫孩子開啟英語自主閱讀
限時腦洞大開的日本科學實驗紀錄片,輕鬆培養娃的獨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