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同心再戰疫

2022-04-25     映象網

原標題:豫同心再戰疫

豫同心再戰疫

大象新聞·河南廣播電視台交通廣播記者 栗倩 張睿 通訊員 吳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按照河南省衛健委統一安排,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國俊副院長帶領該院307名醫護人員馳援上海,堅守上海張江方艙醫院,同心守「滬」。醫療隊抵達上海後,於4月3日當晚就召開了醫療組第一次工作會議, 將醫生分五個治療小組,確定醫療小組組長分別為許愛國、孫長宇、王華啟、程瑞瑞、楊宏富,並明確小組內隊員及職責分工。隨後,全體隊員進入實操培訓、方艙救治、核酸採集……一刻沒有停歇。鄭大一附院的隊員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全力守「滬」的決心與信念,治療一組的隊員們用日記記錄下了「抗疫進行時」……

許愛國 鄭大一附院援滬醫療隊醫療一組組長

4月4日上海駐地

儘管醫療隊的隊員們都經驗豐富並經過嚴格培訓,但面對方艙現場層出不窮的突發情況,要通過更加嚴格的培訓考核後才能應戰。培訓前,張國俊副院長傳達了河南省委對援滬醫療隊的大力支持和醫院黨委對大家的真情牽掛,要求每一位援滬隊員都要做到「警鐘長鳴」,做好隨時迎戰準備,務必做到穿脫防護服「零失誤」。

我們要做到「有備無患、精益求精」。作為一組組長,我有義務嚴格要求他們,也是為了讓大家都能夠平平安安回家。通過多次對本組隊員進行穿脫防護服流程培訓和考核,通過練細節、練薄弱、練技能,進一步增強他們的個人防護能力、提高業務能力,做好隨時奔赴方艙的準備。

4.17日上海駐地

趙玉苗 鄭大一附院呼吸與重症科主治醫師

4月18日上海方艙

這名63歲的喬叔叔是一名來滬務工人員,體胖,持續高熱,藥物治療後仍反覆高熱,他的情況引起我們醫護人員的特別關注。根據患者生命體徵和一般情況,考慮患者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可能。由於方艙條件有限,無法完善更全面的檢查,為患者申請專家組會診後建議轉至定點醫院進行下一步治療。在此期間,方艙內的醫護人員多次對該患者進行查看,嚴格監測該患者生命體徵,謹防發生緊急情況。

4月18日下午,接到轉院通知的喬叔叔由於身體乏力、疲憊無法自行下樓,且考慮到患者安全問題,我主動承擔起護送喬叔叔的任務。喬叔叔的行李雖然不多,但是他身體虛弱,我幫他提著行李,攙扶著他從4樓走到1樓。喬叔叔很感動,嘴裡一直說「謝謝,謝謝你們!要不是你們的救治,說不定我就……」話說不完,他留下了感激的淚水。

後來喬叔叔主動跟我們聯繫,說他在周浦醫院住下了,也做過胸部CT檢查了,現在一切都好,並再次表示對我們河南醫療隊的感謝。面對這樣的情況,儘管身體有些疲憊,但我仍然很開心,感到很溫暖,作為鄭大一附院的醫生,我也堅信能夠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優質的醫療保障,也一定認真對待每一位方艙患者,希望他們早日康復!

張楊 鄭大一附院老年呼吸睡眠科主治醫師

4.18日晚上海方艙

方艙還住著這樣一位特殊的病人,80歲的黃爺爺因外傷臥床,轉院至張江方艙醫院,右下肢外傷需要每天換藥。鄭大一附院援滬醫護人員知道他的情況後,立刻為他申請換藥所需碘伏、輔料等,然而黃爺爺自己行動不便,家屬也不會換藥,換藥成了一個難題。當天是我值班,天氣比較悶熱,我克服護目鏡起霧,視線受阻的困難,想方設法依靠豐富的工作經驗,順利為黃爺爺消毒換藥,並完完整整得將傷口用輔料粘貼好。

黃爺爺拉著我說「謝謝你們,謝謝河南醫護人員對我的幫忙和照顧,你們辛苦了。有你們在,我安心」。聽著黃爺爺的話,我所有的疲憊和辛苦一掃而光。

高志強 鄭大一附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醫師

4月19日下午上海方艙

景黎君鄭大一附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這位82歲的燕爺爺身患帕金森、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由於基礎疾病較多,符合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高危人群,入艙後得到一附院援滬醫療隊的特殊關注。我們一直在積極聯繫轉到定點醫院進行下一步治療,今天終於可以轉院了,然而燕爺爺行動不便,無法順利從4樓下至1樓。同時也為了保證燕爺爺的安全,我們援滬醫療隊和志願者小心翼翼得抬著這位燕爺爺,我們還帶著指脈氧等監測措施密切關注他的生命體徵。燕爺爺和他的家屬給我們豎起了大拇指,對我們讚不絕口,我們也很有成就感,非常高興能夠幫助到他們,也希望他們能夠早日康復,回家團圓。有方艙里患者對我們的肯定,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0639013294936fa9d18a02e5033bf33.html











「疫」戰到底

2022-05-09


豫同心再戰疫

2022-05-09

豫同心再戰疫

2022-05-09





「疫」戰到底

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