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電商大戰拉開帷幕,市場上的氛圍變得緊張起來。只不過和前幾年稍微有點不一樣的是,今年大家分別盯上了不一樣的東西。
首先,天貓和京東作為電商市場的「兩極」,都在想盡辦法「拉新」。天貓、京東自上個月起已連續召開多場商家動員大會,從流量、補貼等各個方面拉攏新品牌參與雙11活動。
另一方面,天貓還「悄悄」盯上了物流供應鏈。在雙11開啟之前,天貓超市聯合菜鳥在北京正式上線了半日達服務,在有心人眼裡,天貓顯然在向京東看齊,在北京上線半日達服務的舉措,也被認為是天貓準備在物流上發力的前兆。
雙11舉辦了這麼多年,尋常的補貼促銷手段,已經引不起消費者的興趣,電商平台也是時候玩點「新花樣」了,而天貓、京東和唯品會給出了相似的答案,那就是「沒有套路的低價」。
天貓今年把「全網最低價」作為了今年雙11的內部核心KPI,包括三大行業發展中心和用戶、平台、直播等橫向部門,都明確「全網最低價」為核心KPI。
天貓出招,京東馬上回應。京東直接將今年雙11的主題定為了「京東11.11真便宜」,宣稱「將以最具誠意的價格、最有吸引力的商品,以及最貼心的服務帶來真正的低價」。
京東零售CEO辛利軍當場表示:「京東推崇的低價,不是靠以次充好,而是極致效率省下來的錢讓利給用戶和合作夥伴。」
唯品會今年的雙11活動,主打就是一個「簡單粗暴的降價」。超過5000多家知名品牌和數十萬爆款商品參與的雙11,消費者在唯品會無需湊單,就算單件商品也能享受折扣。
除了電商平台在價格上的比拼,今年雙11另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大家比以前更注重質檢體系了。
比如說唯品會,在10月20日宣布,和中國中檢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圍繞商品質量檢驗認證進行深化合作,在商品的質檢上面下更多的功夫,對原有的質檢體系進行補充和升級。
整體看下來,今年各大電商平台的側重點雖然各不相同,但是大體來說大家都在主打「低價」、配送時效和商品品質保障,簡單來說就是比拼「好價好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