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庭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這樣成為了家人的寶貝,再也沒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做法。
很多父母和老人的孩子總是不以為然的說:「孩子搗蛋點是好事,說明聰明!」真的是這樣嗎?答案不能肯定,也不能否認。
現在每個家庭的父母都想著把最好的贈送給孩子,對孩子百般呵護,從孩子的生活起居到吃穿住行,父母都會給予孩子最好的。
有的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在以後自己也慢慢懂得去回報;有的孩子覺得父母這樣做是應該的,覺得他們就得養著,不懂得感恩和回報。
昨天晚上回家去附近公園溜達著,很多老人帶著孩子出來散步。我去吃飯時,旁邊坐著以為母子,他們點了2個菜,母親說出去買個東西,讓孩子先吃,當母親買完東西回來之後,發現點的菜都被孩子吃完了,於是詢問,你為什麼不給媽媽留一點呢?結果孩子不以為然的說:「我不就是吃得多了一點嗎」。
這位母親聽到這句話都驚了,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兒子會變成這樣,他不僅不在乎媽媽整天忙工作的目的回家還要給做飯的那種艱辛,甚至還變得那麼自私自利,絲毫不為別人考慮。
人們形容一個孩子沒有良心的話,會用「白眼狼」這三個字說他。
倘若家裡有這些表現的孩子,家長要趕緊糾正,還來得及。
把別人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如果孩子將媽媽的對他的關心和照顧當成理所應當,那無疑,就是白眼狼的徵兆之一。孩子長期把父母對他的在乎都看作應該的,那麼就會有一天如果父母沒有能力滿足孩子的要求時,就會讓孩子學會了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和回報。
用撒潑作為手段達到目的
被寵壞的孩子脾氣一般都不好,以自我為中心會表現得非常明顯。在家裡偶爾發發脾氣,也覺得沒什麼;可如果你的孩子已經被寵到對外人也總是發脾氣,以為自己是「任何地方的中心」,那就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了,不然長大了很難和人相處。
做事情索取好處才做
或許爸媽出於好心想鍛鍊孩子做事情,於是就提出「媽媽給你五塊錢你去門口倒個垃圾」的教育方式。結果孩子變成了 「你先答應不讓我去學校我才好好吃飯」,跟父母談一些毫無道理的不正當條件,這都是孩子被寵壞了的樣子。
不把長輩放在眼裡
如果孩子經常無視家長,甚至指使家裡的長輩為他做一些事,說明已經被寵壞了,長期以往的將孩子作為家庭中心,過度溺愛縱容。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改正,孩子長大後很容易變成「白眼狼」。
到底是什麼將孩子變成白眼狼?
1. 過度寵溺孩子
父母為孩子事事代勞,遞東西,做飯,穿衣服什麼事情都幫忙做。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慢慢的失去了付出愛的能力。
有個朋友經常跟孩子說:家裡什麼事情都不需要你,你只需要好好學習就行。
有天朋友發燒,兒子中午放學回家吃飯,沒想到不僅沒有一句關心的話語,還遭到兒子的抱怨:「你病了,誰給我做飯?害我白跑一趟!」
朋友聽完心裡特別難受,整天為孩子做這做那的,甚至連牙膏都擠好,可是孩子竟然這樣。
家長要清楚,當你們對孩子做得越多,就會導致孩子變得越來越冷漠。
2. 放縱孩子所有不合理行為
穿著鞋子踩沙發,霸占東西,目無長輩…….,無論惹出什麼麻煩,父母總是會找到理由去袒護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犯的錯誤,無原則選擇縱容。
逐漸在孩子心中養成無視規則,輕視別人,做什麼事都不想後果。
孩子的行為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反而會慢慢的上升,說不定小時候的「熊孩子」長大後就會變成「白眼狼」。
孩子變成了白眼狼,究其根本,是親子之間缺乏界限:父母將本該由孩子自己面對的事情,攬到自己的肩上;孩子長大,也習慣把自己的責任推卸給父母。
父母教育孩子,不是教他做「白眼狼」,也不是叫他做愚孝子,而是幫助孩子成為獨立有主見的人。
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成為「白眼狼」,家長們就不要總替孩子做一些本應該由孩子做的事情,讓孩子承擔些家務,相信孩子有照顧好自己的能力。
別什麼事情都滿足他,讓孩子懂得,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都能得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7MlG4BMH2_cNUgaq3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