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話梅的媽媽(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孩子降臨到這個世界上都會受到了父母的關愛,父母希望將他們呵護周全,所以不捨得打罵,尤其是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更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一點委屈。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進入學校,學生之間的摩擦不可避免,一些家長便出現過激的行為了。
在幼兒園的時候小孩子之間有摩擦。老師通常能夠當場解決這些問題,而在事後和家長溝通中也會較為平靜的結束,但是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孩子們之間的矛盾會不斷激化。有時這一矛盾延續到家中便會讓父母十分生氣。最近網上這一組照片就非常明確的讓我們看到了孩子被欺負過後雙方家長的對話。圖片中顯示,一位家長的女兒被欺負了之後她便在班級群里直接詢問小男孩兒媽媽今天發生的事情。她希望對方的媽媽能夠理解她今天為孩子的辛苦,同時孩子的情緒很久才趨於穩定。但是對方家長的態度很顯然處於一種無所謂的狀態。最後這場對話便不歡而散了。
雖然在溝通當中我們能感受到小男孩兒的媽媽的不配合,但是在群聊當中直接去詢問對方,難免會讓對方家長感到尷尬。而遇到這種情況儘量用私聊的方式更能解決問題。
孩子被欺負時家長可以這樣解決。
1.不要直接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
一些家長看到自己家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產生衝突,他們甚至想要動手去打那些孩子。但是作為父母以強勢的態度去與小朋友對話往往會讓小朋友感到恐懼和不安。而這時家長真正需要做的是首先安撫自己孩子的情緒,並且了解事情發生的經過,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2.犯了錯誤應及時道歉。
在家長處理雙方矛盾的事件當中,如果自己是過錯方,那麼一定教會孩子犯錯之後要和對方道歉。而一些家長因為深知自己理虧便轉身離開了。事發現場往往會讓孩子學會了不負責任的習慣。而當孩子在生活當中和家長約定事項卻未完成的時候,他們也能用理所應當的態度來和家長對話,畢竟家長曾經就用同樣的行為來對待別人。所以作為過錯方一定要承認自己的錯誤,勇於承擔責任,而當給對方造成損失時,也應該妥善解決合力賠償。
3.教會孩子與人相處的技巧。
在孩子小的時候,由於他們接觸的外界人群較少,使得他們在和新朋友交流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溝通上的誤會,為了減少這類事件產生,家長可以提前在家中和孩子進行社交技能的練習。
面對孩子與他人的矛盾,家長切記不要與對方發生衝突。
------------------------------
關注、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擅長嬰幼兒成長知識、兒童教育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