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河北省唐山市灤州市榛子鎮的南辛莊村是遠近聞名的紅薯育秧專業村,但多年來種植大戶們想擴大種植規模時,缺資金始終是繞不過的坎兒。今年5月,灤州市「農權貸」領導小組向各鎮(街)印發了一份關於推薦「農權貸」金融惠農支持對象的通知。這一紙通知讓種植大戶們頓時喜上心頭。
收到這個通知,南辛莊村種植大戶宋爽立刻請鎮政府為他開具了推薦信,以承包的魚塘和自建的7個薯窖作抵押貸款25萬元,承包了300多畝地,擴大紅薯種植規模,帶動紅薯育秧產業發展。
「農權貸」是2017年7月唐山市供銷合作社與中國農業銀行唐山分行共同推出的一款農村產權抵押貸款新產品。經過兩年多的完善發展,唐山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在構建起市、縣、鄉(村)「四位一體」農村產權交易體系的基礎上,又逐步形成了「交易鑑證+產權評估+抵押登記+風險補償+銀行貸款+資產處置」「六位一體」的農村產權金融惠農新模式。在唐山,農民憑藉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出具的《農村產權交易鑑證書》,在主管部門進行抵押登記後,就可以到銀行辦理貸款。「農權貸」因為解了很多生產大戶的燃眉之急,如今已經一傳十、十傳百,被農民認可。
唐山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為開平區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發放交易鑑證書。資料圖
唐山「農權貸」模式的完善發展是河北全省農村產權交易服務體系市場功能不斷完善的重要表現之一。記者從8月2日在唐山舉辦的2019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論壇上了解到,河北已經有18個縣級政府賦予供銷合作社農村產權交易平台農村產權抵押登記功能,可開展抵押融資服務,並且交易品種從以土地經營權、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為主,正逐步向林權、社有資產、農村集體建設項目招標等多品種擴展。
河北是全國唯一一個由供銷合作社主導構建全省農村產權交易體系的省份。2015年4月,經河北省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討論通過,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印發河北省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組建方案和河北省農村產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冀政辦字〔2015〕33號),明確全省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由省供銷合作社實施。
據了解,當前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建設多以縣域交易中心為主,而各縣域政府主導部門不統一,有農工委、農業廳、國土局、金融辦、綜合產權交易所,少數交由供銷合作社系統。由於主導部門不同,導致各地交易中心的交易範疇、市場覆蓋、操作流程、平台系統等大相逕庭。這也使很多地方難以形成統一的市級平台,更為搭建省級平台製造了極大的障礙。從這個意義上講,河北依託供銷合作社完整的五級組織體系搭建全省農村產權交易體系非常具有借鑑意義。
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截至目前,河北全省共建產權交易機構155家,其中省級1家、市級(含定州、辛集)12家、縣級142家。市、縣交易機構依託鄉(鎮、街道辦事處)農經站和村級便民服務中心(或村「兩委」)建設基層服務站點。
唐山市
鄉鎮服務站覆蓋率66%,村級經紀人覆蓋率50%。
張家口市
在163個鄉鎮建立了農村產權流轉服務站,覆蓋率81.9%,在2987個行政村發展了信息聯絡員,覆蓋率73.4%。
四川綿陽市供銷合作社
在全市按照「市服務、縣交易、鎮審核、村收集」的功能定位,建成市、縣交易中心10個、鄉(鎮)服務站277個、村(社區)信息收集點3370 個,從業人員達4000餘人,構建起一體化運營的市、縣、鎮、村四級網絡服務體系,成為四川省第一個農村產權交易服務體系全覆蓋的市州。
河北和四川綿陽的實踐充分證明了供銷合作社在構建農村產權交易服務體系方面的組織優勢。此外,專家們在論壇上也表示,由於土地確權尚未完成,大部分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如何通過提供多元化、綜合性服務提升進場交易效率和平台自身的市場運營能力非常重要,供銷合作社打造與農民利益緊密聯結的綜合服務平台有利於產權交易市場的孵化。
論壇上各地供銷合作社對供銷合作社如何發揮優勢參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熱切關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秦中春表示,
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保障農民財產權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重要舉措,也是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任務。而隨著確權工作的推進,農村各類資產、用地交易也將進入活躍期,蘊含著巨大的市場空間。供銷合作社系統很重要很特殊,在服務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農村經濟創新發展中具有比較優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更多改革樣本請識別二維碼
來源/中華合作時報
本期編輯/陳瑋琇
監製/王勇
合作電話:010-63702668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2019年征訂開始啦!
歡迎訂閱《中華合作時報》,
供銷合作社自己的媒體,
不一樣的深度、不一樣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