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城市精細化管理「十大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甘州區南街街道著力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居民群眾主體作用,全面有序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向縱深發展,進一步提升居民群眾幸福生活指數。
耕好「責任田」,變「模糊干」為「精準干」。街道調整充實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實行領導聯繫社區制度,街道黨工委書記、副書記、社區黨委書記聯繫網格支部,街道班子成員分片包社區,積極履行職責,切實做到「四個親自」,層層分解任務,量化目標,明確責任。通過「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班子成員協助抓,責任科室重點抓,使精細化管理工作實現精細化設崗、精細化定責、精細化分工、精細化治理。以黨員聯繫群眾為「紐帶」,以「路長制」「河長制」為抓手,實行網格化管理模式,責任到人到路段,常態化巡查整治。
耕好「思想田」,變「被動干」為「主動干」。街道將黨員活動日作為黨員凝心聚力的「主陣地」,推動黨建與環境整治有機融合,通過「固定黨日」「黨性實踐」活動宣傳城市精細化管理相關內容、積極開展環境衛生整治,主動擔當作為,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凝聚思想行動共識,變「被動干」為「主動干」,至目前開展衛生整治12次,清理衛生死角24處,清理垃圾3噸,改善了轄區內環境衛生狀況,激發了黨員為民服務的熱情,更拉近了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同時,將環境衛生專項整治的「成績單」,實行督查結果「紅黑榜」公示制度,第一季度共評出上「紅榜」物業企業7個,自管小區6個,上「黑榜」物業企業1個,自管小區5個,並在轄區進行了公示。
耕好「評比田」,變「突擊干」為「常態干」。街道建立健全環境衛生工作督查考核評價機制,實行日查、周檢、月評、年考核制度,採取「不限定時間、不事先通知」的隨機督查檢查方式,切實用督查結果倒逼治理責任落實。針對無物業小區樓院衛生髒亂差、物業管理「真空現象」、物業市場「機制失靈」等問題,結合「先鋒物業」工作,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將黨建工作嵌入物業管理服務,指導社區成立了市農業局家屬樓、南關搬遷區、肉聯廠家屬樓等18個小區的業主委員會,成立物業黨支部 19個,推選了502名黨員中心戶,進一步明確網格長樓院長工作職責,真正做到衛生有人抓,治安有人管、服務有人做的良好局面。整合社會力量,組建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巾幗服務隊等隊伍每周五集中對轄區三無樓院、綠化帶、下水井口等髒源死角進行集中清掃整治,推動城市精細化整治常抓不懈。(蔡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