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彥雨航+睢冉:是兄弟情深,還是利益綁架?

2019-08-29     馬宏觀

8月30日,中國男籃公布了參加籃球世界盃的12人名單,如我們很早就知道的那樣,那上面沒有丁彥雨航的名字。兩個月之後開打的CBA新賽季,我們也有可能看不到丁彥雨航的身影。這種情況,丁彥雨航肯定很著急。

但是,他的經紀公司比他還抓狂,在網絡上隔空叫陣咄咄逼人,山東西王籃球俱樂部則據理力爭,雙方打了一波小高潮,好不熱鬧。問題來了:經紀公司如此孤注一擲,對丁彥雨航來說真的划算嗎?

兄弟與利益如何選?

往前推兩年,丁彥雨航與睢冉都對外宣稱兩人是好兄弟,親如家人,經常在社交平台和電視鏡頭前上秀「恩愛」。可是這一年多的時間,睢冉實現了從球員到老闆的轉型,本來就不善言談的丁彥雨航,話越來越少。比如說這一次,所有人都在等待丁彥雨航站出來說句話,表個態,可他選擇了沉默。

丁彥雨航為何不說話?睢冉究竟是不是丁彥雨航的經紀人?在山東西王籃球俱樂部發出丁彥雨航的情況說明之後,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有這些疑問。

8月29日,北京紐勒維爾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博上貼出了「證據」:2019年度中國籃協經紀人備案公示名單截屏。在這份名單上,周琦、丁彥雨航是經紀人劉宇航代理的球員。該公司在官微上表示,劉宇航是其正式員工。

如果嚴謹表述的話,丁彥雨航的經紀人是劉宇航,而不是睢冉。當然,考慮到睢冉是北京紐勒維爾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的法人,他代為行使經紀人權利也能說得過去。

經紀人要為客戶服務,力求讓客戶的價值最大化。在我國,絕大部分籃球經紀人為人處世都很低調,跟俱樂部保持著不錯的聯繫,以求能實現公司、球員、俱樂部共贏的局面。有時候吃點啞巴虧,大部分經紀人也會忍氣吞聲,誰讓俱樂部是甲方、自己是乙方呢?

相比之下,睢冉採取了激進、極端的方式:通過社交媒體喊話,以求得到更大範圍的關注,以此來向俱樂部施加壓力。遺憾的是,俱樂部方面根本不吃這一套,以一種強硬的姿態表達了己方的立場。顯然,睢冉此舉不僅沒有達到目的,反而讓局面更加糟糕了。

迄今為止,丁彥雨航從未在公開場合承認自己是睢冉旗下的簽約球員,甚至在私下裡告知山東西王籃球俱樂部:自己沒有與經紀公司簽約,也不會委託任何經紀人與俱樂部談判。這個細節,著實耐人尋味。

丁彥雨航受益幾何?

文體明星聘用經紀人,無非是想讓自身的品牌價值最大化,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成為紐勒維爾體育的簽約球員之後,丁彥雨航得到了哪些好處呢?他的身價有多大的提升?口碑比以前更好了嗎?

在工資方面,丁彥雨航在2018-2019賽季沒有跟山東西王簽合同,而是跑到了美國G聯賽尋找機會,這一塊損失不小。如果留在山東打CBA的話,參照他在2017-2018賽季的工資水平,即便整個賽季打不了幾場球,俱樂部給他的保底收入也不會少於1000萬。

在商業代言方面,丁彥雨航數年前跟耐克簽了一份長合同,現在還處於合同期內。早些年,他還跟一家啤酒品牌短暫簽約。現在,丁彥雨航身上的商業合同,除了耐克,還有哪些?按理說,對於他這種拿過兩屆常規賽MVP的紅人,如果經紀人運作得當,談個商業代言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在江湖地位方面,丁彥雨航並非睢冉公司的「頭牌」。該公司旗下的周琦、王哲林也是大腕,周琦在NBA打過球,是貨真價實的前NBA球員;王哲林也被NBA選中過,且剛拿了常規賽MVP。更重要的是,這兩位球員沒有較為嚴重的傷病,職業生涯處於往上走的階段。相比之下,丁彥雨航的處境不是很理想。單純從商業的角度來說,若對三人進行排序,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在事業發展方面,丁彥雨航這兩年一門心思要去NBA打球,把自己放在了一個非常高的位置上。事實上,即使在他受傷之前,其水平也達不到NBA的要求,更別說現在了。作為丁彥雨航的經紀人,應為客戶提供足夠客觀的情報,使其正視自己,做出相對正確的選擇,而不是與客戶一起好高騖遠。

會不會重蹈衡藝豐覆轍?

現在的局面對丁彥雨航很不利,倘若他不及時踩剎車的話,就有重蹈衡藝豐覆轍的可能。

作為江蘇男籃青訓系統培養出來的球員,衡藝豐在2014-2015賽季代表江蘇出戰CBA,場均出戰17.1分鐘,得到6分,三分命中率34%,其表現得到了業內的一致認可。那一年,他才20歲。

2015年夏天,衡藝豐通過經紀人向俱樂部提出漲薪的要求,雙方的溝通不是很順暢。事實上,江蘇肯帝亞當時一年的投入高達幾千萬,多給衡藝豐開幾十萬的工資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經紀人在談判時姿態強硬,讓俱樂部方面感覺很不爽。

雙方談崩的直接後果是,衡藝豐在2015-2016賽季無球可打。2016年夏天,經紀人慾運作衡藝豐加盟佛山男籃,遭到了江蘇肯帝亞的堅決反對,由於衡藝豐跟江蘇還有合同在身,故而他在2016-2017賽季又坐了球監。

直到2017年夏天,佛山提出用「史鴻飛+400萬」交換衡藝豐,這事兒才算了結。遺憾的是,兩年沒打球的衡藝豐,從此之後泯然眾人矣。2017-2018賽季,衡藝豐場均出戰13.2分鐘,得到2分,三分球命中率20%;2018-2019賽季,他場均出戰8.8分鐘,得到1.9分,三分命中率33%。

那兩年的談判,衡藝豐並沒有出面跟俱樂部溝通,而是由經紀人全權代表。結果,那位經紀人跟江蘇肯帝亞俱樂部搞得水火不容,俱樂部才下定決心維護自身權益與尊嚴,不惜廢掉自己青訓培養出來的苗子。

當然,丁彥雨航的天賦和能力是衡藝豐所無法比擬的。在遭遇一連串的傷病之後,丁彥雨航只要恢復以往的七成功力,也能夠在CBA有立足之地,也能打出不錯的成績單。

從歷史上看,經紀公司在網絡上跟俱樂部公開撕逼,球員不會從中得到任何好處,事情只會越來越糟糕,乃至最終無法收拾。想想看,如果球員或是經紀人鬧騰一番就能達到目的,其他球員自然會效仿,俱樂部願意看到這種情況嗎?從江蘇肯帝亞的衡藝豐到北京首鋼的孫悅,都在這方面吃夠了苦頭。

作為一名球員,衡藝豐也好,丁彥雨航也罷,最需要的是上場打球,而不是跟俱樂部鬥氣。畢竟,對於任何一名球員來說,如果兩年不打球的話,其損失都是無法估量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fCT3mwBJleJMoPM8mU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