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大的醜聞,別被內娛熱搜壓下去

2023-08-27     視覺志

原標題:今年最大的醜聞,別被內娛熱搜壓下去

「不給回扣就不用藥」,一句話讓藥商送來上百萬。

「拿不出100萬的『好處費』就寫借條」,逼得藥企連本帶息送上186萬。

一台進口價1500萬的醫療設備,憑空變出1600萬的回扣。

「量身定製」式招標,讓房地產商乖乖獻上房產100套,附加停車位100個。

很難想像,這一樁樁觸目驚心的事件,其主人公都是有著「白衣天使」之稱的醫生。

醫院,本是救死扶傷的神聖地方,卻淪為腐敗醫生斂財的工具。

醫生,本是懸壺濟世的仁義之輩,卻淪為利慾薰心的貪財之徒。

外表潔凈的白大褂,內里早已腐朽發爛成黑色。

今年年初至今,已經有近200位院長、書記落馬,醫藥領域迎來史上最強反腐風暴。

醫院裡的蛀蟲,以及骯髒的地下交易都到了該被一一清算的時候。

揭開黑幕

醫療界有一個公開的秘密——帶金銷售

醫藥企業生產出一種藥物或是醫療器械,要想進入醫院獲利就需要一個中間人去和醫院溝通。

這個中間人就是醫藥代表。

臨床醫生由於工作忙,無法及時了解前沿醫學信息,醫藥代表就起到了傳遞信息的職能,「向醫生介紹前沿醫藥信息、醫藥設備信息,以達到促進疾病治療的作用」。

看上去,醫藥代表既幫助了醫生,又有助於患者,本該和醫生一樣受人尊敬。

但在現實中,醫藥代表長期和賄賂掛鉤,是萬惡之源。

縱觀醫生貪腐案件,醫藥、藥械購銷領域是腐敗的「重災區」,而這些大多都和醫藥代表有關。

一款藥物或是醫藥器械從入院到推廣、銷售,涉及多個部門,醫藥代表需要疏通各個部門。

在每個環節的打通過程中,每個環節的當權者都能從中獲利。

在帶金銷售盛行的時候,醫生拿到的回扣能占到30%-50%。

浙江麗水市中心醫院某位麻醉科主任,收受回扣三百多萬元。

調查後發現,醫院對接的數家醫藥公司及代理商「明碼標價」,每款產品都以「支」、「套」為單位確定回扣計算標準。

徐州某醫院的功能檢查科主任和供應商非法交易,約定每使用一張膠片收取2-3元回扣。

開頭提到的1600萬回扣也是如此。

一台進口價為1500萬的醫療器械,雲南普洱市人民醫院院長楊文俊不顧其他領導反對以3520萬元購入,中間的千萬差額全進了他的腰包,回扣比設備價格還高。

大到千萬醫療器械,小到膠片回扣,利益輸送遍布醫院各個角落。

近年來,隨著國家嚴查帶金銷售,收受回扣的方式變得更為隱蔽和複雜。

其中常見的方式就是學術會議

通常,學術會議由多家醫藥企業贊助,藥企會指定醫生或研發人員對產品進行宣傳,作為回報,藥企會報銷醫生的交通住宿費,支付醫生酬勞。

這成了不法分子利益輸送的渠道。

此前,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為讓醫生多開藥,借「講課費」行賄。

醫藥代表譚某對湖南某醫院的肝病中心副主任醫師李某行賄,約定每開出一盒藥給他20元回扣。

譚某每月送錢時會給他一張「講課單」讓他簽字,言明這是「講課費」。

譚某一年按月支付他12次講課費,實際上,李某總共只講了兩三次課,其他全是捏造的。

該公司甚至提前準備好了五六套醫生講課用的課件,行賄時可以做到一個月不重樣。

除了帶金銷售,「量身定製」式招標也是腐敗醫生獲取非法利益的手段。

四川資陽市人民醫院院長劉學鵬,多次降低採購要求,幫助幾家藥企換著「名頭」中標,以此長期向醫院供藥。

對於一些關係好的藥品供應商,購銷合同到期後,劉學鵬連招投標的「表面文章」也不做了,直接續簽合同。

期間,受到關照的藥商老闆們向劉學鵬源源不斷地輸送「感謝費」。

20萬元為一捆,劉學鵬將成捆成捆的現金提回家中,藏在沙發底下、衣櫃里。

此外,醫院工程建設項目也沒逃過權錢交易。

資陽市人民醫院的住院大樓、腫瘤中心大樓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時,劉學鵬透露給一家建築公司招標的重要信息,幫助其順利中標,期間收受賄賂多達四百多萬。

從醫藥、醫療器械到醫院工程建設,可以說,醫藥貪腐無孔不入。

醫藥貪腐,患者買單

藥品、醫療設備被附加了高額回扣,誰來為此買單?

患者成為腐敗利益鏈的冤大頭。

最直觀地體現就是藥價飆升,檢查名目繁多。

經典案件是2013年葛蘭素史克案。

葛蘭素史克是一家跨國公司,為了打開中國市場,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GSKCI)決定調整銷售策略,用金錢賄賂開道,以提高銷量。

醫藥代表每月有3000~5000元可以用在醫生身上,如果不夠,還可以申請更多費用,總的不超過藥價一定比例。

公司還會對醫藥代表進行培訓,教他們如何為不法交易披上合法的外衣。

從上到下,「帶金銷售」堂而皇之地成為公司的核心銷售策略。

這一行為直接導致藥價飆升。

以知名藥品賀普丁為例,這款藥品的真實成本為15.7元,韓國售價是18元,英國不到30元,而它在中國的最高零售價竟然翻了十倍還多,高達207元。

根據統計,GSKCI的行賄費用占到藥價的30%,每年的總金額高達數億元人民幣。

憑藉此舉,GSKCI銷量暴漲,2009年到2012年的銷售收入從39億元增長到近70億元。

可想而知,有多少患者深受其害。

當利益蒙蔽醫生的雙眼,患者將會成為一款金融產品。

醫治疾病變成手段,如何榨乾其價值才是目的。

湖南湘雅二醫院「惡魔醫生」劉翔峰事跡曝光後,震驚全國。

凡是經過他手的患者,沒病變有病,小病變大病,沒有一個患者能逃得過他的過度診療。

有患者找他看病,只要稍微有點異物傾向,不管是不是腫瘤,一律按腫瘤處理,「先做化療再說」,如果病人挺過去了就說治好了,如果沒挺過去,就讓他們認命。

還有醫院知情人士爆料:「機器人做不完全性腸梗阻,開進去找不到梗阻段,就把正常腸管切下來給家屬看。」

2022年6月,湖南一位患者親歷過度診療,深受其害。

李晴的父親被查出直腸腫瘤,劉翔峰建議患者進行肛門改道。

蹊蹺的是,李晴所在上海的醫生朋友卻告訴她,她的父親腫瘤處距離肛門8~12厘米,不需要採用改道治療。

李晴拒絕了這套治療方案,沒想到,劉翔峰卻反覆警告她:「不做改道可能命就保不住了。」

最後,李晴選擇相信劉翔峰,讓父親做了手術。

術後不久,糟糕的事情又發生了。

劉翔峰說病人病情惡化,危及生命。

經過檢查後,劉翔峰讓患者配合服用蛋白粉,才能有效加快病情好轉。

耐人尋味的是,很多劉翔峰的患者,都有被要求購買蛋白粉的經歷。

對於病人來說,這樣的黑心醫生和謀財害命的強盜簡直沒有什麼不同。

黑心醫生的存在,影響的是整個醫生群體。

久而久之,患者和醫生的信任出現裂痕,醫患關係變得越發敏感緊張,甚至近些年惡性傷醫事件頻發。

再說遠一點,醫商勾結影響的是整個中國醫藥的發展。

醫藥企業通過行賄打開市場,受賄的醫生為其大開綠燈,這等於變相逼著守法企業踏入禁區。

四川資陽市人民醫院院長劉學鵬為了獨攬醫院醫藥審批大權,將醫藥供應商從200家銳減至與其有利益輸送的5家。

原本屬於195家藥企的機會就這樣不明不白地被奪走了。

整個醫藥市場的公平何從談起?

此外,由於行賄送回扣,藥企的銷售費用占比隨之增多,相對應的研發費用就會下降。

對於一家藥企來說,研發新藥本應是重中之重,但因為回扣的存在,研發變得沒有利潤可言。

藥企喪失創新動力,中國醫藥又該如何發展呢?

GSKCI一位高管被抓後,曾發出這樣的感嘆:

「縱觀如今的醫藥市場,患者看病難、用藥貴等現象,醫藥領域的商業賄賂是根源之一。」

到最後,藥企數著錢笑開花,黑心醫生高枕無憂。

只有患者成了最大受害者。

每一個沒錢看病、沒藥治病的患者,腐敗鏈條上的每個醫生和藥企都有責任。

眾盼所歸

終於,我們等來了力度空前的醫藥反腐。

早在三個月前,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4部門聯合發布糾正醫藥行業不正之風的通知。

不到一年,就有近200位院長、書記落馬。

從貪腐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次反腐調查範圍之廣,人員之廣。

不僅是大型三甲醫院,鄉鎮醫院也有涉及。

落馬的書記、院長中,就算是退休人員也不會放過。

我們明顯能感覺到,這次國家是鐵了心地要把醫院的蛀蟲清理乾淨。

正當反腐大刀闊斧地進行時,網上卻湧現出一些歪理邪說。

尤其是「醫院系統崩潰論」,甚囂塵上:

「這次醫療反腐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導致我們國家醫療系統全線崩潰。」

還有杞人憂天的:

「被抓的院長、各科室主任,都是各個學科的專家,一個專家最少需要國家培養30年以上。把技術好的醫生、主任、院長都抓完了,誰給老百姓看病呢?」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21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1年,全國公立醫院11804個,民營醫院24766個。

今年被查的院長、書記總共不到200人,如此比例,醫療系統談何全線崩潰?

再說「不該抓技術精湛的醫生」,這就更扯了。

無論是誰都沒有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特權,這是常識。

功勞不是免死金牌,資歷深、醫術高也不是逃脫懲罰的理由。

如果犯了錯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這不是等於告訴其他守法的醫生「只要醫術高就能放肆貪腐」嗎?

長期以來,醫生一直是值得社會尊敬的群體,尤其是疫情期間湧現出的無數醫者,他們置個人生死於不顧,懷著救死扶傷的初心,將病人的生命視為信仰——

年逾八十的鐘南山坐上一列開往武漢的火車,滿臉疲態;

患有漸凍症的張定宇院長,一瘸一拐地奔忙在醫院各科室;

全國各地的醫生紛紛寫下「請戰書」,按上紅手印,集體奔赴疫區。

.......

是這些兢兢業業的正直醫者,支撐起整個醫療系統的運轉,支撐起「白衣天使」的稱號。

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整個社會對醫生的尊敬才沒有被消解。

只有清除出醫療系統的蛀蟲,才能洗刷醫生的污名,才能給正直的醫者一個交待。

當然,反腐真正惠及的還是廣大老百姓。

成效是立竿見影的。

廣東中山市坦洲人民醫院院長羅勇收受病人紅包禮金、醫藥代表回扣、醫療設備供應商回扣,總計近三千多萬。

羅勇被查後,醫院人均就醫成本下降1400餘元。

千萬不要覺得這1400元微不足道。

貪腐醫生收的每一次回扣,腳下都踩著無數家庭的血和淚。

為籌集孩子的醫藥費,95後媽媽夏雪抱著孩子送外賣,平均一單只有三四塊錢,丈夫做裝卸工,一天掙不到200塊。

「最美騎手媽媽」鄒小容為給患有尿毒症的兒子換腎,她5年間跑的里程超過13萬公里,每天送外賣到凌晨兩三點,無論颳風下雨從未休息過。

80後父親為給患癌女兒治病兼職送外賣,為了省錢,他經常不吃早餐,幾次累暈在送餐途中。

四川自貢一位父親為了省錢給患有白血病的女兒治病,每天的飯錢不超過兩塊錢。

..........

人們常說,要想毀掉一個家庭,生一場病就夠了。

辛辛苦苦大半輩子,一病回到解放前,沒錢治病的絕望悲劇幾乎每天都在醫院上演,而那些被疾病壓垮的家庭不辭辛勞掙的每一分錢,絕不該為腐敗買單。

這場反腐風暴就應該再轟轟烈烈一點,將醫院裡的蛀蟲全都清除乾淨,還醫院一片晴朗,為廣大醫者正名,讓患者「看病難、看病貴」不再是一個難題。

27 / Aug / 2023

監製:視覺志

編輯:哈酥

微博:視覺志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來微博找小視玩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f67819e7f92834986ff5343d03d69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