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懷念趙本山,就越恨小瀋陽「不爭氣」

2022-02-08     好歌獻給你

原標題:越懷念趙本山,就越恨小瀋陽「不爭氣」

趙本山這個名字,曾經跟春晚舞台牢牢綁在一起,承載著許多人心中的「年味」。

令人遺憾的是,自從趙本山退出之後,他的眾多弟子沒人能繼承「小品王」的衣缽,在春晚舞台上繼續給大家帶來歡樂。

曾經一度被視為「趙本山接班人」的小瀋陽,跟著師父踏上春晚舞台,一夜成名之後嘗到甜頭的小瀋陽,乾脆一頭扎進娛樂圈,甚至放棄小品表演,這也成了許多人心裡的一大痛點。

如今我們越懷念趙本山,就越恨小瀋陽「不爭氣」!

對徒弟向來以嚴苛著稱的趙本山,帶著小瀋陽前後上了兩次春晚,幾十個師兄弟都沒享受過這個待遇,小瀋陽最初確實是被當作「接班人」來培養的。

他卻成了「扶不起的阿斗」,起碼在小品舞台上,小瀋陽的表現確實是這樣的。從「天之驕子」到銷聲匿跡,小瀋陽的經歷也值得我們深思。

小瀋陽的命運,以認識趙本山為分水嶺。

認識趙本山之前的小瀋陽,他的人生用一個「苦」字來形容也不為過。

家境貧寒,在舞台上靠「裝瘋賣傻」討生活,後來有幸進入鐵嶺民間藝術團學習二人轉,雖有一副好嗓子,但生活依舊步步艱辛。

被觀眾逼著喝酒喝到吐,拉著媳婦轉場賣唱滿是心酸,做這些事情,也不過是為了碎銀幾兩來養家餬口。

被生計推著走的小瀋陽,一直在捫心自問「這是人乾的活嗎」,並且下定決心「下輩子可不幹這個了」。

2006年的一通電話,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雖說被人耍的日子很苦,但小瀋陽也逐漸在二人轉的圈子裡逐漸有了名氣,更是引起了「小品王」趙本山的注意。

趙本山給小瀋陽打了一通電話,向小瀋陽發出邀請:「來瀋陽發展吧!」

就這樣,小瀋陽成功拜師,成為趙本山的第25位徒弟。

有了名師的加持,小瀋陽陸續登上更大的舞台,但趙本山有更大的野心:帶他上春晚。

2008年,小瀋陽開始準備征戰春晚。

但當時排練的節目《我要當明星》因為與晚會主題不符,未能過審。

而後節目作為「遺珠」被選上參加元宵晚會,最後由於時長原因,小瀋陽再次與央視舞台失之交臂。

然而在觀眾和輿論的烘托引導下,小瀋陽的人氣和名氣正在一步步水漲船高。

直到2009年,趙本山帶著《不差錢》的劇本和小瀋陽再度衝擊春晚,這一次,他們終於取得了成功。

小品《不差錢》成了那一年春晚的爆款節目。

油頭偏分、蘇格蘭花裙子,加上娘兮兮的風格,讓小瀋陽一夜爆紅。當年吃過的苦、受過的累,換成了後來的「一朝成名天下聞」,值!

在那個還沒有頂流概念的時代,小瀋陽無疑就是當時的頂流。春晚強大的造星能力,在他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就連當時的春晚總導演郎昆都忍不住感慨萬千:小瀋陽,將來會媲美趙本山!

彼時的小瀋陽在一炮而紅之後,商業價值也如潮水般湧向他,接商演、拍電影、演電視,小瀋陽忙得不亦樂乎,成為趙家班名符其實的「金字招牌」和「吸金王」。

被成千上萬人追捧的小瀋陽,沉浸在名利和掌聲之中,殊不知,命運的饋贈早已被暗中標好了價碼。畢竟追捧聲也孕育著危機。

小瀋陽在一夜爆紅後的2009年,成了炙手可熱的明星偶像,各路邀約紛至沓來,本山傳媒順勢推出《小瀋陽全國演笑會》的巡演。

巡演上百場,平均每場門票收入200萬,總票房超過2.6億。

媒體報道,浙江衛視豪擲了大價錢,才請到小瀋陽參加跨年晚會。風頭正盛的小瀋陽,不管是人氣還是商業價值,都壓過當時的一線男演員孫紅雷。

除了巡演,各種廣告代言也隨之而來,當時小瀋陽的代言費也價格不菲。

爆紅一年後,在外跑場的小瀋陽空降劉老根大舞台,壓軸出場的他重現《不差錢》的經典場面。

表演結束離場時,有人發現他已經換了座駕,100多萬的豪車,車牌號是他的出生年份。

2009年一年,小瀋陽為本山傳媒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是人盡皆知的「吸金王」。當年小瀋陽的吸金能力,即使放到現在的娛樂圈,能與之匹敵的人也寥寥無幾。

就連他自己都說:「上完春晚之後,就跟做了一場夢一樣。」

或許是因為從前窮怕了,吃了那麼多苦的小瀋陽,在嘗到名利的滋味之後,還是「飄」了。

就連師父趙本山都不免替他擔憂,不僅特意囑咐妻子沈春陽多盯著他,還特意提醒小瀋陽:「不能出去花天酒地,沒有觀眾你什麼都不是。」

嘗到甜頭的小瀋陽,開足馬力開啟了他的撈金之旅。

小瀋陽踏上影視道路時,找到他的第一個導演就是「國師」張藝謀。

雖然演小品小瀋陽很在行,但他對於拍電影卻一竅不懂,後來回憶起拍攝過程,小瀋陽說:

「我不會拍,站哪裡,幹什麼,都不知道,很聽話,讓我怎麼來,我就怎麼來。」

儘管自己根本不知道演戲是什麼,怎麼演戲,而且早已不再為生計發愁的小瀋陽,依然在「謀生」想法的驅使下,只要給到自己的劇本幾乎通通接下。

僅在2009-2013年的短短几年時間裡,小瀋陽就拍了19部影視劇,最多的一年拍了9部戲。往往這一部戲的角色還沒沉浸進去,人就已經到了另一個劇組去拍戲了。

但是演員從來不是以量取勝,儘管小瀋陽很高產,可是他的作品無一例外都撲街了。

2009年的《三槍拍案驚奇》評分4.7,小瀋陽還被「金掃帚獎」評為「年度最令人失望男主角」。

2010年的《大笑江湖》,師父趙本山親自挂帥,還請來了吳宗憲、曾志偉、林熙蕾等大腕助陣,4.7的評分也讓這部大片難逃「爛片」之名。

2012年,小瀋陽搭檔張柏芝拍攝《河東獅吼2》,3.4的評分刷新了他的作品新低,小瀋陽也再次喜提「金掃帚獎」最令人失望男演員獎。

無節制撈金的弊端已然顯露無疑,或許走到這一步的時候,小瀋陽就該停下來反思一下。

可是沒有停下腳步的小瀋陽,觀眾眼睜睜看著他陷入爛片漩渦,成為「票房毒藥」。

如果說影視上的撲街是小瀋陽並不了解自己,沒能找準定位的「惡果」,那么小品舞台上獨屬於他的「蘇格蘭情調」,在短短几年時間裡就不再受寵,這才是他的「致命傷」。

2010年,趙本山帶著小瀋陽二登春晚舞台,表演了小品《捐助》。然而在這部小品中,小瀋陽昔日的表演風格卻越發顯得尷尬。

在《捐助》中,趙本山還帶上了另一位「高徒」王小利,戲份與小瀋陽不相伯仲,甚至小瀋陽的表演有被壓制的跡象,呈現出來的效果並不出彩。

趙本山曾在採訪中提到:「我自己的舞台演出,我就不太敢用小瀋陽。」

因為觀眾只想看「名人」小瀋陽,並不在乎作品好壞。

這也是為何在《捐助》之後,許多人說趙本山這是有意借著還有餘熱的小瀋陽來作為跳板,借他的名來捧趙家班其他成員。

一人獨大,終歸是怕,坐在趙本山的位置試想一下:誰會願意把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裡呢?

趙本山曾說過:「財富這個東西,突然給到你面前,你能駕馭住就是你的財富,你要沒那個命,你就駕馭不了,會出問題。」

此時此刻,徜徉在名利之中的小瀋陽,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觀眾和時代拋棄他的時候,居然連聲招呼都不會打。

影視上的屢次失手,讓小瀋陽萌生了重回小品舞台的念頭,事實上,他也的確這麼做了。

2015年,小瀋陽以助演身份,參加了第一季的《歡樂喜劇人》,當他出場的那一刻,依舊是賤兮兮的「蘇格蘭情調」,卻沒有了往日的新鮮感。

到了2016年,小瀋陽以「小品演員」的身份,參加第二季《歡樂喜劇人》。憑藉昔日殘存的人氣和觀眾的情懷,他多場比賽蟬聯第一。

儘管成績不錯,大家也發現在這個競技舞台上,他拿下的三次第一,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啃老本」,卻沒有長足的進步。

即便沒有突破,但按照屢次拿第一的勢頭來看,他有足夠的實力劍指「喜劇人」冠軍的寶座。

可在第五期表演結束獲得第一之後,小瀋陽居然宣布退賽了。

對於他的退賽,有人覺得他是見好就收,也有人覺得他是江郎才盡,倒不如用體面的方式離開。

在演戲這條路上,小瀋陽有很深的執念,這種執念要遠遠大於捧紅他的小品。

2020年,小瀋陽參加了演技類競技綜藝《我就是演員》,並挑戰熱播劇《隱秘的角落》中「張東升」一角。

戲還沒演完,就被導師集體滅了燈,章子怡甚至一點面子都沒給他留:「你演戲沒法看,為什麼不回去演小品?」

事實上,章子怡的疑問,也是大家的困惑。

曾經趙家班的金字招牌,被視為趙本山「接班人」的小瀋陽,直截了當地說:

「小品我放棄了,因為研究不出來好的包袱了,沒有特別好的事,不新鮮了。小品現在都是喜頭悲尾,我不喜歡。」

其實早在《我就是演員》之前,小瀋陽在參加綜藝《青春環遊記》時,郎朗就問過他:「有沒有考慮做新的小品作品?」

當時小瀋陽有些難以啟齒:「這個小品吶,我現在就感覺,受傷。」

言畢,他看向一旁的賈玲:「妹子,你帶帶哥。」

到了2021年,「趙家班」推出首檔團綜《象牙山愛逗團》,昔日師兄弟悉數到場,卻不見曾經的紅人小瀋陽。

事已至此,小瀋陽即便是開始反思自己,也為時已晚。

趙本山曾對小瀋陽說過:「你一定要站在地上,一定別飄,你什麼都不是,可千萬別覺得是啥。你先把你自己看清,把自己找著,我們是哪兒來的。」

小瀋陽身上最大的問題,恰恰是沒有看清自己。

他在自己不擅長的影視領域,將在小品舞台上積累起來的好感一點點消磨殆盡,觀眾的期望也隨之漸漸變成了失望,直至絕望。

小瀋陽說自己不喜歡「喜頭悲尾」的小品,道出了如今小品創作刻意煽情的弊病。

但回歸到他自己身上,他並不是一個有想法的小品藝人,更不是像趙本山那樣的開拓者。

在很大程度上,小瀋陽更像是一個有些天賦、有了機遇、有個平台又有些幸運的「普通人」。

就像當年將他捧上神壇的小品《不差錢》,其中所有的包袱都是趙本山設計的,恰逢彩排期間趙老師又生病,於是所有響亮的梗和出彩地方都放到了小瀋陽身上。

換言之,趙本山將所有的框架調整好,內容填充完整,小瀋陽只需要照著劇本,老老實實、順利地演出來,大火是必然的。

或許沒有小瀋陽,換成其他人,結果也是一樣的。

活在趙本山羽翼下的小瀋陽,只能說是一個優秀的「執行者」,卻從來不是一個合格的「創作者」。

回顧他爆紅初期的巡演,無一不是在重複著相同的段子、相似的場景,更多的是靠模仿和演唱,但凡能在喜劇領域挑大樑的,哪個不是具備紮實的創作能力。

即便是後來同樣靠著「賤兮兮」出圈的岳雲鵬,他自己也得琢磨相聲段子。

相比於小瀋陽的一夜爆紅,岳雲鵬的成功則是靠著十幾年如一日紮實的基本功,經過漫長努力一點點熬出來的。

而小瀋陽錯把平台當本事,先期靠著老天爺賞飯的才能混得遊刃有餘,卻忘了天功非己功。

2009年春晚,小瀋陽異軍突起的時候,很多人說他會取代趙本山,成為下一個「春晚小品王」,而今看來,這不過是一場虛妄。

自2012年趙本山宣布退出春晚開始,「小品王」也隨之漸漸消失在春晚舞台上,下一個小品王仍未出現。

退出舞台之前,趙本山也嘗試過帶著其他徒弟登上春晚,意在培養,可惜最終未能成願;而彼時宋小寶、文松等趙家班的後起之秀,均未成氣候。

加之2010年賈玲首登春晚,拿了語言類節目三等獎;2012年,沈騰憑藉「郝建」為人所知;而後德雲社帶火了相聲,岳雲鵬等人火遍大江南北。

東北味道的小品在各方衝擊之下全線失守,難復往昔輝煌。而曾經被視為繼承人的小瀋陽早已隕落,趙本山的衣缽,至此啷鏘落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f4ba48b2aced80505d2d00649fa85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