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生產力的最後一塊短板補齊了?將搭載MacOS?

2022-05-10     ZAKER科技

原標題:iPad生產力的最後一塊短板補齊了?將搭載MacOS?

2010 年,喬布斯發布了第一代的 iPad,憑藉著優秀的外觀設計和強大的功能以及較高的易用性,iPad 可以說是一炮走紅,發布僅僅兩個月時間,銷量已經突破 300 萬台。毫不誇張地說,就連平板電腦這一概念也是被 iPad 帶火的。

娛樂?生產力?

iPad 之所以能成功,與其精準的定位密不可分。當年在喬布斯的眼裡,他把 iPad 定義成 "第三類設備 ", 既不是手機,也不是筆記本電腦。使用 iPad 在完成一些網頁瀏覽、圖片瀏覽、視頻觀看等任務時,要比筆記本電腦或智慧型手機用起來更順手、更方便。

老實說,iPad 這樣的產品對於消費者而言並不像手機和電腦那樣剛需,然而 iPad 還是精準地找到了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空擋,如此卡位不可謂不精準。

但對於 iPad 而言真乃成也定位敗也定位,何出此言?因為時代在發展,iPad 的定位也悄然發生著一些變化。2015 年隨著 iPad Air 的發布,蘋果宣布 iPad 開始正式向生產力市場進軍。這也就意味著iPad 不再是一台純粹的娛樂設備,原本只用於瀏覽網頁、圖片和看視頻的 iPad 也被時代賦予了新的任務。

為了讓 iPad 具備更強的生產力,蘋果發布了 Apple Pencle 和妙控鍵盤等一些列和 iPad 配套的附件。這的確在某種程度上讓 iPad 的效率更高了,生產力更強了。

但使 iPad 正式打上 " 生產力 " 標籤的當屬 iPad Pro,光是從這個 Pro 的後綴就不難看出它相比以往的 iPad 定位更高,蘋果希望 iPad Pro 能夠完成更多更複雜的任務。甚至用了" 你的下一台電腦,何必是電腦?"這樣的廣告語。由此,足見蘋果對於 iPad Pro 在生產力方面的野心。

不但在周邊配套和宣傳上配合,為了使 iPad 擁有更強的性能,蘋果甚至不惜一切代價的把桌面級的 M1 晶片塞進了最新的 iPad Pro 中,其頂配版本的內存也達到 16GB。這樣的硬體對於平板電腦而言甚至有些過剩,因為它已經完全達到了高配 Macbook Air 的水準。

但性能變強了,生產力就上去了嗎?事實證明,似乎並沒有!問題很明顯出在了軟體層面,首當其衝的就是 iPadOS 系統。縱然 iPad 擁有再強悍的性能,但 iPadOS 設計之初就是針對平板的,並無過多考慮生產力方面的需求。

當年的 iPad 憑藉著出色的產品定位大獲成功,而如今當 iPad 是定位於生產力工具,iPadOS 似乎成為了它的絆腳石。對於這一點,也早就有熱心網友給出了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案:直接給 iPad Pro 上 MacOS!

就技術層面而言這完全行得通,因為如今 iPad Pro 的硬體幾乎和 Macbook 系列完全一致,因此只要蘋果願意,給 iPad Pro 用上 MacOS 是分分鐘的事。但,蘋果官方卻是態度鮮明。iPad 產品營銷部的斯科特 · 布羅德里克(Scott Broderick)表示,iPad 和 Mac 是各不相同的、特色鮮明的兩個平台,現在如是,未來亦如是。

iPad 有望搭載 MacOS?

好傢夥,看這態度這是鐵了心不讓 iPad Pro 上 MacOS 了?其實也未必,畢竟 MacOS 的優勢蘋果心裡肯定是有數的。最近 Patently Apple 發現,蘋果雖然嘴上說不會做 macOS iPad,背地裡卻在悄悄進行研發,還申請了專利。

單從專利圖上看,這似乎與傳統的 iPad 並無太大區別。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所運行的是 macOS、而非 iPad 產品線一貫的 iPadOS。

從蘋果這項新專利來看,其類似於 iPad 的可拆卸底座。它包括觸控板、鍵盤、連接器,功能全面而且看上去更專業,還能變身成多種形態,比如帳篷模式、筆記本電腦模式,多少有點微軟 Surface 既視感。

蘋果還更進一步的為它配備了磁性的鍵盤鉸鏈,用以吸附 Apple Pencil,另有相機、投影儀、麥克風等一系列配件,應對各種專業需求,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都是一台生產力拉滿的 iPad。

種種跡象表明,對於 macOS 版的 iPad 蘋果並非完全沒有考慮,但至於它最終真的會上市以及何時上市這依然是未知數。

ZAKER 科技更想說的是,其實在許多時候,產品的形態並非要一定要有明確的界限,有些看似跨界或是小眾的產品依舊可以獲得成功。微軟的 Surfaces Pro 系列就是典型例子,它是一台平板電腦,但也是一台筆記本電腦,它運行著 Windows 系統,但卻毫無違和感。配上鍵盤以及 Surfaces Pen,一切都是那麼的恰如其分。

雖然以 Surface Pro 的價格來看,註定了它不可能有太高的銷量,但相信沒有人會否認 SurfacePro 的成功。而Surface Pro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它運行著大伙兒都熟悉的 Windows 系統,這使它擁有了極強的生產力。

反之,ARM 版本的 Surface ProX 則因為沒有搭載滿版 Windows 系統而受人冷落。

現在的 iPad 也時常被用戶調侃買前生產力、買後愛奇藝。這也從側面反映出 iPad 的生產力受限,其定位依舊難以擺脫喬布斯最初設想的網頁瀏覽、圖片瀏覽、視頻觀看等。這與蘋果現在極力宣傳的生產力顯然是背道而馳的。

其實iPadOS 與 macOS 也都是基於 Darwin 內核打造,因此要為 iPad 適配 macOS 難度並不大。眾所周知,macOS 在創作領域擁有許多優秀的軟體,比如蘋果自家的 Final Cut Pro 和 Logic Pro 等,而 iPad Pro 本身和其強大的周邊也深受許多創作者的喜愛,倘若蘋果能將二者優勢結合,也許能獲得 1+1>2 的效果。

相信不少網友都想像過 Final Cut Pro 或者完整版 Ps 運行在 iPad 上的樣子。

從 iPad 自身考慮,其已經擁有了媲美 Macbook 的硬體性能,但是 iPadOS 卻限制了 M1 的發揮,多少有點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

另一方面,iPad 搭載 macOS 有利於 ARM 桌面生態的普及,尤其是當下蘋果 Macbook 也開始全面擁抱 ARM 架構,正面臨轉型期的陣痛。以 Macbook 那點市場占有率來說著實不利於蘋果快速推進桌面端 ARM 的軟體生態。但如果有了 iPad 的加入,情況會大為改觀。

鑒於如今的蘋果已經全面轉向 ARM 架構,因此讓 iPad 搭載 macOS 似乎就顯得更加合理了。甚至有些用戶認為如果蘋果真的想普及 ARM 桌面軟體生態,就應該讓 iPad 搭載 macOS。

已有先行者,但一切仍是未知

不過許多人也許並不知道 macOS 版 iPad 作為真實產品曾經是真實的存在過, 只不過年代有點久遠,甚至誕生得比 iPad 還要早,而且它並非官方出品。這個款產品名叫 Modbook,首次亮相於 2007 年的 Macworld 大會,開發商是 Axiontron。

它運行的是 macOS 桌面系統,更神奇的是,在當時它配備了一支 "Apple Pencile",配備可編程側鍵和橡皮擦,這玩意兒在零幾年的時候出現可謂具有開創性的意義了。之後它甚至還推出了第二代產品,名為 Modbook Pro。

但俗話說過的好,領先一步是先驅,領先太多就是先烈。最終 Modbook 系列因為價格高昂等原因被市場拋棄。

但時至今日,條件似乎比起當年更加成熟,更有傳聞,iPad Pro2022 將採用和 Macbook Pro 類似的設計語言,甚至連劉海屏也被繼承。

這是否在暗示蘋果對於 iPad 搭載 MacOS 有了和以往不一樣的想法呢?

ZAKER 科技出品

文 / 譚兆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f23233c800919ef9de482fc9dae6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