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的「迎江加速度」

2023-12-08     安青網

原標題: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的「迎江加速度」

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的「迎江加速度」

園長進課堂上示範課

幼兒們體驗食育課程

親子運動會

作為安慶市中心城區的迎江區,堅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發展的決策部署,圍繞創建「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市、區)」目標任務,以擴大學前教育優質資源供給為重點,不斷完善學前教育體制機制,健全學前教育政策保障體系,優化學前教育資源配置,積極構建「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安全優質」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截至目前,迎江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8%,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60.19%,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100%,不僅實現了全區科學保教質量的不斷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的穩步提升,更滿足了人民群眾對「有園上、上好園」的美好期盼,跑出了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的迎江「加速度」。

「迎江加速度」之一

增位擴容 優質幼教資源覆蓋更廣

「家門口就是公辦的普惠幼兒園,孩子這小半年吃得好、玩得好,每天可開心了!」家住迎江區墨子巷幼兒園碧桂園分部周邊小區的鄭燕開心地表示,新園新環境,每天接送孩子不到五分鐘,自己和愛人都很滿意。

碧桂園分部是墨子巷幼兒園的第11個園部。今年秋季,包括碧桂園分部在內,迎江區3所新建的小區配套園作為墨子巷幼兒園的新園部如期開園,目前已開設6個教學班,共增加學位900個,適齡幼兒應入盡入,有效緩解了東部新城幼兒入園難問題,得到不少家長的交口稱讚。

自2020年起,面對東部新城日益增長的人口,迎江區連續三年將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創建工作作為「一號工程」列入政府重點工作,不斷強化政府主導、政策引導和工作督導,推進學前教育擴容提質,並堅持以公辦為主導,高標準高定位擴增公辦園,多渠道持續增加普惠性資源供給。

根據《迎江區優質普惠學前教育資源擴容建設實施方案》,2020年,墨子巷幼兒園水岸花都分部、六一幼兒園順安分部投入使用;2021年,墨子巷幼兒園新河花苑分部投入使用;2022年秋季,新增墨子巷幼兒園紅旗分部、濱江分部、皖江分部,以及青少年宮幼兒園和順分部;2023年,墨子巷幼兒園三個新園部再次投入使用;與此同時,碧桂園三期幼兒園工程也已開工建設......

「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迎江區將學前教育經費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2020年來累計投入9174萬元,同時建立生均經費財政撥款制度,為『雙普』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經費保障。」迎江區教育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施愛國介紹,以集團化辦園模式新增公辦幼兒園10所,新增學位3270個,極大改善了全區公辦園布局,促進了優質學前教育水平的提升。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幼兒園,正如雨後春筍般在迎江區鋪展開來,跑出民生保障的「迎江溫度」。

「迎江加速度」之二

強師提質 科學保教模式應用更活

幼兒園教師是幼兒入學後的「第一任教師」。幼兒園是否優質,幼兒能否健康成長,與教師隊伍素質有著直接關係。

基於這樣的認識和考量,在推進「雙普」工作的進程中,迎江區以構建高質量教師隊伍為著力點和突破口,持續推動學前教師隊伍向縱深、內涵發展。

「我園年輕老師多,朱老師是優秀代表,短短三年就獲得區優秀班主任、優質課一等獎等榮譽」。2021年考編成為迎江區幼師的朱珠,如今已成為六一幼兒園的教學骨幹,在11月份舉辦的全區第二屆新教師基本功比賽中,她憑藉過硬的素質獲得一等獎。在六一幼兒園順安分部園長葉易紅看來,朱珠的迅速成長並非個案。該園制訂了《教師成長三年行動計劃》,組織黨員教師和年輕教師結對幫扶,常態化開展一師一優課、「每月一問」「教研圓桌會」等教研活動,教師們的成長都很迅速。

為了建設一支高素質創新型幼師隊伍,迎江區堅持把學前教育教科研作為提升整體水平的突破口,成立了由省教壇新星、名校長、幼教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名教師等組成的學前教育中心備課組,常態舉辦自主遊戲比賽、優質課評選、自製玩教具評選、勞動課程故事講述等活動,多渠道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快速成長。

與此同時,迎江區持續完善幼兒教師培訓體系,依託名校(園)長、名師、名班主任工作室,積極開展送教下鄉、名師講座、展示課、科學保教培訓等活動,以名師效應帶動區域幼教隊伍協同發展,大力提升全區幼兒園教師專業水平,而優質的師資也成為迎江區實施科學保教的有力保障。

「迎江加速度」之三

一體發展 普惠辦園經驗輻射更寬

如何整體提升轄區幼兒園科學保教質量水平?迎江區的做法是加大對民辦幼兒園的扶持和指導,推進公民辦幼兒園一體發展和共同提升。

「我們園雖是民辦園,但一直堅持普惠辦園,迎江區對於民辦普惠園的支持力度非常大」。貝樂碧桂園幼兒園園長李瀟坦言,區教體局不僅在場地使用上給予大力支持,還在教研活動開展、表彰獎勵等方面一體帶動參與,該園多次承辦全區學前教育的教研活動。

事實上,早在2018年,迎江區就將民辦幼兒園納入學前教育發展整體規劃,並採取多種方式引導民辦幼兒園提供優質普惠性服務。在《迎江區促進學前教育發展區級以獎代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迎江區普惠性幼兒園認定及管理試行辦法》等文件中,明確了在發放獎補、資質認定、師資培訓、表彰獎勵等方面民辦普惠性幼兒園與公辦園享有同等權利,極大提升了民辦普惠園的辦園積極性。

「幼兒園自然教育的開展,讓我家孩子有更多的時間走進自然,在自然活動中釋放童心、天性,獲得個性化成長與提升!」一位來自墨子巷幼兒園新河花苑分部的家長真切地說道。該園充分挖掘幼兒身邊自然教育資源,積極打造「融入自然,和諧共生」的人文環境,受到家長們的青睞。

在推進轄區公民辦普惠園一體發展的同時,迎江區將深化園所內涵建設作為著力點,聚焦「遊戲化、趣味化、專業化」等學前教育特點,打造閱讀、勞動、食育、運動等不同辦園特色,有力彰顯「一園一品」。

在此基礎上,迎江區還多次參與全國、省、市學前教育交流活動,常態化組織名園、名師到周邊兄弟學校開展送教結對活動,進一步輻射該區普惠辦園經驗做法,展現在新時代學前教育內涵式發展方面的工作成效。

「迎江加速度」之四

重評促惠 凸顯教育公平底線更固

為了引導轄區公民辦普惠園規範辦園,迎江區不僅通過單獨或聯合組建黨支部、選派黨建指導員等方式,實現黨建工作在學前教育領域全覆蓋,還通過督學「下沉式、預約式、跟進式」督導、辦園水平評估和幼兒園年度辦學成效「2+X」展示型評估等,積極助推保教質量長效推進、走深走實。

「我們園的責任督學幾乎每個月都來幼兒園督查工作,不僅幫助解決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更在規範辦園上給予指導」。華三幼兒園園長朱滿霞表示,責任督學的督導是對幼兒園課程建設和保教質量的檢驗,幼兒園將堅守幼教初心,為幼兒們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服務。

在盡心辦好每一所普惠園的同時,為了凸顯教育公平,針對以往每年幼兒園報名時都有家長提前好幾天排隊的現象,從2020年起,迎江區全面推行公辦幼兒園「陽光招生」,讓每一個環節都陽光透明,也收穫了更多的群眾認可。

「我和孩子爸爸工作都很忙,每天都很晚才下班,自從幼兒園去年開展了延時服務,接孩子再也不用心急火燎搶時間了」。青少年宮幼兒園和順分部家長鍾金華表示,老師們帶著孩子做遊戲、看繪本,每天放學回家孩子都很開心,這些舉措給家長帶來了很多便利。

更多的教育公平則體現在辦好教育民生實事方面。在解決「入園難」問題和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同時,迎江區還以實施安心托幼行動為契機,加快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家長支持的托幼服務體系,著力破解家長按時「接娃難」、嬰幼兒「入托難」等問題。

如今,本著「家長自願、公益普惠」和「一園一案」原則,延時服務已在迎江區公民辦幼兒園實現全覆蓋。

與此同時,作為16個幼小科學銜接省級實驗區之一的迎江區,還進一步加強轄區幼兒園和學校在課程、教學、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合作;並不斷深化家園共育和相關單位合作,積極開展家長進課堂系列活動和消防救援、防詐騙等教育進校園活動,積極構建「家、園、校、社」雙向銜接模式,營造了「四位一體」共育幼兒的良好生態。

記者了解到,迎江區正保持「趕考」狀態,強化「答卷」意識,繼續以「雙普」工作推進為著力點,持續加大學前教育投入,不斷完善學前教育保障機制,加大公辦園學位供給,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好上園」「上好園」的需求,為實現幼有所育交上群眾滿意的答卷。(通訊員 方 迪 記者 韋玉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ef5ba0443476c418b8085d473092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