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錶測火腿的「血氧」靠譜嗎?不宜妖魔化科學檢測

2022-12-31     消費者報道雜誌社

原標題:手錶測火腿的「血氧」靠譜嗎?不宜妖魔化科學檢測

按:要把工具用在正確的地方。

近日,由於擔心疫情對肺部、血氧的影響,很多消費者使用血氧儀、智能手錶、手環來檢測血氧。其中朋友圈流傳用Apple watch或華為watch測試火腿、牙膏,結果能測出火腿和牙膏的心率和血氧的視頻或照片,引起熱議。

但也有消費者表示,其實拿魚躍這樣的專業血氧儀測火腿腸,一樣也能測出來。

那麼,是不是確有其事呢?有什麼原理呢?用智能手錶測血氧靠譜嗎?

用專業的血氧儀也能測出火腿腸的「血氧」

測血氧的原理:利用血紅蛋白對紅光的吸收

開門見山,智能手錶在非人類佩戴的場景下(如測火腿腸、橙子)測出血氧和心率數值,是有可能的。

這要從血氧的檢測原理說起。

目前檢測血氧最靠譜的方法是動脈採集真實血樣,顧名思義,這需要「扎針」從動脈中採集,麻煩又不舒服,而且只能測試單次血氧,做不到連續監測。

因此目前通用的非直接接觸的血氧檢測是通過血紅蛋白對紅光的吸收來計算的。

數碼博主Navis Li解釋了相關具體原理:「血氧檢測的原理,就是利用血紅蛋白對不同波長的紅光吸收比例不一致來實現的。其實就是一個設備有紅光LED和紅外光LED在補光,兩者波長不同。接著通過傳感器感知不同波長反射差,就能計算出血氧值,這個原理是非常成熟,也相對準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如果選一個同樣可以反射兩種波長的物體,那麼儀器也自然會老老實實根據模型去計算出血氧飽和度的數據。」

人體的血紅蛋白

簡單理解,智能手錶使用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種光線來檢測血氧,光束由用戶的手腕處照入血管,血管內的血液(血紅蛋白等)會吸收一部分光線和發射一部分光線,反射的光由光敏二極體吸收,根據光的強度能反推出心率與血氧。

測血氧的方法是科學的,測火腿腸屬於工具使用錯誤

而至於華為智能手錶能測出火腿心率,Navis Li也給到了客觀的解釋:「唯一能推理出來的結論,就是華為的手錶在活體檢測或者說識別物體是否是人的這個流程上,還有提升的空間。但這個東西的解決優先級也沒那麼高,因為穿戴設備只需要對人佩戴時的準確性負責,它完全不影響正常人的使用。穿戴設備只需要對人佩戴時的準確性負責,它完全不影響正常人的使用,那為什麼不把研發精力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不止是華為的智能手錶,早些年蘋果智能手錶也有類似的「錯誤」,測火腿腸、橙子、滑鼠能測出血氧,例如2018年爆出「衛生紙被蘋果手錶測出心率」的新聞。

工具使用錯誤

無獨有偶,數碼博主吳師傅也給出了類似的答覆:「目前穿戴設備的血氧檢測的原理,是根據皮膚血管中血紅蛋白對紅光、紅外的吸收量間接計算出血氧值。不過在一定條件下,部分物體的光學信號會呈現與人體皮膚血管相似的情況,會導致小機率的誤判為人體信息,從而導致計算出血氧值,在不影響設備正常使用時,檢測到的數據的準確性。」

簡而言之,要把工具用在正確的地方。因為在一定的條件下,部分物體(如火腿)的光學信號會呈現與人體皮膚血管相似的情況,會導致小機率的誤判為人體信息,從而導致計算出血氧值。

本質來說,智能手錶內部的傳感器測的不是血氧,而是被測物體的單位時間內發射和接收到的紅外線和紅光的差值,只是人類可以用它來測量血氧值,當然你用來測火腿腸、牙膏、藥盒、橙子也有可能有結果。

不宜妖魔化「科學檢測」

本刊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專家表示,手錶手環等設備只要正常佩戴在手腕上使用,測得的血氧值就是有參考性的。任何設備都要使用正確的方法,按照說明書去使用,否則得到的數據就沒有參考價值。比如拿指尖血氧儀去測火腿或者香蕉等,它也會有相應的血氧讀數,但是因為使用方法不正確,所以沒有參考意義。

不止是智能手錶的傳感器,幾乎所有傳感器都有被「欺騙」的可能,因為它們都有特定的使用場景,只要脫離預定場景進行人工干預,都很容易得出奇怪的結果。

這件事情的本質就是,其中有一個人測試發現了所謂的「bug」,然後許許多多的人跟風從眾,導致了對智能手錶廠商的圍攻。這樣的事情也並不鮮見,2018年某問答平台上有個問題「什麼事情讓你覺得智商被侮辱?」有個回答得到了6000多贊,答案是「某手環測衛生紙的心率是86次/分鐘」。還有「綠茶驗尿」事件也曾轟動一時。

某手環測紙巾「心率」事件

其實通過算法升級以及增加了生物識別傳感器可以很好地解決在物品上測出心率的問題。相信這對於華為來說並不難,但成本會體現在新產品售價上,轉嫁給了消費者。

有消費者實測,華為智能手錶測血氧的數值和指尖血氧儀測得的數值基本一致,比較可信。

醫學的抽血檢測當然更值得信賴,但智能手錶能對心率、血氧、體溫的隨時隨地的科學監測也不能否認,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多便利,不宜「妖魔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ebe1784e9d066b729850c991dd84a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