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滿意度,TA們創新「五心」融合治理新路徑
高橋鎮潼港五村有三個小區,包括2個90年代的拆遷小區和1個商品房小區。社區老齡化程度較高,有60周歲及以上老人1041人、90周歲及以上老人27人、獨居老人83人。現有黨員126人、雙報到黨員6人。如何以黨建為引領築牢為民服務陣地,成了當前的重要課題。
為此,潼港五村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創新探索和實踐「安心」「溫心」「愛心」「暖心」「舒心」的「五心」融合治理方法,提高社區居民幸福感和滿意度,著力發掘美好社區發展新方向。
查防管控護「安心」
潼港五村堅持黨建引領,鞏固推進「平安示範小區」創建,高度重視社區各類風險,通過查防管控築牢小區安全防線,守護居民平安。
將外來人員、出租房、消防安全管理和重要節點穩控列為重點工作,對信息進行逐一登記,做到底數清、數據明;組建以黨員為主的平安志願者隊伍,開展治安、消防、環境衛生等巡查活動,及時發現安全隱患並上報。
自治活動送「溫心」
以「紅色力量」激發居民自治力,撬動優質資源參與社區治理,通過豐富多彩的社區自治活動給居民送溫心。
組建以社工、居民、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參與的「溫心」志願者隊,拓展社區文化活動的內涵與外延,共同構建社區美好生活「活動圈」。市民學校每周開展編織、唱歌、讀書讀報等活動,定期開展插花、彩繪、養身講座和為高齡老人過生日等各類自治活動,營造和諧社區的溫馨氛圍。
共建聯建聚「愛心」
「紅色引擎」點燃社區治理活力,愛心匯聚為民服務,努力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黨建工作新格局。
強化「橫向聯動」,不斷增強「同一屋檐下、都是一家人」的家園意識。潼港五村黨總支與高橋市場監督所、市七醫院、農商行、潼港物業、中國聯通等單位開展區域共建,定期組織開展理髮、量血壓、小區清掃、植樹、反詐宣傳等公益活動。同時結合「老吾老」計劃,組織開展健康講座、上門走訪,手把手傳授老年人居家護理技能。
關懷問候暖「民心」
「紅色關懷」暖心惠民,潼港五村在服務弱勢群體、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等方面搭建新平台,確保「服務用心、群眾暖心」。
全面實施「老夥伴」項目,老年鄰里志願者每人結對5-8名獨居老人,每月10次通過路遇、電話、微信、上門等形式,分別與83名獨居老人聊家常、問情況。家住潼港五村的張阿姨感慨道:「我一個人住在這裡,每個月都有志願者詢問我身體情況,關照我要安全使用電器和燃氣,出門要注意交通安全,感到非常溫暖。」
化解矛盾促「舒心」
把居民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通過用腦、用心、用情的溝通方式上門調解家庭糾紛、化解鄰里矛盾,讓居民群眾舒心暢心。
獨居老人馮阿姨有拾荒、囤積垃圾的癖好,異味散發影響鄰里。通過一次大清掃整治,初步改善了其居住環境,但並不長效。隨後,潼港五村黨總支安排人員登門、電話,在溝通中建立起信任,在關心慰問中拉近距離。終於,馮阿姨同意黨總支每周上門幫助回收清理廢舊品。
潼港五村將進一步打通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里」,將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視為己任,持續推進「五心融合」,使更多的居民匯入吾「溫心」港灣。
來源:浦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