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版刪減2分鐘,《敢死隊4》還能看嗎?

2023-09-15     閒人電影

原標題:內地版刪減2分鐘,《敢死隊4》還能看嗎?

全世界的動作片都在凋零,《敢死隊》系列也難逃此定律。

動作演員的斷代,故事被拍的所剩無幾,觀眾審美的變化,都讓動作片日薄西山,不勝唏噓,也頗為感慨。

所以當《敢死隊4:最終章》上映後,衝著情懷和青春也得去一探究竟,因為硬橋硬馬、拳拳到肉的動作片不多了。

《敢死隊4》是一次告別,這在一開場就看出來了。

史泰龍不再像前三部那樣搏命演出,而是把個人秀交給了更年輕的傑森·斯坦森,告訴他自己背部有傷,只露了一手過肩摔。

史泰龍的選擇很聰明,知道自己已經快80了,身手早就大不如前,無法再擔當《敢死隊》系列的動作招牌,為了好看得服老。

所以審時度勢,在片中以一個光輝的形象退場,並讓戲劇衝突在那一刻趨向白熱化,劇情從執行任務變為復仇,承上為情懷,啟下為故事。

這本來是一個加分項,大家好聚好散,彼此都有好印象。

但是最後史泰龍的復活讓好感滑向谷底,成為了狗血,強行happy ending,與前作呼應,完成一次完美的謝幕。

實則充滿了討巧不得好的鬆散,沒有半點吸引力,史泰龍親手打破了這份遺憾式美好,與家人俠堪稱臥龍鳳雛。

既然在角色設定上美中不足,那麼《敢死隊》系列引以為傲的動作呢?

片中一共有兩場大的動作戲,第一場是開場二十多分鐘的反派搶引爆器與敢死隊奉命奪引爆器。

兩方人馬你方唱罷我登場,飆車、近戰、槍戰,不停的砰砰砰和炸炸炸,遵循爽片的邏輯,不用動腦,觀影輕鬆。

第二場是為替史泰龍報仇並奪走引爆器,敢死隊闖入大反派的船上,卻不料團隊中有內奸,情報被泄露,導致他們成了瓮中之鱉。

而因救史泰龍讓任務和救人雙重失敗的斯坦森被開除,但與史泰龍的兄弟情使他不願袖手旁觀,便施計上船,與托尼·賈一同大殺四方。

這場動作戲依舊延續著第一場的特點,導演捨得槍枝彈藥,也捨得用傑森·斯坦森,讓56歲的他從頭打到尾,一刻不停歇。

只是有些時候不是努力就夠了,雖然能看出來《敢死隊4》在盡力做好,但依舊逃不脫老氣橫秋的觀感。

如同滿頭白髮的史泰龍一樣,對於動作片來說,打不動了將是致命的,那就意味著觀眾無法再忽略劇情的重複跟低幼。

然而故事恰恰是《敢死隊4》的弱項,與北美版相比,內地版少了兩分鐘。

但這片子,完整版與刪減版區別不大,都是無聊乏味一馬當先,昏昏欲睡接二連三,文戲又臭又長,動作戲食之無味。

《敢死隊4》的劇本沒什麼可說的,就是以前好萊塢的經典模式。

戲劇衝突、完整結構,大團圓結局,臉譜化角色以及連續性剪輯,工業流水線的產物。

這種好萊塢拍了幾十年的公式電影,按理說應該手到擒來,可《敢死隊4》作為成熟的商業片,作為系列電影的最終章竟然做不到及格。

反派過於弱化,正邪對立也就精彩不起來。

整部電影只出現了一個反派,那就是拉馬特,而他又是受僱於人,正好敢死隊內有內奸,其他人都不同意斯坦森被踢出小隊,誰是最大的反派不言而喻。

這兩個反派都是被渲染很厲害,好像窮極世界之力都不一定能動得了他們半根毫毛,可真正打起來卻只剩嘴炮,被斯坦森和史泰龍輕而易舉地消滅。

沒有了勢均力敵或高出一籌的反派,正派們的對抗似乎都成了虛空索敵,失去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暢快感與相持不下的緊張感,電影自然就差點意思了。

女性角色連花瓶都不是,徹底淪為湊時長的雞肋。

梅根·福克斯的加盟並沒有令《敢死隊4》錦上添花,反而有她的戲份都可以直接刪除,絲毫不影響劇情發展。

史泰龍犧牲,她被提拔為隊長,可過不了三秒,斯坦森就接替了隊長的職位,梅根可有可無,唯一的作用就是帶定位器的工具人。

這還不算《敢死隊4》的無力感最惋惜的地方。

最讓人惋惜的是,曾經的硬漢們鋼筋鐵骨,單憑過癮的動作就能席捲全球。

但現在為了票房卻要蹭女性主義的熱度,給斯坦森加了一段完全沒必要,與主線脫節的橋段。

斯坦森被除名,應徵當網紅的私人安保,為他舉辦的泳池派對保駕護航。

當網紅直播時,口中儘是物化女性的詞彙,什麼女人就該怎樣,我會對她們怎樣,斯坦森出言讓他尊重女性。

但網紅非但不聽勸,還變本加厲,於是斯坦森一套組合拳,打得網紅面目全非,丟了工作,贏得了彈幕一片好評。

從中可知,在流行政治正確的好萊塢,就連動作片也未能倖免,《敢死隊4》真到了日暮途窮的時候了。

所幸第四部是完結篇,不然真的會晚節不保,因為老爺子們的眼中都沒有了往日殺氣騰騰的激情,餘下儘是淡然的滄桑。

江河日下,時代落幕,英雄不死,他們只是相繼遠去,縱然有再多的不舍,也該說再見了,即使有再多情懷,也的說一句平淡無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e01426f2af0f3d81b1ff0c94df1cd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