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的眾安,增長的動力是什麼?

2023-08-31   零壹財經

原標題:十歲的眾安,增長的動力是什麼?

作者 | 姚麗 來源 | 零壹智庫

8月28日盤後,香港上市的網際網路保險企業眾安在線(06060.HK,以下簡稱「眾安」)發布了2023年半年報。財報顯示,上半年眾安實現總保費144.63億元,同比增長37.5%。

按總保費計,眾安位居中國財險行業第九名,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眾安是國內前十大財險公司中增長最快的公司。

圖1:眾安上市以來總保費收入(億元)

資料來源:眾安財報,零壹智庫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信息顯示,2023年上半年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3.2萬億元,同比增長12.5%,眾安37.5%的增速大幅超越了行業增速。眾安2013年開業,成為國內首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過去十年的發展中,快速增長是其主基調。

自2017年上市以來,眾安的總保費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在2019年提出「有質量的增長」策略後,增速有所放緩,2023年上半年在行業增速回升的背景下,增幅再次擴大。

「有質量的增長」策略下,眾安兼顧速度與效益,2021年開始實現承保盈利。2023年上半年,眾安綜合成本率同比降低0.7個百分點至95.8%,同時受益於投資收益改善,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1億元,同比扭虧。

十歲的眾安如何領跑頭部同行?探究背後的動力,可以歸結為科技「底色」下靈活的創新能力,商業模式的優化及多元化的業務布局。

01

產品創新:「捕捉」市場需求實現「單品」高增長

眾安的保險業務分為四大生態:健康、數字生活、消費金融以及汽車。其中,在數字生活生態,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升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多元多變的需求為眾安的產品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寵物險的成功展示了眾安靈活而緊貼市場需求的產品創新能力。「捕捉」到寵物醫療服務在快速發展的寵物市場中增速最快,眾安深耕了這一賽道,創新推出了針對不同種類寵物的差異化定價,使產品更加個性化,滿足不同層次的寵物保障需求。

市場對眾安的產品創新給予肯定。2023年上半年,眾安的寵物險保費交易總額約2億元,同比增長近100%。此外,包括寵物險、碎屏險、多場景意外險和家財險在內的創新業務總保費為12.96億元,同比增長47.9%。

02

商業模式優化:自營渠道占比創新高

對於不開展線下業務的網際網路險企而言,與第三方流量渠道合作獲客是拓展業務的必選項。這個選項雖然對於企業的快速成長「功不可沒」,但也帶來較大的費用負擔,掣肘盈利能力。

在眾安上市的初期,渠道費用一度占凈保費收入的三成以上。當時眾安尚未實現盈利,為改善業績提出多項舉措,其中之一即增加自有平台的銷售比率,降低渠道費用率。而自營渠道貢獻保費在2018年占比僅2%。

在網際網路行業發展高峰已過,流量紅利式微的大背景下,自營渠道的建設顯得更為迫切。此外,眾安在2019年提出「有質量的增長」策略,後進一步提出「可持續的有質量增長」,該策略對降本增效提出要求,眾安進一步重視自營渠道建設。

至2020年,眾安自營渠道貢獻保費占比上升至13%。2023半年報披露,眾安上半年自營渠道總保費同比增長90.6%至44.25億元,占比30.6%,同比提升8.6個百分點;自營渠道付費用戶數同比增長24.8%至618萬,用戶的人均保費達712元,同比上升52.7%。

在總保費收入大幅增長的情況下,五年時間內,眾安自營保費占比從2%增至30%以上。自營渠道的快速成長,背後是卓有成效的自有品牌的建設。

財報披露,眾安通過多場景多維度多形式的品牌傳播,發揮自身的科技實力,利用自研營銷工具實現差異化和精準觸達。2023年上半年,眾安保險APP人均日使用時長同比提升42%。

03

業務多元化:新的業績增長點

眾安的業務多元布局從科技輸出起步,拓展至虛擬銀行及網際網路保險經紀,並以國際化為特徵。2023年上半年,這些業務多實現了營收兩位數增長。

眾安旗下全資子公司眾安科技(眾安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眾安國際(眾安科技(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開展科技輸出業務。

前者於2016年在國內註冊,專注於國內業務;後者在香港註冊,專注於國際業務,其子公司ZA Tech於2018年成立,註冊地在新加坡,業務已經觸達日本、香港、東南亞及歐洲等市場。

財報披露,受益於國內經濟的復甦以及全球金融行業持續數字化轉型,2023年上半年眾安的科技分部實現科技輸出收入2.67億元,同比增長22.0%,其中國內科技輸出收入1.5億元,同比增長35.5%。

眾安繼續保持濃厚的科技「底色」,截至2023年6月30日,眾安的工程師及技術人員共計1795名,占比47.5%;專利申請累計609件,包括海外專利申請174件。「科技投入在助力降本增效的同時,也為科技輸出業務提供了動力。

科技輸出之外,眾安的其他業務也有亮點。香港首批8家獲虛擬銀行牌照的銀行中,眾安旗下眾安銀行(ZA Bank)於2020年3月率先開業,目前是香港最大的虛擬銀行。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零售用戶數接近70萬人,上半年凈利收入1.52億港元,同比增長13.0%,凈虧損率收窄60個百分點;2020年5月獲虛擬保險牌照並開業的ZA Life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2.05億港元;眾安保險經紀實現保費收入2.07億元,同比增長92.5%。

目前,眾安的多個業務仍處於投入期,尚未貢獻利潤,但收入的增長為未來帶來想像空間,業務協同及規模效應下,這些子公司有望在未來帶來增量盈利。

04

結語:持續增長可期

成立於2013年的眾安,可以說是「生正逢時」。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到2022年,網際網路保險的保費規模從290億元增加到4782.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2.3%。

如今,行業方興未艾,未來依舊可期。

2023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23年網際網路保險理賠創新服務研究報告》預計,到2030年,網際網路保險的保費收入規模將比2022年增長近6倍,或將超過2.85萬億元,通過網際網路渠道銷售並完成理賠的金額將接近1萬億元。

在一個快速增長的新興市場中,誰更能把握機會?

眾安已經把握先機。作為國內首家網際網路險企,眾安成立之初即開展線上業務,沒有傳統業務的「包袱」,在這種創新業務模式發展的過程中,科技加持是必要條件,也是核心競爭優勢。

在科技的「底色」下,眾安展示出的創新意識、產品與服務創新能力、圍繞科技輸出的新市場和新業務的拓展均成為其成長的動力,疊加商業模式的打磨優化,眾安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