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王朱桂:一生作惡多端,為何四代皇帝都管不了他,反而最長壽?

2023-08-29   渺茫的風景

原標題:代王朱桂:一生作惡多端,為何四代皇帝都管不了他,反而最長壽?

朱桂,生在大明最繁盛的時代,活到了73歲,是朱元璋兒子中最長壽的一個,同時也是最惡劣的一個。

這麼長壽的一個人,一生卻沒幹什麼好事。他最擅長的事是,讓身邊的每個人都雞犬不寧,飽受痛苦。

朱桂,是朱元璋第13子,5歲封為豫王,長大後表現出很強的武力值,所以被朱元璋改封為代王,鎮守大同,成為大明九大塞王之一。

但是朱桂很偏科,文化修養極差,遇事只論拳頭,不講道理。又生在帝王家,所以就藩之後表現出一定的暴力傾向。

朱桂打人很有分寸,只欺負弱小,不涉及什麼朝政要員,他又是親王的身份,普通軍民哪兒惹得起。況且朱元璋在時,朱桂是很收斂的。

但是建文帝是個眼裡不揉沙子的人,同時也給削藩找到了理由,直接把朱桂廢為庶人,囚禁。

雖然朱桂罪不至此,但是第一次覺得建文帝有遠見,朱桂要是一直都是個庶人,也不至於後來禍害那麼多人。

朱棣奪位後,兌現恢復祖制的承諾,將一眾被奪爵的兄弟復位。於是,朱桂重獲自由,又做回了代王。

復位後的朱桂以為一切真的都如原來一樣,迅速回歸本性,且憋了三年的朱桂,暴力指數大增。

朱桂在封地內隨意殺人、搶奪財物,驅使大同軍民為他做苦力,修房子,還虐待他們,大同軍民一下子又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短短四個月,朱桂被人搜集整理了32條罪狀,告到朱棣那裡。

朱棣再一次把朱桂一擼到底。不過沒有建文帝擼得徹底,念在「親親之誼」,保留了朱桂的親王爵位,削掉的是朱桂在封地為所欲為的權利和親衛軍。

大同代王府前九龍壁

「光杆」親王朱桂這才發現一切跟原來是不一樣的,但是他的暴力傾向改不了,只能他身邊的人遭殃。

身邊的人都有誰呢?

親王府里有文職官,負責打理王府瑣事,也有輔導勸諫親王德行的責任。朱桂哪裡願意聽他們聒噪,說得煩了,一頓暴打。

親王府里的文職官雖然為藩王服務,但也是朝廷命官,不是府里的奴僕,隨意鞭打侮辱,朝廷自然是不允許。

朱棣知曉後,敕旨警告朱桂:你再打一個試試。

朱桂影視形象

暴躁的朱桂於是將發泄對象轉移到王妃和世子身上。朱桂的王妃是徐達的二女兒,朱棣皇后的親妹妹,德行修養自是沒話說,跟朱桂根本不是一路人,反而是朱桂納的一個小妾徐氏跟朱桂是「臭味相投」。

朱桂的德行,少不了徐王妃要經常規勸幾句,但朱桂本就討厭喋喋不休的大道理,再加上小妾徐氏從中挑唆一二,朱桂看王妃就越看越不順眼。

朱桂的世子朱遜煓,是個不願意逆來順受的性子,替母親徐王妃辯駁幾句,就與父親朱桂起了衝突。小妾徐氏從旁添柴加火一番,朱遜煓就成了忤逆父親的逆子,朱桂暴脾氣上來,差點要殺了世子。

最後朱遜煓母子被朱桂趕出了王府,朱遜煓沒辦法,跑到京城找朱棣告狀。

只是這畢竟是代王府的家事,朱棣也不好過於干涉,只能好言相勸,把世子送了回去。

朱桂這回沒買朱棣的帳,乾脆徹底不再管徐王妃和世子,就連世子朱遜煓的婚事,還是朱棣主動把朱遜煓召到京城張羅的。

說到這兒,順便交待一下徐王妃和世子的結局。

徐王妃和世子後來再也沒回代王府,世子朱遜煓26就去世了,留下兩個兒子跟徐王妃相依為命。在王府外的日子,既沒有僕人,也沒有俸祿,只能靠自己種地勉強度日。

受封建禮教的制約,徐王妃無法與朱桂和離,隻身遠在大同,沒有娘家可以依靠,唯一的兒子也早逝了,真是一個命苦的女人。跟大姐姐徐皇后相比,她就是嫁給了一個渣男,真是同人不同命。

宣德二年的時候,徐王妃感到自己時日無多,留下兩個孫子無依無靠,才不得已上奏朝廷為兩個孫子請封,然後就去世了。

回過頭來看代王府,小妾徐氏把徐王妃趕走之後,儼然稱霸了代王府,又給朱桂生了兩個小混蛋,更加了不起,後來又迫害趕走了廣靈王(朱桂次子)母子。

時光流轉,沒兩年的時間就輪到宣宗朱瞻基做皇帝了,朱桂的輩份變成了叔祖。代王府那點破事,作為晚輩的朱瞻基更管不了了。

朱桂不安分的心思再次活泛起來,已經六十多歲的朱桂精力依舊旺盛,這次他想到了一個新鮮的玩法。

朱桂特意命人製作了兩柄銅錘,藏於袖中,與他的兩個混蛋兒子一起遊走在大同街頭,碰到人照著腦袋就是一錘。

看著別人頭破血流的樣子,父子三人開懷大笑。這個「大魔王」又回來了。

大同古城

事情傳到朱瞻基耳朵里,朱瞻基也拿這個叔祖沒啥辦法。代王這邊的削藩工作早就完成了,總不好為了這點事就廢掉朱桂,朱瞻基不想與代王府撕破臉。作為晚輩也不好斥責朱桂,只是好言相勸,希望朱桂不要沒事出門瞎逛,待在府里安享晚年。

同時又對代王府的輔導文官提出要求,務必看好代王,該勸諫的就得勸諫,代王再胡作非為,同罪論處。

代王府消停沒幾天,朱瞻基又駕崩了,英宗朱祁鎮登基,朱桂變成了曾叔祖。

一般政權交替時,新皇帝政權不穩,無暇管其他事,況且新皇帝還是個孩子,更不可能管什麼事。

於是,朱桂抓住這個空隙,又故技重施,大搖大擺在大同街頭錘人,還把勸諫他的王府長史也打傷了。

這個問題親王的卷宗現在又擺到了朱祁鎮的案頭。朱祁鎮可沒有他爹朱瞻基那麼好脾氣,雖然還是按禮數稱呼曾叔祖,但言辭上一點不客氣。警告朱桂,再明知故犯,就按祖宗之法處置。

這才讓朱桂老實,但是代王府依舊雞飛狗跳。

大同代王府

此後數年,常常發生諸如小妾徐氏追打世孫事件、小妾徐氏監守自盜事件、小妾徐氏私藏世孫冊寶、冕服事件等等。

朱桂不管不問,直到正統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朱桂薨,代王府才消停下來。

結語:

對朱桂這個人,我只想說:真是上輩子積了大德,這輩子作天作地,還能壽終正寢。

你說他有多麼十惡不赦,他又沒那個能耐。他只會遊走在封建律法邊緣,干一些沒道德的事。

像個沒臉沒皮的無賴,沒人管時就囂張起來,碰見硬的趕緊縮回去。

他不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暴力和狂躁,只是看人下菜碟。

對於皇帝來講,藩王只要沒有兵權,不謀逆,就沒有威脅,他們樂於維持一種「親親之誼」的假象,對其他小錯誤表現得很寬大。

只是苦了代王妃祖孫三代,攤上了這樣的混蛋丈夫、混蛋父親、混蛋祖父。